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源计划ERP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查看本类全部文章 |
| |
|
|
|
供应商管理 |
|
作者:中国成功企业家 |
|
供应商管理的内容包括供应商开发;供应商评估;供应商联盟;供应商绩效管理等。其中供应商评选是供应商管理的重中之重。
供应商评选是要对现有供应商在过去合作过程中的表现或对新开发的供应商作全面的资格认定。评估供应商主要着重于对他们的技术;质量;交货;服务;成本结构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能力进行综合评定。供应商评选标准主要从质量控制能力、财务状况、经营管理能力、员工素质、合约执行能力等五个方面加以一一制定。
供应链的绩效评估
从前的商业竞争环境较单纯,评断一个公司的优胜劣败主要是比较与其竞争对手间的获利力与市场占有率,于是绩效评估的方向也就多半环绕着这些项目。但是在强调专业分工、快速客制化产品以及全球化经济的年代,公司间的竞争重点已逐渐转变成各自供应链(Supply Chain)体系的效能之争,所比较的则是谁能以最快的速度、最低廉的成本将客制化的产品送交顾客手上。
以前,公司一般将组织中的各个部门视为独立的个体,设定其专属的目标与绩效评估衡量标准。经理人则专注于改善所负责部门的绩效,以确保其目标的达成。而较少关心到其部门目标的达成对其他部门或是供应链中成员有何影响。现今具有前瞻性观念的公司则将产品从原料、制造、运输、配销至顾客手中的一连串过程视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由于市场变动的迅速,公司也不停地修正并改变其供应链的结构,来增加效率,控制成本,并改善顾客的满意度。因此,公司对于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的优劣则将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获利力与市场占有率。
由于多数的公司纷纷瞄准全球市场,使得目前的组织管理与评估比以往更加不容易进行,这诸多的因素导致了绩效评估在目前的公司进行得特别艰难。所以,现今的公司需要一个有效的衡量,以全球运筹的角度来评估公司的绩效。另外,在网际网络Internet的世界,公司朝"dot.com"与B2B的方向发展,使得供应链结构更加复杂多变。在这多变的时代,对于绩效评估的指标、标杆比对的对象以及评估的工具与技术都需要不断的更新。
要有效地评估一个位于全球经济体下的供应链的绩效,可遵循以下三个基本
步骤:
了解目前营运的流程现况
确认影响公司生意的重要因素
弄清楚谁使用何种衡量指标以及为什么使用。
了解目前营运的流程现况
在一个稳定的市场,绩效评估的衡量指标或许可以一陈不变的年年使用。可是在一个快速变动的高度竞争市场中,依样画葫芦的结果却可能导致错误的资讯引用而不自知。所以,对供应链的何时以及如何的变化随时保持高度的警戒,并且了解这些变化对绩效评估有那些影响就变得非常的重要。
了解目前营运现况的第一步就是找出其中主要关键的供应链,流程图(Flow Chart)在这里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主要的供应链过程都会包括采购(Procurement)、购料(Ordering)、制造过程(Processing)以及配送(Distribution),而供应链的结构则有供应商(Supplier)、工厂(Factory)、仓库(Warehouse)以及顾客(Customer)四大主要范围。而所谓关键的供应链则有其特色,不是制造过程复杂冗长,便是属于关键原料或零部件交期长且不易控制。透过一般公司内部的标准作业流程,都可以大致找出这些关键的供应链。以通用汽车备品零件部门为例,便是透过策略计划部门、设施工程部门以及第三者物流管理(Third-party Logistics provider, 3PL)的协助来完成。
只有彻底了解目前营运的过程现况以及关键供应链,才能从供应链中成员彼此间的互动关系来发现那些绩效评估是真正重要的,并且也同时能发觉到一些改进的机会。当供应链越大越复杂时,就越有必要了解其运作流程的细节。
确认影响公司生意的重要因素
组织的价值可从公司的远景(Vision)及任务(Mission)的说明中得知。列出现行的绩效评估衡量指标,这包括品质、成本、回应效率等,然后找出与关键供应链每一成员间的关系。公司的高层必须明确主要的业务,并且决定那些部分是必须被衡量的指标,而且是绝对必要的。不过,我们经常会犯的错误是使用由下往上的方式搜集了所有现行的报告,便假设这些就是重要的讯息,不然就不会有这些报告了。但是,往往这却与公司高层所看的角度有很大的出入,通常会发现有许多指标是没有必要存在的。
弄清楚谁使用何种衡量指标以及为什么使用
好的衡量指标不仅能帮助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更能帮助公司各个阶层人员进行改善与创新思维,所以衡量指标必须根据不同的使用者而异。因为当收到衡量指标后,便根据此一讯息来采取适当的行动,比方说指标显示产品运交至顾客的速度呈现下滑现象,则需采取改进措施来加速运交的速度。否则,衡量指标便毫无意义可言,衡量指标在不同的阶层有其不同的意义。
