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办公自动化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查看本类全部文章 |
| |
|
|
|
协同产品商务系统结构及其实现方案研究 |
|
作者: |
|
Internet代表了信息技术的一种趋势,它提供了全球化电子信息共享的机制。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已经对传统的制造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促成了一种实现产品信息管理的基本新方法--协同产品商务(Collaborative Product Commerce,CPC),它是基于PDM与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类新的企业管理解决方案。
CPC的概念是1999年首先由Aberdeen、Gartner等国际知名的IT咨询顾问公司提出,是定义了一类Internet技术的软件和服务,它能让个体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协同开发、制造和管理产品,而不管他们在产品商业化过程中担任什么角色,不管他们使用什么样的工具,不管他们在什么地理上或供应链中位于何处。
CPC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非常适合航空航天、船舶、汽车等重工业以及家电等轻工领域的离散型制造企业。我国传统制造企业信息化总体水平偏低,整体集成和沟通程度不高,因此,能够使这一情况得到改善的CPC也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然而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如何引入CPC,如何构建和实现适合自身的CPC的应用体系,如何利用CPC进行有效的系统集成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1 CPC的功能和实现条件
1.1 CPC的功能与特点
CPC的本质是大协同,既有包含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管理的纵向协同,又有与产品管理相关实体之间的横向协同。具体来说,CPC具有以下功能和特点:
(1) 管理过程贯穿整个产品生命周期
CPC覆盖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将产品从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工艺流程设计、加工制造、销售维护至产品消亡整个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相关数据和流程,按照一定的模式进行定义、组织和协同管理,使产品数据和流程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保持一致、共享及安全,从而形成真正以产品为核心的知识管理体系。
(2) 实现供应链上各厂商、部门的协同管理
制造企业应用CPC,可以使产品管理突破以往的固有模式,而代之以跨部门、跨企业的协同工作方式,并向企业价值链上的供应商、制造合作伙伴以及客户开放产品研制、生产等过程,从而让企业能够在多个地点实时地进行产品管理,并对工作的每一环节进行控制。CPC可以使企业的对客户的需求能够做出更快预测和反应、更好地引导产品链上的供应厂家提高其产品质量,缩短研制周期,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的发挥企业的核心优势和核心资源,实现各企业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同应付市场的挑战,联合参与国际竞争,共同把握市场机遇。
(3) 对现有信息系统有效集成
国内制造企业虽然在设计、生产等流程上应用了CAD/CAM/CAE等一些专业工具软件,但是,同时也在企业内部形成了一个个无法协调、贯通的"信息孤岛",而CPC的应用,恰恰可以使企业管理信息化在更高层次上进行资源整合,在企业的各种异构信息系统之间建立起了互通的桥梁,提供了信息、流程和管理集成的平台和集成标准,并且可以将ERP、CRM、SCM等有机的联系起来,为企业实现从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到企业间集成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支撑。
1.2 CPC的实现条件
CPC是基于各种技术的成功实践发展起来的,CPC强大功能的发挥离不开当前各种先进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的支撑。CPC的实现必须建立在以下条件之上。
(1) 需要上下游企业的共同参与。CPC的业务功能覆盖了产品从设计、制造到销售、服务的全过程,单个企业无法完成全部这些工作,必须要有上下游企业和其他商业伙伴的共同参与,共同实现。因此,CPC系统的建立需要各企业一起构造基于商务环境的互利关系与协同合作机制。
(2) Internet技术和基于B/S结构的标准用户界面。CPC要实现业务的远程协作和信息的远程共享。使用基于Internet的B/S结构模式,能直接连接地理上分散的合作伙伴,随时发布和分享产品相关信息,而且能够解决异构平台间的通迅问题。
(3) 支持各种异构数据库的访问与存储。CPC要集成已有的信息系统,而这些系统往往使用了不同的数据库,这就要求CPC必须能够建立一套通用的存取机制,实现对各种异构数据库的访问和存储,并且要保证数据与应用程序之间的松散耦合。
