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工机电网 在线工博会 我的佳工网 手机版 English
关键字  
  选择展区 >>
您的位置: 首页 > 管理咨询/认证展区 > 管理咨询与服务展厅 > 产品库 > 技术管理 > 技术论文 > 正文 产品库 会展 人才 帮助 | 注册 登录  
管理咨询与服务
 按行业筛选
 按产品筛选
查看本类全部文章
e展厅 服务项目 最新动态 技术文章 企业目录 资料下载 视频/样本 反馈/论坛
  技术应用 | 基础知识 | 外刊文摘 | 业内专家 | 文章点评 投稿 发表科技文章 
技术创新
作者:河北工业大学 崔德英 张润利
欢迎访问e展厅
展厅
3
管理咨询与服务展厅
企业文化, 战略管理, 生产管理/工业工程, 营销管理, 知识管理, ...
1 基本概念

创新(Innovation)一词是美籍奥裔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熊彼特(J.A. Shumpeter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创新是“企业家为了获取潜在利润而对于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开拓新市场、利用和开发新的资源、组织创新五个方面。熊彼特的创新内容中与技术直接相关的是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虽然如此,但由于整个创新是以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等技术变革为主要内容和基础的,因而后来的经济学家将创新视为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Technical Innovation)的概念有多种,比较全面且具有代表性的是:技术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开始,经过选题、可行性分析、研发、工程化、生产,到市场营销和服务的整个过程一系列活动的综合。大致可以分成3个阶段:

技术开发阶段

主要包括选题、可行性分析、研发。在此阶段,科技成果已初步完成,技术已变为产品,并具有小批量生产能力。

商品开发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一般要完成中试和工业性试验。主要标志是产品实现批量生产,并投放市场试销。

市场开发阶段

包括信息网络的建立、开展销售和服务等。

2 主要特性

技术创新是一种生产函数的转移,或是一种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组合。其目的在于获取潜在的超额利润,核心是强调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具有如下几个特性:

企业的主体性

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技术创新是指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或生产函数的突进,而这只有在企业内完成并通过市场来实现。技术创新是一项与市场密切联系的经济活动,要求创新主体也必然与市场密切联系。另外,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可以使科技成果密切联系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我国传统的“科研院所主导型”技术创新体系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存在着以下问题:在观念上,企业认为技术创新是科研机构的事情,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在行为上,许多企业不愿增加对技术创新的投资;在创新成果的转让上,转让成本和费用较高,不利于企业利用新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在发达国家,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早已确立。1998年,美国企业研发经费支出1633.3亿美元,占到当年全美研发经费总量的近3/4,同年,我国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为247亿元人民币,仅占研发经费总量的44.8%。可喜的是,国内企业开始不同程度地加大了研发经费投入,研发经费投入低下和企业投入缺位的问题,在东部地区已开始解决,2000 ,华为研发经费达21亿元,海尔16亿元。企业成为经费投入和技术创新主体,能够有效地增强核心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市场性

技术创新一般包括研前论证、新产品和新工艺的获得、生产化、市场化。市场既是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又是技术创新的归宿,检验企业技术创新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是新产品、新技术的市场实现程度,而不是技术和产品的完善程度。

系统性

技术创新是涉及研发、生产、管理、市场等方面一系列过程的综合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技术创新不等同于标新立异,它源于市场分析又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市场份额为最终目标,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

综合性

虽然从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看,先进技术和工艺往往起着主导作用,但从技术创新所包括的活动看,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过程或属于技术范畴。技术创新能力不仅包括科研能力,还包括决策能力、产品化能力、生产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创造性

技术创新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这种创造性,首先是体现在新产品或新工艺上,或是产品、工艺的显著变化上,同时还体现在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是一个创造性过程,它还包含了组织、制度、管理上的创新,而不仅仅是指技术上的发明创造。

管理性

技术创新的实现是企业各种内外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技术创新是一个由创新构思到生产销售等环节组成的连续过程,它要求企业必须按技术创新的目标建立快捷、高效,既充分发挥各部门功能,又能实现整体协调、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以及最佳配置企业资源,最大限度调动全体员工创新积极性、能动性的管理方式,创新的机制和管理是企业能否实现技术创新的关键,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灵魂。
风险性

技术创新是一项风险活动。技术创新过程中各未知因素往往难以预测,其努力的结果普遍呈随机现象,再加上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给创新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国外统计资料表明,技术创新通常只有2/3的成功率。如果把税金支付、利润留成、股东分红等因素考虑进去的话,衡量技术创新可行性的临界点是利润/投资=2.5。如果再进一步考虑各种风险因素,比率还应增大,国外一般是利润/投资为3~7时才肯从事该项技术创新。

