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源计划ERP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查看本类全部文章 |
| |
|
|
|
ERP的信息集成及其扩展系统分析 |
|
newmaker |
|
按照Gartner公司的定义:ERP是MRPⅡ(制造资源计划)的下一代,它主要的内涵是“打破企业的四壁,把信息集成的范围扩大到企业的上下游,管理整个供需链”。ERP似乎没有一个像MRP和MRPⅡ那样的数据模型,如果说模型,就是供需链的模型,是信息集成范围不断扩大和延伸,管理功能不断增补和完善。
就信息集成来说,Gartner提出了内部集成和外部集成两个方面,以下我们就ERP如何从内部集成和外部集成扩展了MRPⅡ的功能作简要的介绍。
1. ERP内部集成的扩展功能
在讨论MRPⅡ系统时,有基于时间坐标产品结构集成物料信息的模型和集成物流资金流信息的模型,它完全是针对制造业的。但是ERP系统不同,它更多的是管理功能的扩展和业务流程的优化。由于ERP这个称谓被用得很滥,行业不同,同样以ERP命名的软件,功能上会有很大差异;因此,ERP是一种按不同行业需求配置的系统,如果要制订一个类似APICS为MRPⅡ编写的《标准》,只能是按行业划分的标准。
我们在前面提到过:MRPⅡ软件产品侧重按照功能来设置各个子系统,而ERP产品侧重于按照流程来设置程序之间的链接。尽管表面上看是功能的扩展,但是,在设计思想和体系架构上是有区别的。一方面,ERP能够适应业务流程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另一方面,一旦形成规范化的流程,系统会按照流程的顺序,做出操作提示或自动进入下一个程序;运行更加灵活,集成面更广。
如果说,信息化管理的管理思想之一是“供应与需求平衡”,ERP系统除了解决供需平衡,还要在供需链的大范围处理好“供需同步”,也就是“协同商务”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更具有能动性(proactive)。
在实现内部集成方面,ERP系统相对于传统的MRPⅡ而言,管理功能的扩充主要有以下各项,但不同行业的企业并不都会同时用到。
(1)满足集团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需求,增加适应不同生产类型信息化管理的需求,如流程行业,以及具有不同生产类型并存的企业的需求。
(2)完善和充实企业内部管理功能,弥补传统MRPⅡ系统之不足。如实验室管理(实验设备、设备能力计划等),质量管理(质量标准、抽样规则、质量检验、批次跟踪、废品分析等)、资金管理(融资、投资、股东权益、股金分配等),支持各国政府和地区(如欧盟等)的法令法规、条例及标准的管理。
(3)在设备管理方面,包括设备维修计划、备品备件采购计划和库存管理,提高设备可靠性,优化资产利用,主要是在全面生产力管理(TotalProductivityManagement,TPM)的管理理念指导下开发的应用系统。可以是ERP系统的子系统,也可以是独立的软件,如计算机维护管理系统(Computerize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Systems,CMMS)。在企业资产管理系统(EAM)中也有设备管理的功能。
(4)增加入力资源管理(HR)。如人才计划、招聘、培训、考核、晋升、工资、考勤、员工自助服务以及知识管理等,其中考勤、工资级别信息同工作中心能力和计算产品成本的人工费集成。
(5)增加物流管理功能。如运输管理(运输计划、车辆调度、运输费用、运输方案优化等)和仓库管理。
(6)支持跨国、跨地区经营。增加实时切换多语种、多币制、多汇率、多税制以及多工厂管理的功能,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财务、税务、环保、交通等法规的要求。
(7)增加售后现场服务、维修和备品备件管理的功能。实时向产品研制开发和质量管理部门提供产品实际使用状况的反馈信息,了解产品的生命周期阶段,以利于推陈出新,提高客户满意度。
(8)为了及时响应客户需求并及时给予切实可行的答复,缩短交货期,采用高级计划与排产技术(APS),把计划的范围扩大到供需链各个环节,采用各种优化排产方法,支持同步运算,支持分布各地的销售人员向企业有关部门进行远程访问和模拟操作。