(4) 支持对用户角色的管理和安全技术。CPC系统中不同部门和不同企业的相关人员对产品数据和业务功能有着不同的需求,同时对不同级别的用户也需要有不同的数据访问和业务操作权限,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基于角色的功能定制与安全验证机制,维护数据和文档的安全。
2 CPC系统总体框架
CPC系统需要涵盖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管理功能,体现各部门、各企业的协作,满足企业信息系统集成的需求;同时,作为一个集成与协作的平台,CPC也必须为各业务、各部门、各企业提供必要的基础支持服务,比如文件共享、邮件服务、协同管理等。CPC系统总体框架可以用图1来表示。 (1) CPC任务层。指的是CPC系统要实现的业务功能,它涵盖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中的所有业务。企业在建立CPC系统时,需要对上述业务功能进行分析,利用现有的资金、技术和财务条件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案。
(2) CPC应用平台层。它包括三方面的支持与服务功能:
a. 基本服务。主要是Web及网络通迅的相关服务,这是CPC系统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
b. 业务支持服务。主要是为实现CPC的任务或业务而提供的必要的辅助性服务,起着对CPC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作用,使之在一个协同、有序的环境中运行;
c. 数据库存储服务。主要是指各种业务数据库系统。
(3) CPC工具层。指的是CPC系统实现其各业务功能时所采用的手段、方案,包括当前各种企业管理解决方案,如SCM、ERP、CRM等。例如,企业可以采用CRM来管理客户关系,采用ERP来进行生产计划、采用CAD来进行新产品设计等。
(4) 访问层。是指CPC系统各用户的访问方式。任何与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相关的部门、企业都能够通过标准的用户界面对产品信息进行访问,都能通过CPC平台进行协同工作,而不管他们在地理上相隔多远。在CPC中,基于Web的B/S访问方式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
3 CPC系统的实现方案
3.1 CPC系统实现模型
CPC系统的建立与实现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业务角度,制订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各阶段的系统构建方案,如业务系统的选择与设计,确定合作伙伴等;二是从技术角度,实现具体的应用接口、数据库访问机制、协同工作机制等。
从技术的角度出发,结合当前XML技术,我们构建了一个四层结构(客户端表示层、web服务及CPC业务支持层、XML服务层、数据库服务层)的CPC实现模型(如图2所示)。 3.2 CPC系统实现模型特点
(1) XML技术的使用,解决了数据库异构的问题。在应用层与数据库层之间加入了用户通过浏览器或业务系统访问业务数据库时,以XML服务为桥梁,请求和反馈通过XML服务转换为统一的格式,使数据库的异构性完全透明。在实际设计时,对于某个特定的数据库系统,只要开发出对应的数据库存取的XML服务组件即可。
(2) 灵活的客户端访问方式。模型中设计了三种不同的客户端访问方式:Web浏览器、RMI或CORBA接口、直接访问。其中前两种都是基于B/S的访问方式,后一种是指C/S访问方式。
a. Web浏览器方式以其优越的平台无关特性,可以方便的进行信息的发布和浏览,取得所需产品数据视图。客户端以HTTP协议发出数据访问请求,WEB服务器通过CGI接口访问数据库或调用应用服务器中对象的数据处理功能,并将处理结果以页面方式用HTTP协议返回客户端。该方式一般只用于安全、保密性要求较低的信息发布和简单交互。
RMI或CORBA接口访问方式主要是为了满足外部系统与本地应用服务的交互。客户端编写或从服务器下载符合CORBA规范的客户端小程序,当该程序发出请求时,ORB就会自动寻找执行该请求的服务模块,并提交访问请求,服务模块返回的数据也通过ORB返回客户端。不同ORB产品之间通过IIOP协议进行通信。
b. 直接访问是现有业务系统保留的访问方式。内部的业务系统仍然可以按照以前的C/S方式进行数据访问与处理,但只能访问特定数据库。
(3) 业务系统集成的透明性。CPC可以实现对现有系统的集成,但这种集成并不需要对这些系统和对应数据库进行重新设计,而是在原有基础上通过XML服务进行了扩展。原业务系统完全可以按照以往的作业方式进行数据访问与处理,感觉不到任何变化。另外,这些业务系统可以进行XML应用扩展,即在业务系统中增加对XML服务访问的接口,通过该接口来操作其它业务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协同作业。
当前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为CPC的实现创造了条件,然而,CPC系统业务功能的宽泛性和用户多样性,以及它对网络通迅技术、协同工作技术等的要求,决定了CPC系统的建立和实现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逐步分析、探索、解决的过程。随着国内外有关CPC的不断研究和CPC软件产品的不断完善,协同产品商务(CPC)很可能成为继ERP、SCM和CRM之后又一个新兴的信息系统领域的一个热点。(end)
|
|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投稿)
(如果您是本文作者,请点击此处)
(2/1/2007) |
对 OA办公自动化 有何见解?请到 OA办公自动化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