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Patent Law of USA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200 years and the Examination Guidelines for Computer-Related Inventions has been implemented for 10 years. The software patent has great effect to America’s leadership of software industry in the world. China’s software patent institution is still in desideration of improvement. This paper tries to retrospect the history of America’s software patent and makes use of reference to China’s software patent lawmaking.
•Arrhythmia Research Technology, Inc vs. Corozonix Corp (Feb.Cir.1992)案 此案所涉及的发明是利用计算机过滤并检测心电图当中的特定讯号,从而判断并筛选出最有可 能患心肌梗塞的患者。法院认为:一、关于专利的权利要求是否符合专利性的法定要件是法律问题,必须由法院来认定;二、凡是以数学逻辑或演绎为导向的发明(即以使用计算机操作为主),必须从经过计算机操作后得出的数值被用于怎样的用途(即实用性)作为是否具有专利性的依据;三、凡完全以抽象的数学公式或程序为指向的陈述,无论是直接或间接,均不符合可专利性的法定条件,但是以特定的方法或装置做权利要求,而其实施须依照特定的数学演绎而成的,符合美国专利法第101条的规定。
•In re Alappat,案 此案的发明涉及改良计算机显示器画面功能的一项设计。联邦巡回法院的全体法官对软件的可专利性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宽容,最终以5票赞成,2票反对,4票弃权, [12] 判定此发明构成专利法所保护的机器,同时确定了一系列重要的原则:放弃使用“二步测试法”,适用“阳光下人类的任何发明均应在专利法保护之列”作为判断可专利性的依据;依据Diamond vs. Diehr一案所确定的原则,在进行分析一项发明是否符合专利法的法定要件时,应当从权利要求的整体来审视,而无须计较一项权利要求中的某个部分是否载有不符合专利保护要件的数学逻辑或演绎;一台通用的计算机如果是按照特定软件的指令,执行特定的功能,那么它将被视为一个具有特殊用途的机器。 [13]
参考文献:
[1] 徐明华:《知识产权强国之路》.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第1版
[2] 马秀山:《美国专利与科技纵横》.专利文献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
[3] 张晓都:《专利实质条件》.法律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4] 原文为Whoever invents or discovers any new and useful process, machine,manufacture, or composition of matter, or any new and useful improvement there of, may obtain a patent therefore, subject to the conditions and requirements of this title.
[5] 即the Court of Customs and Patent Appeals,该法院于1982年10月1日起被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CAFC)取代。
[6] 此案中文见:张乃根《美国专利法判例》第42-52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6月第1版,英文判决全文见http://laws.findlaw.com/us.409/63.html。此案是自1952年美国专利法实施后,美国最高法院作出的第一个关于数字计算机程序可否获得专利权的重要判决,也是近二十多年来美国专利法中最有争议的判例之一.但是最高法院的法官一致通过本案的判决。法庭认为该专利申请即“二进制编码十进制数字换算为纯二进制数字的方法”不能获得专利,如果授予其专利权,就意味着向数学公式和自然法则敞开了专利大门,而这将是与现行专利法原则相违悖的。
[7] Davs. Johnson, 425u.s.219(1976) 详细案情见http://laws.findlaw.com/us/425/219.html。
[8] 参见Ian C. Ballon The Emerging Law of the Internet Cite as:507 PLI/pat 1163.Westlaw.
[9] 中文详细案情见张乃根《美国专利法判例选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6月第1版,第58-65页;英文见http://laws.findlaw.com/us/450/175.html。
[10] 麦克尔.A.格来恩:“美国对软件和与互联网有关的发明的专利保护”,《知识产权研究》第四卷,郑成思主编,中国方正出版社1997年11月。
[11] 孙远钊:“美国对计算机软件保护的趋势与分析”,1999年10月18-19日在数字化时代的著作权与邻权培训研讨会上的论文发言。
[12] 袁建中:“电脑软件相关发明专利审查基准”介绍台湾《资讯法务透析》,1998年12期,第19页。
[13] 另外的案例还有:①In re Lowty [32F.3d 1579.32U.S.P.Q.2d 1545(Feb.Cir.1994)]②In re Beauregard, [53F.3d1383(Feb.Cir.1995)]③In reWarmerdam, [33F 3d 1354,31 U.S.P.Q.2d 1754(Feb.Cir 1994)]等等。其中①②案例与Alappt一案相似确定了计算机可读媒体的可专利性原则;
[14] 详细内容见Examination Guidelines for Computer-Related Inventions,61 federal Register 7478(Feb.28 1996)。
[15] 张平:“从拒绝保护到大门洞开纵论计算机软件的可专利性”. 《中外法学》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