(9)增加企业高层经理决策支持功能。为管理决策提供决策信息的高层经理信息系统(EIS)以及业务信息智能系统(B1);支持专家系统、人工智能或基于规则的决策支持系统以及各种分析和优化功能。
(10)支持同CAD、PDM的集成。
(11)与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和各类数据采集器(datacollector)接口。
(12)支持企业信息门户(EIP)。
(13)支持电子商务。
2 ERP外部集成的扩展功能
2.1 上下游集成与分析功能
ERP外部集成的扩展功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增加优化供应和流通渠道的供应链管理(SCM)功能,实现物料供应、运输配送和交付的协同和同步,选择最佳的供应商(通过供应商管理SRM)、运输路线和运输手段,控制分散在各地的仓库库存(通过仓库管理系统WMS),控制整个供需链流通领域的提前期,控制总体运营成本。SCM产品覆盖的范围可以延伸到企业的渠道管理,包括企业的分公司、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和销售代理。遇到例外事件,可以按照设定的规则和业务流,提出处理建议,即供应链事件管理(SCEM)。有的SCM系统包括了电子采购的功能。SCM没有统一的标准,依据企业的需求而定。
(2)增加前端客户关系管理(CRM)的功能。加强了客户调查、跟踪、分析、收集市场和商业情报、销售管理和客户服务和技术支持的功能,把握不同层次客户的价值观,弥补了掌握客户需求信息不足的被动状况。一方面要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另一方面帮助企业寻求并定位在最能为企业带来效益的客户群。
把握市场需求脉搏永远是企业第一位的工作,通过CRM系统还实现了企业各业务部门对客户信息的实时共享,是信息集成的范围向需求市场扩展极其重要的一步。例如,发生了客户投诉,企业与之相关的所有业务,如质量、供应、产品研发、生产、工艺都能够共享信息,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同时,也指导营销业务的工作流程,即所谓的营销团队工作流程自动化(SalesForceAutomation,SFA)。例如,提示销售人员在客户意见很大,问题还没有得到完满解决的时刻,不宜去推销新的产品:什么是经理人员应亲自出面同客户谈判最恰当的时刻等。
作为ERP套件组成部分的CRM系统,集成度比单独的CRM软件更高,可以免去许多冗余的通用基础数据,如客户代码和文档。CRM通常对客户数量较多的生产企业更为有用,对客户群体比较固定,而且数量有限的制造企业不一定需要。例如,生产手机、电脑或其他消费品的企业需要CRM,而为主机厂配套的配件生产企业就不一定十分迫切,或者不需要太多的功能。对一些非制造业,如旅游、保险、金融,对CRM的需求可能更为迫切。
呼叫中心(callcenter)可以属于CRM系统,对提高售前售后服务质量是必要的。
(3)加强辅助决策的分析功能,在数据仓库技术基础上,发展数据挖掘技术,实现多维数据的查询分析,开发了联机分析处理(OLAP),为实时决策提供有力工具,这也是CRM和BI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产品管理信息化与业务管理信息化集成
20世纪90年代初期GarmerGroup提出ERP的设想时,有相当大程度的前瞻性,当时受技术条件的限制,还不可能全部实现;于是,后来出现了一连串的各种系统,实质上都是实现Gartner最初对广义ERP定义的补充。这些补充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实现产品研发与生产制造集成的,如PDM(产品数据管理)和PLM(产品寿命周期管理)。可以称之为“产品管理信息化”的内容。
另一类是实现企业内外业务集成的各种系统,如SCM(供应链管理)、SCEM(供应链事件管理)、SRM(供应商关系管理)、e-Procurement(电子采购)、WMS(仓库管理系统)、EAM(企业资产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PRM(Partner RelationshipManagement,合作伙伴关系管理)等。可以称之为“业务管理信息化”的内容。
