管理咨询与服务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查看本类全部文章 |
| |
|
|
|
头脑风暴过时了吗? |
|
作者:Steve Faktor |
|
我刚刚看了《纽约客》(New Yorker)上一篇关于头脑风暴毫无意义的文章。过去数年来,从工作小组讨论会,到高管参与的大规模研讨会,我曾在上百个场合积极推动头脑风暴。就像其他任何工具一样,头脑风暴虽然有效,但并不适合所有情境。头脑风暴也不是适用于某种性格的人的最佳方式,它却可以让才华横溢、性格内向的人和极度活跃、性格外向的人协同工作,就像鱿鱼可以和芝士蛋糕搭配一样。
我发现人们经常试图用头脑风暴来替代实际工作,或者将其当作完成工作的捷径。就像Twinkies的夹馅面包和品克(Pringles)薯片这种看起来很像正经食品但却是零食一样,头脑风暴虽然也能带来一连串的活动,并经常被误认为是实际工作,但其实不然。
我发现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头脑风暴的效果最佳:
1、头脑风暴适用于在实施必要而紧迫的大型活动或方案时,而不是附加在具有不清晰或不现实期望的孤立活动上。
2、在需要对后续行动承担重大责任和自主权时,比如,X行动到6月还没启动,负责人就要卷铺盖走人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头脑风暴。
3、当需要从外部世界获取真知灼见,尤其是要从对行为的观察中获取深刻见解时,而使用调查和研究的方式会落入方法论的缺陷中。还有,要以真知灼见当跳板,让参与者进行收集这些洞见的活动,以减少坐井观天式的讨论时。在这些情况下,进行头脑风暴可以避免出现愚蠢的想法。
4、当团队成员较少、富有创造力、对拉帮结派不感兴趣、关系融洽,并与总体目标的成败存在密切关系时,适合进行头脑风暴。(如果出于某些理由,必须邀请没有创造力、过于吹毛求疵或心态消极的人参加头脑风暴的话,可以先查看他们的日程安排。不妨在他们外出度假或视察布达佩斯新工厂时进行头脑风暴)
最近几年来,我谈的更多的是让人们摆脱而不是使用头脑风暴。你可能也在这么做。头脑风暴不能替代深刻见解的搜集、研究、分析、实验和个人意愿及创造力。如果实际结果(而不是政治做秀)会驱动新产品开发(NPD)或创新行动,那么,由富有创造性的成员构成小型团队进行头脑风暴往往比大规模团队能取得更好的成果。正如上文所述,要对症下药。
最重要的是,任何人都不要将头脑风暴当成灵丹妙药,而是应该将其视为工具箱中的众多工具之一。把头脑风暴比作网上约会最为恰当。我看到很多人将其全部爱情生活都寄托在虚拟的网络身份上,可当超级名模并没有如过江之鲫纷纷前来时,便黯然神伤、意志消沉。就像爱情生活一样,创新的最佳途径也是融入真实世界,接触更多的人,偶尔争吵一下。这样,你就不会独坐在沉闷的房间里,纳闷自己的工具为什么如此令人失所望了。
对于头脑风暴,你有什么想法和经验呢? (end)
|
|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投稿)
(5/11/2012) |
对 管理咨询与服务 有何见解?请到 管理咨询与服务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