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工机电网 在线工博会 我的佳工网 手机版 English
关键字  
  选择展区 >>
您的位置: 首页 > 管理咨询/认证展区 > 管理咨询与服务展厅 > 产品库 > 技术管理 > 技术论文 > 正文 产品库 会展 人才 帮助 | 注册 登录  
管理咨询与服务
 按行业筛选
 按产品筛选
查看本类全部文章
e展厅 服务项目 最新动态 技术文章 企业目录 资料下载 视频/样本 反馈/论坛
  技术应用 | 基础知识 | 外刊文摘 | 业内专家 | 文章点评 投稿 发表科技文章 
企业自主创新问题的思考
作者:
欢迎访问e展厅
展厅
3
管理咨询与服务展厅
企业文化, 战略管理, 生产管理/工业工程, 营销管理, 知识管理, ...
一、自主创新是提升 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首先,从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看,要缓解资源约束的矛盾,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因为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今后15年,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但相对宏伟目标的需要,我国的资源禀赋其实很弱。无论维系13亿人口基本生存的耕地资源、淡水资源,还是支撑经济增长的能源矿产资源都相当短缺。客观上不允许我们继续走以往那种靠大量消耗资源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只能依靠增强企业和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走生活节约型、生产集约型的科学发展之路。

其次,从国际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看,科技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又是支撑综合国力的基础力量。要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和抗险力,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许多方面有了重大突破,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吸收消化再创新能力也不足,相当一部分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已成为约束我国整体竞争力的“木通短板”。这种状况如果不改变,就难以突破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也难以巩固目前比较有利的贸易地位。因此,增强企业和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第三,企业的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具有客观规律性。技术创新不只是一般理解的一个成果、一个发明,它是各种力量整合的系统,是企业通过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包括新的组织方式、新的管理体制来实现经济新的增长。企业技术创新最终是靠市场来检验的,因为自主创新能力不仅在于产生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成果转化。一项新技术占领市场,取得效益,赢得市场竞争力,才算技术创新成功。企业具有把科技成果转化成产品的先天优势;有直接面向市场并了解市场需求的灵敏机制;也有实现持续技术创新的条件。所以,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具有其客观规律性。

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是企业战略的核心

事实证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因此,企业在组织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中,应把自主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其主要任务有:一是需要企业主要负责人以破釜沉舟的气魄推进技术创新,把国家创新战略落到实处。二是精心选择技术创新路径,使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有效结合,提高企业的消化吸收基础上的自主创新能力。三是激励企业的各类创新真正成为创造财富。

三、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需要宏观政策的引导和支持

近年来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加入WTO后政府只能支持基础性、公共性的技术开发,而不能再支持企业的研发活动,否则就违反了国际原则。其实这是认识上的误解,相反,一些发达国家恰恰是通过支持企业的技术优势,来取得对别国市场和资源的控制权。事实表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仍然在一如既往的支持企业自主研发,而政府的各种政策导向在企业自主创新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是要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地位。一方面,企业直接面向市场,最了解市场,对产品与技术的创新需求最敏感、创新冲动最强烈,这是其他任何创新机构无法替代的基础地位。另方面,如果说,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那么,企业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就是科学家、企业家、职工、政府等多方力量的有机组合。任何创新,光有技术力量是不够的,卓越的技术创新力量必须具备卓越的工艺、有效的管理和政策的支持激励,才能在市场上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既是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因此,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宗旨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和动力,实际上就包括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家、企业家、广大职工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各自的创造性。政府通过财税、金融等宏观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成为科研开发主体,特别要推动具有较强技术辐射能力的大企业成为技术投入主体。

与此同时,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造更为有利的政策环境。据2004年统计数据,我国65%的国内发明专利是由中小企业取得的,80%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可见,中小型科技企业是最具创新活力,也面临巨大创新风险的企业群体。应制定有利于中小企业创新和公平竞争的法律和政策,建立健全中小型科技企业服务体系。

