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源计划ERP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查看本类全部文章 |
| |
|
|
|
中国ERP随工业化成长 |
|
newmaker |
|
经过各种关于“ERP已过时”和各种ERP概念的纷争之后,“ERP过时论”倒显过时。因为,ERP不仅没有“死”去,反倒日益成长起来。看来,那些准备迎接“后ERP时代”的业界同仁还需要相当的耐心了。
在笔者看来,中国的ERP还只处于刚起步的阶段,现在就谈“过时”为时尚早。而现阶段真正应该大书特书的是:真正属于中国企业的ERP,当如何起步?
随工业化成长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的ERP都是舶来品,因为ERP的基础是工业化,而中国的绝大多数传统产业仍停留在农业经济时期,没有经历部分或完整的工业化改造过程。许多所谓的现代生产企业也只是有着现代工业外壳的手工作坊,信息化之路自然难走。而在国内ERP市场上位居前列的ERP产品国际供应商,大都在中国的应用中屡遭滑铁卢,这是因为他们的产品不能适应中国的经济基础现状。
对于一个完善的现代企业来说,ERP是一种新型的生产力,而对于传统企业来说,ERP就可能是枷锁。因此,在过去的数年中,人们屡屡听到某个企业实施ERP后失败的报道,当然也看到不少在中国的外商独资企业成功地应用了早已熟悉的信息管理系统。其中的关键是系统必须适应企业的运营规律。
从模仿到独立
中国企业信息化从工资管理、人事管理到财务管理,再从MIS、到MRP、MRPII和ERP,人们在加快学习国外经验的过程中逐步迷失了自己,只剩下模仿和盲从。
信息化产品在不断更新,系统结构越来越复杂,功能也越来越丰富。然而,我们却忘了究竟要到哪里去,去干什么?这是过去企业信息化发展留给我们的最大经验和教训。在走过了不少曲折和坎坷之后,国内的ERP企业开始了思考和突围。因此,诸如CRM、SCM、BPR、EIP等纷纷涌现。这是从系统走向局部的思考,它有效地降低了一次投入成本,大大缩短了实施周期,同时也让回报更清晰和明确。
从变化可以看出,中国的ERP企业开始慢慢懂得如何为中国的企业做企业信息化,同时也把国外的先进经验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真正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从这一点来说,中国的ERP人正在开始走向成熟。
从管理到服务
很多企业被“信息化”了之后,各种企业信息被堆积在企业的各个运行环节中,如果这些信息能够令企业的所有管理人员自觉地、有意识地使用,并采用合适的工具进行分析,信息系统将能够为企业带来真正的推动力。然而,事实状况是企业并没有因为这些“信息”带来更多的效益,反而常常因为不同的管理风格、管理流程积累的不同格式数据库造成了发展的羁绊。
一方面,中国企业必须信息化,另一方面,企业又必须尽快从农业化经济形态转向工业化经济形态。如何为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企业实施信息化将是中国ERP人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而在此过程中既不能简单照搬国外的模式和经验,也不能盲目地把信息化建立在农业化经济形态上。为此,一种以服务为主导的信息系统改造思路——智能ERP被提了出来。
这是一种借鉴国外先进工业化模式并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思考。智能ERP对于已经被“信息化”了的企业,通过商业智能对商业组织的抽象思维活动、业务活动的分析判断,以及对有关运作环境的信息整合,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使分散在各个环节中的信息不再成为信息孤岛,并且结合适当的分析模型和算法,就可以将现有的企业信息库为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提供有效的决策参考。
对于尚未实施信息化的企业,则通过实施融合商业智能功能的ERP系统,尽可能地是把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进行数据化,而且还必须通过对来自各种信息源、数据仓库的信息数据进行有效地提取、分析、判断,最终转换成企业运营所需的决策,这样才真正将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变成一种新型的生产力。这种全新的智能ERP系统,不仅仅是把企业简单地信息化,而是帮助企业更准确、更合理、更方便地用好信息。
通过融合了商业智能的智能ERP系统,是一种现阶段从中国企业实际情况出发的创新解决办法,它不仅可以将企业在不同阶段、不同部门和不同环节中的信息应用于不同系统中,同时,也解决了企业在信息化过程反复升级的投资浪费和重复劳动,充分利用并整合了企业的现有资源,这也是体现ERP本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ERP之路。(end)
|
|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投稿)
(如果您是本文作者,请点击此处)
(2/4/2005) |
对 企业资源计划ERP 有何见解?请到 企业资源计划ERP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