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工机电网 在线工博会 我的佳工网 手机版 English
关键字  
  选择展区 >>
您的位置: 首页 > 服务/培训/工业设计展区 > 商业服务展厅 > 产品库 > 技术论文 > 正文 产品库 会展 人才 帮助 | 注册 登录  
商业服务
 按行业筛选
 按产品筛选
查看本类全部文章
e展厅 服务项目 最新动态 技术文章 企业目录 资料下载 视频/样本 反馈/论坛
  技术应用 | 基础知识 | 外刊文摘 | 业内专家 | 文章点评 投稿 发表科技文章 
第三方物流:盘点2004 放眼2005
newmaker
欢迎访问e展厅
展厅
5
商业服务展厅
物流/速递/仓储, 维修, 工业清洁, 翻译, 报关, 展台设计制作,...
2004年,随着CEPA的实施和中国依据加入WTO的承诺全面开放物流市场的临近,中国的第三方物流犹如“山雨欲来风满楼”:客户需求日益增长,服务企业加速扩张,市场环境逐步改善;预示着2005年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将会出现全面、激烈的竞争局面。

一、第三方物流客户需求日益增长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第三方物流市场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据MORGAN STANLEY统计,中国由第三方物流处理的产品只占总体成品的16%,经第三方物流环节的工业原始生产资料只占总体的20%,中国的第三方物流只占总体物流业务的2%。而这一数字在美国为8%,在欧洲则为10%。因此,中国的第三方物流市场潜力巨大。2004年,中国货主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认知度进一步提高,客户需求日益增长,预计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将近800亿元,比上年增长20%以上。

(一)需求范围日益扩大

随着中国入世进程的深化,中国经济已开始全面介入世界经济的发展链,并日益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如今,中国正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由于“中国制造”不断提升的性价比,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采购中心。这一趋势强劲带动中国进出口业务和边境贸易的增长,2003年中国进出口总值达到8512亿美元,增长37.1%,2004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已突破1万亿美元。

由于从中国至西方国家的供应链通常由多个物流服务供应商所分割,很少实现协同化或一体化,物流成本劣势抵消了制造成本优势。因此,越来越多的跨国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专业服务商把目光转向中国国际物流市场,帮助中国企业管理日益复杂的供应链以节约时间和成本。如APLL在深圳盐田港附近设立物流中心为客户提供包括货源地(出口)管理、国际货运管理、目的地(进口)管理、国内货运管理和配送中心管理的一体化供应链服务模式,以响应客户对控制、灵活性和单点接触的需求。

与此同时,中国本土物流企业的服务也随着客户的市场延伸到国外。中远物流与由TCL集团控股的全球最大彩电企业TTE签署了涉及美洲、欧洲、亚洲和中国等地区的海外物流合作意向及协议。招商局物流与新加坡保世高公司签署了麦当劳玩具出口物流服务合作协议。

(二)服务内容不断创新

近年来,国外物流企业一直在引领中国第三方物流服务内容的创新,以满足跨国公司的物流需求。UPS供应链解决方案公司在广东、上海地区管理9万多平方米的仓库,向客户提供供应商管理、贸易直达、服务零配件物流(SPL)等服务;BAX为DELL等跨国企业提供供应商管理库存(VMI)服务;EXCL在北京建立星网工业园为NOKIA及其供应商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

随着客户供应链管理复杂性的提高,本土物流企业逐步涉足高价值物流服务领域。中远物流与北京吉普汽车签署了循环取货(MILK RUNS)物流服务协议,从天津地区扩展到上海及周边地区。中邮物流在为戴尔电脑提供物流服务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打印机、耗材等产品的物流服务,增加了实时订单处理、VMI、逆向物流等新的服务内容;同时,为东南汽车等提供服务零配件物流服务。中储与银企合作,积极推动仓单质押业务,目前的业务正在由静态质押向动态质押转变,规模不断扩大,而且许多仓库已成为多家银行的“定点融资仓库”,实现了物流业务向金融业务的延伸。

(三)合作关系逐步深化

2004年,又有一些国外物流企业随着其大客户进入中国。如5月间份,奔驰在德国的物流服务企业BLG集团来京为2005年在北京生产的奔驰轿车及在福州生产的面包车分别寻找零部件物流合作伙伴,并将在技术、管理、解决方案上给予全力支持。

这种客户与第三方物流的伙伴关系在中国越来越普遍。2004年,中远物流先后与海尔、长虹等签署了物流服务的战略合作协议,并成为悦达物流的第一大股东,为东风悦达起亚汽车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而形成全面合作关系。中邮物流公司与雅芳公司在逐年扩大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和代收货款等服务内容的基础上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今年又将合作延伸到联合开办专卖店等新领域。中海集团与宝钢集团签定了《战略合作协议》,合作涉及信息资源共享、建立长期的国际海上运输和国内江海运输合作、研究合作国际散货远洋运输、探讨和研究物流优化组合、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提升双方主业竞争力等多个方面。

二、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加速扩张

2004年,外资企业加紧在中国的谋划布局,港资企业借CEPA东风抢占市场先机,内资企业则通过对内重组、对外合作,努力提升能力;各类企业加速扩张,在巨大的市场蛋糕前跃跃欲试。

