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咨询与服务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查看本类全部文章 |
| |
|
|
|
企业创新:从封闭到开放 |
|
newmaker |
|
自1980年代以来,企业竞争的规则变更:企业之间不再是“玩扑克”而是“下多主体象棋”。企业的创新活动因由也不得不走向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参与的模式,在创新过程“做减法”的工具则从“漏斗”变成了“筛子”。
历史的发展总是那么富于戏剧性:自行车代替了步行,汽车代替了自行车,当汽车成为人见人怕的“马路杀手”并且使用成本越来越高的时候,自行车与步行又成了不少人的最爱;电视机代替了收音机,有线代替了天线,当中央电视台宣布要无线传输高清晰电视节目的时候,可以想象,未来的高楼大厦会冒出越来越多的天线;人类在农耕时代依靠的是自给自足,工业时代则遵循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原则”,工业时代后期的大企业则信奉钱德勒“有价值的知识本质上是稀缺的”理念,从而过分地强调企业集权与整合的重要性,并且很可能产生“与我无关”的思想,即拒绝接受来自外界的技术,而只相信自己内部的创新。可是在今天,企业仅仅依靠内部的创新已经不可能应对来自供应商、消费者、竞争者日益增大的压力。于是,我们“似乎”重新回到了斯密的劳动分工时代,开始进行“开放式创新”。
企业竞争:从“扑克规则”到“象棋规则”
1980年代以前,企业之间的竞争遵循的是“扑克规则”:每个企业都对外保持高度的神秘感,企业对研发信息的保密几乎上升到了国家机密的程度(不知底牌);只要拥有一项核心技术,就可以“一招鲜吃遍天”(好牌制胜)。80年代以后,企业之间的竞争遵循的则是“象棋规则”:企业不再神秘,企业有多少“家底”外界都一清二楚,对研发信息没必要也无法保密(知道底牌);每一次竞争都可能是致命的,企业经营必须小心谨慎、步步为营,必须准确把握未来的态势演变(打法制胜)。企业竞争规则的演变是由于19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的以下变化。
知识配置自然化。高等教育的普及以及学术机构研究能力和研究质量的迅速提高,使得知识由以前富集于企业研究部门和科研单位,转变为广泛分布于产品价值网络中的各个节点,知识的自然配置打破了只有富裕的企业和富裕的国家才能开展创新的垄断局面。
创新型人才更忠诚于职业而非企业。人力资源流动性增强,使得企业对创新的控制日益困难;高素质人才的就业观念发生重大变化,由以前的忠诚于企业,转变为忠诚于职业;劳动力市场中已经形成了一个“拍卖市场”,对于高素质人才,企业只能“价高者得”。
“小狗经济”逐渐打败“斑马经济”。风险投资产业的蓬勃发展使得大量“小而专”的企业得以生存,后者也能够提供更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回报机制,从而大大诱惑了资本与人力、丰富了技术市场的资源供应,使许多商品和服务向市场推广的速度越来越快。
创新资源配置、流动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浪潮带来了创新的崭新局面,使得创新资源的配置与流动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很多以前只能被搁置起来的“无用”研究成果,现在可以在外部寻找更多的实现价值的机会。
DCS趋势渐强。在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过程中,消费者和供应商的专业知识也越来越广博,消费者和供应商主导(dominatedbyconsumersandsuppliers,DCS)企业经营的时代逐渐到来;企业只有开放经营,才能“苟且生存”,封闭经营只有死路一条。
速度甚于质量。技术与产品的生命周期变得更短,从而对创新速度的要求更甚于对创新质量的要求。麦肯锡的研究显示: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超过开发预算而及时将新产品导入市场的项目要比未超出预算而延迟进入市场的项目获得更多的利益;新产品拖后6个月投放市场,5年内的累计收益将会减少17%~35%;如果开发投入超出了预算的50%以使新产品快速进入市场,那么收益仅仅减少4%。通讯领域中UT斯达康的小灵通打败华为的WCDMA、视听娱乐领域中DVD击退SVCD,都是速度制胜的典型例子。又如大家“又爱又恨”的微软的操作系统,就赢在进入市场更早从而构筑了极高的转换成本。
上述因素使得企业的创新模式正在从封闭式创新(closedinnovation)走向开放式创新(openinnovation),现在竞争优势往往来源于更有效地利用其他人的创新成果,这正是“开放式创新”概念的首创者、哈佛大学技术学系和企业学系教授亨利·切萨布鲁夫(HenryChesbrough)在2003年由哈佛商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开放式创新》(OpenInnovation:TheNewImperativeforCreatingandProfitingfromTechnology)一书的主题。
创新模式:从“漏斗”到“筛子”