3 国内外概况

国外对技术创新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熊彼特创立的创新理论中的“模仿”,后来,熊彼特的追随者们在进一步从创新理论中分解出技术创新概念的同时,相应地确定了技术创新扩散的概念,并围绕这一概念进行了大量理论的、实证的和应用研究,已取得相当的进展。美国100多年来能够保持世界老大地位,特别是自1991年4月至今长期保持“二低一高”(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高增长率)的增长态势,其综合国力全面增强,成为世界上惟一超级大国,主要得益于技术创新。美国的研发经费大约占国际经合组织OECD(包括美、德、日、英、法、意等28个国家)40%强,1998年,其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2.67%。被誉为“生产力总统”的克林顿在任职8年中,制定和实施了多项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把互联网从军用扩大到民用,推动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2000年,信息业产值已占GDP的8%以上,成为美国的最大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高于35%。布什上台后,更强调了技术创新,“9.11”事件发生后,为加强反恐措施,要求科技政策办公室为国内安全局提供技术创新支持。美国政府对几千项科技反恐建议进行了评估,以便为制定技术创新反恐战略做准备。日本依靠在引进技术上的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近十年,经济一直萎靡不振,这一方面是由于“泡沫经济”后遗症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缺少重大的技术创新成果,没有确立新的龙头产业。近年,日本在科技上改变了“全面出击”、“遍地开花”的做法,采取了“重点化”战略,把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环保技术及纳米技术选定为重点创新领域。

相比之下,国内有关技术创新的研究显得相当薄弱,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国内对技术创新了解甚少,直到1986、1987年后,随着国外创新理论的引入,国内一些学者和刊物才开始陆续研究和介绍国外技术创新的成果,这期间,1992年,清华大学傅家骥等人出版了《技术创新—中国企业发展之路》一书,是国内第一本较为完整的关于技术创新的权威文献,随后,北京大学林毅夫等、浙江大学许庆瑞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邓寿鹏等,以及其他有关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纷纷进行有关技术创新相关理论的研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国家和企业开始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技术创新工作,研究院所转制,建立了一批技术中心和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但总的来看,国内有关技术创新的研究工作还处在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结合我国的实际,探索我国信息不通畅、市场不健全和机构不稳定等情况下的技术创新规律,还有许多课题要做。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研发经费强度(R&D占GDP的比重)始终在0.6%~0.8%之间徘徊,远远落后与发达国家的水平。一般认为,小于1%,是缺乏创新能力的,在1%~2%之间,才会有所作为,大于2%国家的创新能力才会比较强。应不断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合理配置研发经费资源,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的主体,我们的企业才会有竞争力。

4 结束语

国内外研究工作充分表明,技术创新的现实意义在于:

有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占有竞争优势,确保企业的稳定发展。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越来越大,某个企业一旦在技术创新上有所突破,便会提高生产率,降低单位成本,为市场提供优质价廉的产品,获得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有利于企业创造超额利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一旦企业在技术上有所突破,便可利用自身的成本优势和垄断地位去主导市场,为自己赚取超出社会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

若企业因循守旧,失去了技术创新的活力,将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end)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投稿) (如果您是本文作者,请点击此处) (6/24/2005)
查看更多技术管理相关文章: more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与低代码流程自动化:应用场景与优势 Maria DiCesare (10/24/2021)
·WTO《贸易技术壁垒协议》与机械工业发展 (6/9/2005)
·SAP,基于价值创新的研发战略 兰州大学经济学博士 王焕祥 (5/26/2005)
·产品研发需要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深圳市汉捷研发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胡红卫 (5/23/2005)
·爱普生研发实践开拓未来市场 newmaker (5/23/2005)
·叶天正:创新要玩“实”的 (5/18/2005)
·中外企业新产品上市模式及操作手法对比 (5/13/2005)
·由数码印花谈科研成果产业化 (5/13/2005)
·自主核心技术--专家详解有竞争力制造业 (5/12/2005)
·IT项目成功的7大领导策略 newmaker (3/18/2005)
查看更多管理咨询与服务相关文章: more
·机加工绿色转型数字化实践:基于现场的切削液寿命快捷管理 范一诺 郑梦娇 (9/2/2024)
·第四次工业革命大幕速起,实现伟大复兴要严防对海外人工智能技术的三大依赖 刘朝晖 陈皓 陈娇 (4/2/2024)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与低代码流程自动化:应用场景与优势 Maria DiCesare (10/24/2021)
·渗透营销:市场营销的新概念 (6/3/2006)
·管理者五种畏惧 newmaker (6/2/2006)
·项目管理中的“三角链” newmaker (5/5/2006)
·儒家的因革损益与中国管理理论的探索 newmaker (5/5/2006)
·新产品推广的失败,应该是谁的错? newmaker (4/27/2006)
·营销浓度不足是一种更大的浪费 (4/27/2006)
·领袖洞见:我眼中的“定位战略” (4/19/2006)
查看相关文章目录:
·管理咨询/认证展区 > 管理咨询与服务展厅 > 技术管理 > 管理咨询与服务文章
文章点评 查看全部点评 投稿 进入贴吧


对 管理咨询与服务 有何见解?请到 管理咨询与服务论坛 畅所欲言吧!


网站简介 | 企业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English | Showsbee | 会员登录  
© 1999-2024 newmaker.com. 佳工机电网·嘉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