"营运衡量指标(Operational measures)"通常是提供给作业员衡量其作业绩效的好坏。比方说,生产力(Productivity)的指标则着重在作业员每一小时的有效产出,而每日的现场订单报告则是另一种衡量指标。营运衡量指标所选取的时区较短,可能是每小时或是每日。主要的使用对象为作业员、办事员以及那些直接经手产品与顾客接触的人员。
"战术衡量指标(Tactical measures)"衡量了公司的基本战术是否能达成所计划的目标,所选取的衡量时区较营运衡量指标长,在战术衡量指标下所衡量的生产力则代表了一个部门所有作业员生产力的总和,而非衡量单一作业员,衡量的时区可能是一个班或一周。
"策略衡量指标(Strategic measures)"是用来提供决策阶层衡量公司那些优先策略的工具,此时所衡量的生产力则在整个工厂长期在生产力的变化,通常策略衡量指标所衡量的是一个月、一整年的绩效。
跟上变动的脚步
不断变动的供应链粗要不断更新的绩效评估衡量指标。尤其在全球化运筹的公司,营运指标、战术指标与策略指标必须同时被衡量,才能真实的显现整体供应链的绩效全貌。所有的指标设计都必须基于一个基本的观念,那就?quot;满足最终使用者的需求"。由于使用者的需求不断在改变,衡量供应链的指标也必须随时做适当的调整。而供应链中的每一成员表现的好坏,则端视如何有效的衡量其绩效。
恰当地退出舞台
当合作伙伴关系失败而决定终止时,我们常常会对对方怀有讽刺乃至敌意,而不是采用适当的专家应有的态度。但当今世界已越来越小,说不定哪天我们又会需要用到其中那个供应商;或者供应商中的一个CEO跳到了其它公司,而这家公司正是我们目前所依靠的。所以我们要将转换供应商这一过程尽量做得天衣无缝,同时又不损害客户满意度,公司的利润以及我们的名誉。这里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情况会导制与供应商拆伙。
拆伙种类
从采购方来讲,可分自愿与非自愿拆伙两种。自愿拆伙的原因中最多见的是对供应商表现不满。比如当我们连续向对方派出质量小组帮对方解决重复性的问题,对方却没有做出相应的改变,而退货还在持续发生,最终我们只能放弃它转而去寻找一家能做出积极响应或更有能力的供应商。非自愿拆伙往往来自于供应商的破产或无法预测的风险。这种拆伙也可能是供应商被别的企业收购导致我们所依靠的工厂行将关闭而我们不得不做出的反应。
除了上述原因外,另一导致供应商伙伴关系破裂的普遍原因是相互失去了信任。与供应商失败的沟通,尽管双方都是无意的,但能直接损害双方的信任。因此,为了公司的利益,为了使破坏最小化,我们需要尽可能地减小与供应商的敌意,这样在转换供应商的过程中才能得到他们的协作。
策略
有的企业会在事先没有会知对方的前题下突然向供应商提出结束合作;或以一些含糊的指责,如"你做得不好"或"你欠了我们",甚至是不光彩的手法来结束与供应商的合作。所有这些都会使供应商充满敌意,同时也会使新的供应商觉得以后是否会被同样对待,而企业的声誉也会遭受损害。那什么是友好"离婚"的最佳途径呢?简单地说,我们可以在供应商的表现,管理,或者成本接近"危险区"时,坦率而直接地发出警告信号,而不是隐瞒你的不满,这样供应商就不会感到不合理。这里有三个"P"可以帮你在与供应商拆伙时减小对方的敌对情绪。
· Positive attitude(积极的态度):于其面对延续的挫折,不如现在先结束合作,等以后双方情况改变后再寻求合作机会。
· Pleasant tone(平和的语调):不要从专业的或个人的角度去侮辱对方。这好比离婚,双方都会有种失落感,都不要过多地相互指责。
· Professional justification(专业的理由):这不是个人的问题,你要告诉供应商,你的职责是为公司创造价值,吸引和留住客户。
转换过程
应先向供应商解释这次拆伙对双方可能都有好处,然后再寻求迅速公平的转换方法以使"痛苦"降到最小。接着你应清楚地列出供应商该做哪些,列如对方需按指示停止相关工作,同意终止合同,马上结束他的分包合约,送回属于我方的资产,对方应知会我方有关的法律事项,以及如何以双方最低的成本处理现有库存。
同样要认可供应商对你的要求:围绕拆伙事实的合理解释,对已发生的费用如何结算,协助处理现有库存。请记住你和供应商要共同确立转换过程的合理时间表。最后拟定一份"出清存货合同清单",正规地对所有细节加以回顾,写明双方的职责和结束日期。
结果
对这一专业公平的过程所期望的结果应是:
· 有秩序的退出
· 对你的客户没有损害
· 最少的浪费和开支
· 清楚的双方签字的结算记录
· 对这次拆伙原因有清醒认识
· 即使情况最坏,对所有相关人员也是一次教训
· 事后曾经合作的双方都会说:"我以后再也不会犯那种错误了!(end)
|
|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投稿)
(如果您是本文作者,请点击此处)
(10/28/2005) |
对 企业资源计划ERP 有何见解?请到 企业资源计划ERP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