而CPC(协同产品商务)是一种跨上述两类的集成系统,可以看成是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时代更大范围的“同步(并行)工程”。CPC是电子商务热潮中提出来的概念,现在多数情况下仍使用PLM的叫法。早期的同步工程往往限于CAD和CAM,但现在要扩大到与选择供应商和与客户沟通的同步,体现精益生产的精神,如图8.1所示。
2.3大集成趋势
事实上,前面谈到的这些扩展系统是由不同公司各自开发的,功能是相互重叠渗透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极其明确的界限,同样的参数和信息在不同的系统中会重复出现。企业在选择各种系统时要特别谨慎,否则,反而会给集成带来与预期相反的后果。这些系统有些虽然可以在某些类型的行业企业独立运行一时,但它毕竟不是个完整的“管理整个供需链”的系统。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ERP和CRM的分工与联系,来说明这个观点。图8.2是一个一般常见的情况。
当然,也有的CRM软件有处理定单的功能,同样称为CRM,内容上也很不相同。但是,对制造业来讲,即使CRM能够处理定单,离开了ERP,它仍不能保证定单的履约率,不能对客户做出可信的承诺。
以国外的例子来说明,最早的ERP系统软件公司有SAP、ORACLE、Baan、PeopleSoft等,这些公司的产品侧重于事务处理。而最早的SCM系统软件公司有i2 Technologies、Manugistics等,产品侧重于整体计划(需求、分销、生产、运输)、预测方法、同步分析、决策和优化:但是,在具体的事务处理方面的功能还是要依靠其他应用系统。从他们的趋势来看,前一类公司已在强化整体计划、分析和优化的功能,向“整体套件”的方向发展,形成把SCM和CRM等系统的功能都囊括进来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后一类公司开始做了与前者接口的工作,然后逐渐强化自己的配套体系。这种“相向趋同”的现象,说明各种系统单独运行都不能覆盖供需链管理的全部业务,最终必将日益趋同与整合,成为一个覆盖企业所有管理流程和供需链的大系统。
根据AMR公司2004年8月对SAP公司做的一个调查,虽然SAP有ERP、CRM、SCM等不同的产品,但是,许多公司往往是按ERP-CRM或ERP-SCM这样捆绑着选购。这个现象说明,实现Gartner公司最初定义的ERP本来是应当包括CRM或SCM软件内涵的。这样的系统APICS称之为企业全面集成系统(TotalEnterpriseIntegration,TEl),或是Aberdeen Group公司称之为企业业务集成系统(Enterprise BusinessIntegration,EBl),甚至最近又将这样的信息化系统称之为企业业务管理(EnterpriseBusiness Management System,EBMS)。不论其称谓如何,大集成是发展趋向的实质。可以这样预计,只要企业要管理什么或要处理什么业务,就会有相应的信息化系统被开发出来支持这些业务。最后,必将形成一个映射虚拟供需链的大的集成系统。
所有扩展的系统,都是对基本系统的完善和补充,是继承和发扬,而不是否定。即使是MRPⅡ的基本概念和功能,也是熔融在ERP系统中,并没有被废黜。在制造业ERP系统中,MRP依然是一个核心,MRP系统中的产品结构和BOM是一个反映集成销售、生产与供应3大主要业务信息的数学模型,这是客观规律,绝对没有也不会过时。
我国大多数企业还处在信息化的起步阶段,有些制造业连MRP还没有完全实现,甚至连MRP的基本概念都没有弄清,这时如果侈谈“ERP过时”,只会扰乱我国企业信息化的正常秩序,是极其有害的。
2004年8月AberdeenGroup在((TheABC'sOfERP:AnEvecutivePrimer))一文中高度概括了ERP的5项特点,以此作为本章的结束语。
●ERP应用系统专注于业务流程;
●ERP应用系统是可配置的模块化组件;
●ERP应用系统是集成的系统;
●ERP应用系统超出了一个企业的四面墙,包括了供应商、客户和合作伙伴;
●一个完整的ERP套件将涉及企业所有的(或最主要的)业务领域。(end)
|
|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投稿)
(如果您是本文作者,请点击此处)
(7/11/2009) |
对 企业资源计划ERP 有何见解?请到 企业资源计划ERP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