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工机电网 在线工博会 我的佳工网 手机版 English
关键字  
  选择展区 >>
您的位置: 首页 > ERP/制造业信息化展区 > CIO信息化管理展厅 > 产品库 > BI商业智能 > 技术论文 > 正文 产品库 会展 人才 帮助 | 注册 登录  
CIO信息化管理
 按行业筛选
 按产品筛选
查看本类全部文章
e展厅 产品库 最新动态 技术文章 企业目录 资料下载 视频/样本 反馈/论坛
  技术应用 | 基础知识 | 外刊文摘 | 业内专家 | 文章点评 投稿 发表科技文章 
实施BI宜“粗”不宜“细”
作者:
欢迎访问e展厅
展厅
3
CIO信息化管理展厅
电子商务/企业门户, IT运维管理, 制造执行系统MES, 流程管理BPR/BPM, SOA/SaaS/云计算, ...
商业智能(BI,Business Intelligence)项目,一直是一个让首席信息官(CIO)们既兴奋又恐惧的项目。说兴奋是因为这是一个极具业务价值的项目,能充分体现CIO对业务和技术的把握,给高层决策带来莫大的裨益。做好了能极大地提升IT在首席执行官(CEO)或董事会心目中的地位。说恐惧是因为至少到目前为止,鲜见十分成功的BI案例,多数是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为什么BI项目会有这样的难度呢?有人可能会想企业资源计划(ERP)项目在引进初期也经历了这样一个低成功率的时期,随着CIO们对业务和管理的认识逐步深入,随着厂商对产品本身本土化的改造,成功率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BI也会有这么一个过程,可以从ERP中借鉴很多经验。我认为这只是一方面,起到的促进作用不会太大,因为BI和ERP所服务的目标有着本质的区别。

ERP是为生产、运营及财务服务的,提供统一的标准和管理,强调的是流程,讲究的是稳定和效率。BI是为市场和分析决策服务的,提供唯一干净的分析数据,强调的是准确性,讲究的是时效和灵活性。这些区别决定了BI在系统构架设计的时候就必须采用不同的思路。从某个层面来讲,ERP还是偏技术的,其严谨细致的结构是容易被搞技术的IT们所接受,理解并实施的。而BI则要求更为“市场”的头脑,灵活善变的BI才是为市场人员所喜好的,这就让“技术”的IT们有难以适从的感觉。

正是因为上述原因,我才在这里提出BI宜“粗”不宜“细”。就好比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提供了强大的个案分析能力,也是现代财务报表的基础,这些程式化的分析功能早就被ERP项目或更简单的财务系统所包括了;而熟悉宏观经济学的朋友应该知道,对复杂市场运用细致数学工具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这却是决策层对BI的期望。所以在设计一个BI系统的时候千万不要陷入“细致”的泥沼,不然绝对是吃力不讨好的。

怎样的设计才是合理的呢?难道什么构架都不要了,直接在原始数据上进行分析?当然不是,我说“粗”并不是放弃BI建模这些系统构架工作,就好比建一所房子,无论如何房梁和承重墙还是需要的。任何一个公司都会有其产品或服务,都会有客户,都会有生产运营成本,这就应该是BI系统的三大“承重墙”;而任何分析或决策都是有时间性的,就是周期,产品服务生命周期、客户生命周期、生产运营周期,这就应该是BI系统的“房梁”。当然不同性质的企业,“承重墙”和“房梁”的构成是不同的。

然后再根据地域、人文、短期计划、长期战略等等建造那些随时可以拆除或更换的“隔断”和“装饰”。这时要注意的是,除非有十分确凿的经过实践考验的模型,不要建立过多的层次。大家都知道误差的级数放大原理,原始数据是最准确的数据,每经过一层的整合,就会有误差产生,如果没有精确的数学模型控制,这些误差就有可能被级数放大;而根据混沌的原理,任何非线性的事物其初始值的微扰都会对结果产生无法估计的影响,而我们的市场业务行为显然是典型的非线性的。

还要注意的关键一点是,一定要保证数据的统一性,这一点目前只有金融企业做得比较好,其他企业在其不同的系统里往往存在大量的对数据的不同定义,比如对销售的定义,对库存的定义等等,这些不同的定义将严重影响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所以数据清洗的过程是必须的。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放更多的精力在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上面,然后致力于建立一个兼容并蓄的大框架,保持其在小尺度上的可调性,随着业务的进展逐步细化和调整。这样既可以保证能较快地让业务部门和管理层看到准确及时的结果,又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投资、降低了风险,同时还保证了系统是可扩展和持续发展的,也就保证了BI项目自身的生命力。

作者简介:

江玮,毕业于复旦大学材料系物理电子学专业,现为贝塔斯曼文化实业有限公司IT总监。他是中国首位获得“ISACA认证信息系统审计师”和“ISACA认证信息安全经理”证书的CIO。在加盟贝塔斯曼文化实业有限公司之前,江玮曾在法国外贸银行上海分行等公司从事多年的CIO工作。(end)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投稿) (如果您是本文作者,请点击此处) (6/28/2006)
查看更多BI商业智能相关文章: more
·BI前端展现工具选型 newmaker (5/11/2006)
·商业智能与企业绩效管理是殊途同归吗? (5/11/2006)
·BI产品选型解惑 《网络世界》周报 刘庆 (4/10/2006)
·商业智能的新发展 (3/17/2006)
·如何正确理解商业智能(BI)? (2/9/2006)
·商业智能(BI)产业现状分析 (2/8/2006)
·如何正确上马BI项目? (1/18/2006)
·构筑企业级智能 优化企业的投资回报率 软件世界 许平 (1/18/2006)
·商业智能:你的企业够聪明吗? 中国计算机报 (1/6/2006)
·ERP的下一个浪潮BI,当SAP遇到SAS AMT 张哲 (1/4/2006)
查看更多CIO信息化管理相关文章: more
·推动遗留系统现代化革新的三种方式 Taylor Bornstein (3/27/2022)
·食品物流服务提供商Farm Trans借助Mendix解决方案构建高效欧洲供应链 Mendix (9/16/2021)
·EAM并不是ERP的子集 两者应有机结合 newmaker (6/25/2006)
·外包,究竟会提升还是削弱CIO的领导力呢? 陈念 谈冶祯 (6/25/2006)
·制造业电子商务需要量体裁衣 (6/23/2006)
·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价值评估模型 newmaker (6/22/2006)
·信息化项目管理如何扫清IT“盲区”? 新疆油田公司科技信息处 刘剑 (6/22/2006)
·企业上马信息系统 CIO怎么选咨询公司 (6/22/2006)
·企业信息化应用软件项目失败原因分析 newmaker (6/20/2006)
·中小企业信息化还是不要太有个性 newmaker (6/15/2006)
查看相关文章目录:
·ERP/制造业信息化展区 > CIO信息化管理展厅 > BI商业智能 > CIO信息化管理文章
文章点评 查看全部点评 投稿 进入贴吧


对 CIO信息化管理 有何见解?请到 CIO信息化管理论坛 畅所欲言吧!


网站简介 | 企业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English | Showsbee | 会员登录  
© 1999-2024 newmaker.com. 佳工机电网·嘉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