1980年代以前,企业通用的创新模式是“封闭式创新”。该观念指出,成功的创新需要企业强有力的控制,企业必须自己研发技术并生产、销售产品,企业还必须提供售后服务、财务支持。换言之,要想有所作为,企业必须事无巨细、样样精通,从设备、材料、产品设计与制造,直到销售、服务和技术支持,事事都要亲力亲为。一个典型例子就是施乐公司在早期为了使其复印机更好用,甚至自己生产专用的复印纸张。
封闭式创新的实质是封闭的资金供给与有限研发力量的结合,其目的是保证技术保密、独享和垄断(钱德勒的研究也有力地证明了企业中央实验室在实现业务自然垄断和规模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其直接结果是大企业的中央研究机构(如杜邦公司的杜邦实验室、朗讯科技公司的贝尔实验室、IBM公司的沃森实验室、HP公司的中央实验室和施乐公司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PARC等)垄断了行业的大部分创新活动,如1946年美国大企业所获专利占到美国专利总数的64%。
封闭式创新模式过分强化和控制自我研究功能,结果意味着:①那些无力承担高额研发投入的企业将处于竞争劣势;②大量的技术因过度开发或者与市场需求相脱离而被束之高阁、不能获利;③企业内部不断有怀揣重要创新成果的骨干力量离职出走、另立门户;④企业无视外部众多优秀且廉价的同类创新成果而导致“闭门造车”;⑤因局限于既有的组织资源、知识和能力,企业不能应付快速变化与新兴的市场。
封闭式创新极其容易导致“硅谷悖论”:最善于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往往也是最不善于从中赢利的企业。典型例子就是施乐的PARC,其建立初衷是为了避免破坏性创新对企业的伤害,其研究人员的大多数创新为整个社会尤其是计算机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并没有为施乐的复印机业务带来好处,施乐“副产品”的市场应用甚至超过了主营产品。因此,我们可以用一个“漏斗”来形容在封闭式创新模式下,创意从产生到最终成为进入市场的产品的过程。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仅仅依靠内部的资源进行高成本的创新活动,已经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以及日益激烈的企业竞争。在这种背景下,“开放式创新”正在逐渐成为企业创新的主导模式。该观念指出,企业应把外部创意和外部市场化渠道的作用上升到和封闭式创新模式下的内部创意以及内部市场化渠道同样重要的地位,均衡协调内部和外部的资源进行创新,不仅仅把创新的目标寄托在传统的产品经营上,还积极寻找外部的合资、技术特许、委外研究、技术合伙、战略联盟或者风险投资等合适的商业模式来尽快地把创新思想变为现实产品与利润。例如,CD-R技术的主要拥有者为Philips及Sony公司,但是他们并不需要亲自生产光碟,因为光碟生产厂商每生产一张光碟,就要支付其生产成本的32%~42%作为专利使用费,Philips及Sony公司仅靠专利费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2004年,Philips消费电子产品的净利润是2.49亿欧元,而技术转让费带来的净收入就高达0.97亿欧元,已成为Philips最大的利润来源。又如,微软已经在有计划地实施“技术输出战略”,其原因之一是由于技术维持费用日益增加,“技术库存已经不是财富而是包袱”。
开放式创新有助于克服克里斯坦森教授(ClaytonChristensen)提出的“创新困境”,即在封闭式创新模式下,企业如果不创新,就难以生存;如果创新,则面临巨大风险,甚至陷入困境。这是因为,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1991年,美国中小企业申请的专利数占到总专利数的55%。中小企业的研发效率也高于大企业,研究表明:中小企业平均每个员工完成的技术创新成果是大企业员工的2倍;其中,一流创新成果是大企业的1.9倍,重大改进是1.92倍,一般改进是2.46倍。很多大企业已经开始大幅度消减内部研发经费,转而通过购买外部技术或收购中小企业的方式,在其他企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这极大地降低了创新风险、提高了创新效率。
开放式创新的最终目标是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多的收益与更强的竞争力。我们可以用一个“筛子”来形容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创意从产生到最终成为进入市场的产品的过程(见图2),即企业不仅自己进行创新,也充分利用外界的创新;不仅充分实现自己的创新的价值,也充分实现自己创新“副产品”的价值,这主要通过图2中的渗出机制和途径(包括由企业雇员创立新的企业、外部专利权转让或者员工离职等)实现。与图1相比,图2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在封闭式创新模式下,企业对市场机遇与技术机遇的认识都是从内部出发的,这很可能出现供给与需求的偏差;而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对市场机遇与技术机遇的认识都是从外部出发的,这使得“有效供给”更为可能。
开放式创新实现途径:利益相关者管理
开放式创新是各种创新要素互动、整合、协同的动态过程,这要求企业与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紧密联系,以实现创新要素在不同企业、个体之间的共享,构建创新要素整合、共享和创新的网络体系。具体的利益相关者包括:
●全体员工,而不仅仅是研发人员。一般地,研发人员注重技术先进性,生产人员注重成本领先,营销人员注重有效满足顾客需求,因此,只有集合所有员工的智慧,才能有利于开放式创新。如上海宝钢提倡“全员创新大有可为”的新观念,形成了“人人是创新之人,时时是创新之时,处处是创新之地”的企业文化,极大增强了企业的创新活力。
杜邦公司也大力鼓励全员参与创新,提倡“不要控制失败的风险,而要控制失败的成本”。
●顾客,尤其是苛刻的顾客。研究发现,大部分新产品来源于顾客提出的创意,而不是来源于企业内部的头脑风暴会议或者成熟的研发活动,因此有必要将顾客从一个纯粹的消费者转化为一个合作生产者(co-designer)。有些汽车制造商就在实际造车之前,先使用模拟软件来探测顾客的反应。另外,要特别留意苛刻的顾客。如果苛刻的顾客都能够得到满意,那么一般顾客得到的肯定就是惊喜了。
●供应商。对《财富》1000强企业的大量研究表明,在新产品推介过程中,越早让供应商参与其中,整个项目所节省的资金也就越多。
●全球资源提供者。目前,有效整合、利用企业外部资源的能力已经成为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NIKE就只做产品设计与营销,其他的工作全部外包给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企业来做。
●知识工作者。企业应该密切联系所有相关的知识工作者,密切监视和跟踪外部技术的发展动态,及时、经济地购买技术,以填补企业某些方面的技术空缺。
●竞争对手。除了关注竞争对手态势以更有效地竞争,企业还可以与竞争对手进行基础研究合作、建立技术标准以及共同争取补贴等。
开放式创新案例
开放式创新的概念是从对高技术行业的案例研究中提炼出来的,但是很多传统行业也开始应用开放式创新。我们各举一例说明。
英特尔。英特尔公司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技术领先,它很少进行基础研究,很少拥有速度最快或价格最便宜的处理器。但是,它的处理器的销售额却能够超过其最大竞争对手四倍,多年来一直如此。原因就在于,与任何其他处理器企业相比,英特尔得到更多企业中更多人员的技术支持。它主要通过关注企业外部的学术研究活动和对其他新建企业进行风险投资(即设立“创投基金”)保持自己的技术地位。英特尔在许多大学成立“Lablet”研究所以获得原创技术,并每年花费1亿多美元用于资助大学的学术研究,寻求“可能有用”的创意。英特尔也积极尝试合作创新,如2006年11月宣布成立“英特尔平台应用创新同盟”,与众多软硬件企业进行合作。英特尔积极鼓励员工进行创新,只有那些善于动脑筋、总结经验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员工才能立足和晋升。内部技术创新活动要围绕着外部可获得性技术资源进行,而不是与之竞争或是忽略不计。英特尔努力成为一名最新技术的“快速跟随者”,只要有利于自己的产品,就采取“外部技术内部化”的“拿来主义”策略。
宝洁。为了全球的优秀人才为自己所用,宝洁设置了“外部创新主管”这个职位和创建了分布在世界各个角落的“创新侦察员”队伍,这个多达70人的队伍每天的工作就是借助复杂的搜索工具查看上亿的网页、全球专利数据库和科学文献,以“大海捞针”的方式找到对公司有利的重大技术突破和专家学者。宝洁还启动了“技术型企业家”计划,使全球50多万名独立发明家成为宝洁的创新服务提供商。当宝洁提出技术问题,就可以从世界各地得到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当这些发明家有某些重大创新时,也会优先卖给宝洁。宝洁评价创新的标准也从以前的注重产品的性能、专利数量等改为注重可以感知的顾客价值,即必须回答:“你的创意对人们的生活是否有所改变?消费者现在是不是能做一些他们以前所做不到的而又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宝洁还确立了一项标准:如果自己的某项专利技术在3年之内没有被公司内的任何部门采用,那么就将其出售给别人,甚至包括竞争对手。
实行开放式创新以来,宝洁的研发生产力提高了近60%,创新成功率提高两倍多,而创新成本下降了20%。曾经暮气沉沉的宝洁公司,在2007年全球最具创新能力的企业中名列第六。
我国的一些企业也在积极地应用开放式创新。如美的公司创造了“创意与创新走群众路线”的开放模式,即向消费者征询新产品创意,并请消费者参与到产品前期的研发活动中来,让研发人员准确地把握消费者的需求,以适时互动完善新产品。春兰集团不仅拥有国内企业界最大的全球开放式创新平台,而且于2004年率先建成了赶超世界最新技术的企业博士后开放式创新基地,以吸引全球“智库”中的一流科研人才,整合世界最新科技创新成果,从而取得能支撑春兰新产业的产生或现有产业更新换代项目的突破。目前,春兰高能动力电池的研究已经达到世界最高水准。但是国内大量的企业仍然在进行封闭式创新,以及进行大量的重复研发投入,这不仅导致了恶性竞争,而且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开放式创新,是国内企业界亟需吸取的理念与应用的实践。(end)
|
|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投稿)
(如果您是本文作者,请点击此处)
(3/10/2008) |
对 管理咨询与服务 有何见解?请到 管理咨询与服务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