二是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框架。目前从微观上看,我国已经是一个跨国公司林立、高速发展的国际市场,我国企业已经开始“与狼共舞”,自然是市场竞争的主体。竞争焦点也已经从产品质量集中到技术研发初创阶段。在这种环境下,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必须以企业为主体。从宏观上看,我国原有的科研体系已不适应激烈竞争的市场需要,其突出问题是研发和成果生产转换严重脱节。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吸引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和行业工程中心,以便整合行业、地区乃至全球范围的技术优势进行创新和竞争。

三是制定激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财税金融政策。一项自主创新,从最初的构想开始到形成产品和产业,通常是一个投资风险很大的过程。解决创新融资难的问题,必须建立一套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财税体制。如以税收政策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快内外企业所得税并轨,实行公平税赋,激励企业开发自主品牌产品等。建立健全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为科技风险投资公司提供支持,对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给予优惠贷款;完善自主创新的投资法律体系等。

财政投入仍然是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证。增加科技投入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撑。在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下,中央财政投入应在全社会研发投入中占有相当比重,并且能够起到带动、引导全社会研发投入作用。

四是充分利用政府采购政策扶持自主创新。利用政府采购政策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美国是最早利用政府采购对技术创新进行扶持和推动的国家之一。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相继制定了《购买美国产品法》、《联邦采购法》等,其中专门制定了针对创新技术和产品进行采购的内容。从我国情况看,目前政府采购仍主要以节省资金为目的,这是必要的,但对促进自主创新的作用不明显。应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的相关法律法规,把优先考虑采购本国创新技术和产品,鼓励和保护自主创新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目标。

五是需要建立有效的技术转移机制和政策。通过进一步完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营造有利于自主知识产权产生和转移的法制环境。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自觉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优化创新环境。从长远看,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就没有持久创新动力。建立防止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制度,同时也要防止滥用知识产权压制技术创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和科研院所之间的技术、知识的流动和转移;向社会开放国家科研基地和科技资源等方式,形成以市场为基础的科技成果转移,扩散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移步伐。 (end)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投稿) (如果您是本文作者,请点击此处) (10/26/2006)
查看更多技术管理相关文章: more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与低代码流程自动化:应用场景与优势 Maria DiCesare (10/24/2021)
·制定技术创新战略的基本模式 蓝海林 谢洪明 蒋峦 余志良 (10/25/2006)
·创新散谈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武夷山 (10/17/2006)
·创新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灵魂 远东控股集团 张希兰 (9/24/2006)
·企业自主创新的再思考 (9/7/2006)
·创新让德国成为“思想工厂” 中国驻德国使馆科技处 (8/30/2006)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newmaker (8/23/2006)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三大误区 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司长 梅永红 (8/3/2006)
·欧盟研究与创新战略 (7/20/2006)
·解析名企研发管理成功之路 newmaker (7/18/2006)
查看更多管理咨询与服务相关文章: more
·机加工绿色转型数字化实践:基于现场的切削液寿命快捷管理 范一诺 郑梦娇 (9/2/2024)
·第四次工业革命大幕速起,实现伟大复兴要严防对海外人工智能技术的三大依赖 刘朝晖 陈皓 陈娇 (4/2/2024)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与低代码流程自动化:应用场景与优势 Maria DiCesare (10/24/2021)
·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政治战略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张建君 (10/25/2006)
·增强过程管理,提升管理绩效 南京大学商学院 杜卓君 (10/25/2006)
·“人口红利”即将枯竭,企业如何应对? newmaker (10/25/2006)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模拟案例分析 (10/25/2006)
·明基的用人之道 明基逐鹿 黄薇 (10/25/2006)
·品牌--站在企业文化的基石上 明基逐鹿 吴刚 (10/25/2006)
·制定技术创新战略的基本模式 蓝海林 谢洪明 蒋峦 余志良 (10/25/2006)
查看相关文章目录:
·管理咨询/认证展区 > 管理咨询与服务展厅 > 技术管理 > 管理咨询与服务文章
文章点评 查看全部点评 投稿 进入贴吧


对 管理咨询与服务 有何见解?请到 管理咨询与服务论坛 畅所欲言吧!


网站简介 | 企业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English | Showsbee | 会员登录  
© 1999-2024 newmaker.com. 佳工机电网·嘉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