(一)外资企业

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外资物流企业在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物流市场即将全面开放之际,这些企业频频动作,通过投资布局、提升机构、宣传公关等方式,为占据市场有利位置未雨绸缪。

1.投资布局。由于外资企业主要关注国际物流市场,其投资大都集中在口岸城市,特别是机场、港口和保税区。德国SCHENKER继去年在北京首都机场设立面积达16500平方米的物流中心之后,今年又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设立面积达15000平方米的物流中心,可以处理的物品包括汽车、半导体、化学品和机械产品等。其目的是能够在中国提供与他们在世界其他地方一样的高质量物流服务。DHL与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签署合作意向书,将在保税物流园区内兴建15000平方米的物流中心,而此前DHL已在外高桥自由贸易区内拥有11000平方米的物流中心。DHL的母公司德国邮政董事会已决定,在近5年内将再向中国投资2.15亿欧元,扩大和完善在中国的4个口岸作业中心,增设14家分公司,新建3个快递物流中心和16个战略备件中心。

2.提升机构。瑞士KUEHNE & NAGEL已获得在华从事物流业务的全部许可,并且在上海启动了首家自营仓库,其它仓储和配送基地也将陆续建立。他们认为中方合作伙伴未能为他们在华业务带来更多的客户,自认为在华独自开展业务的条件已经成熟。因此,打算在明年底前结束与中方的合作关系,建立自己的独资企业。FedEx宣布在上海成立中国业务分区总部,并于下半年在华新增7个分公司,设在汕头、潮州、东莞和中山等地。TNT的中国区总部也正式从北京迁到上海,并计划在未来3到5年内对华增加2.5亿欧元的投资,用于增加物流设施和培训员工,使中国成为其欧洲之外的最大市场。

3.宣传公关。UPS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迈克·埃斯丘亮相央视《对话》节目,通过与中国物流行业的对话,昭示其全面进军中国市场的决心。联邦快递中国区总裁陈嘉良在上海东方卫视《头脑风暴》节目中与中邮物流、中铁联合物流的老总就“中外现代物流企业竞争与发展”展开讨论。2004年5月由国家发改委和美国商务部举办的“中美现代物流研讨会”上,UPS、FedEx积极呼吁中国政府开放航权。7月中美新航权协议签署后,UPS率先从美国交通部拿到授权,使其在上海浦东每周航班起降达60次。DHL推出“谁更了解亚太地区”的系列宣传计划,展示自己对亚太地区特别是对中国物流运作的深入了解。美国最大的零担货运企业YELLOW FREIGHT集团高层拜访中国交通部高层领导,介绍其在中国的投资计划。

(二)港资企业

运输物流服务是香港四个主要经济支柱之一,其四分之三的货运与中国内地贸易有关。随着香港制造业向珠三角洲转移,许多货运和物流提供商也向北跟进;CEPA实施后,香港物流企业更是积极赴内地发展。

1.申请进入内地的物流企业众多。据统计,截至2004年8月31日,香港工贸署共收到香港服务提供者证明书申请528份,批准456份。其中,物流业在赴内地经营所需的香港服务提供者证明书、申请书中数量最多,高达256份,已经得到香港工贸署批准的为231份。这意味着,有近300家香港物流企业,即将抢夺庞大的内地市场。CEPA实施以来,香港投资者在广州注册申请的10个独资服务型企业中,有9个是物流公司,其中有3个已经开始运作。上海市外经贸委已将60家香港独资物流企业申请入沪的项目上报商务部,并有28家企业获得批准。

2.一些国外物流公司借助其在香港的子公司提前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美国BAX在广州设立的伯灵顿货运代理(广州)有限公司,是CEPA框架下第一家中国政府批准成立的港商独资子公司。此前虽然BAX在上海、深圳、厦门等地设有办事处,提供VMI、实时库存控制等高增值物流服务,但因其在中国不具备业务运作的法人资质,在货物周转过程中只能通过代理商开据发票,而且无法跟客户签订相关协议,无法直接解决货物的安全和保险问题。日本MOL物流在香港的子公司也已经获香港特区政府承认为CEPA项目下之香港服务供应商,可以在中国设立全资附属的分公司,并已开始向中国政府提出在广州设立分公司的申请。日通公司也以香港法人的名义在丰田公司的广州工厂周边地区设立全资子公司,为汽车、家电、信息设备企业提供与零配件生产计划配套的JIT物流服务。

3.一些早期进入内地的港资物流企业也加快了扩张步伐。如嘉里物流将斥资3.8亿元人民币,分阶段收购内地物流服务供应商大通集团权益70%,以扩展并加强内地及大中华区的物流网络,使其在大中华区的业务更趋巩固。东方海外物流签署了一份租赁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13400平方米仓库的长期合同,并于7月份正式运行,提供出口集运、进口仓储及配送和多国集运等服务,成为其在中国各主要地区建立物流据点的重要构成。

(三)内资企业

面对外资与港资企业的大举进军,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处于劣势的内资物流企业充分发挥本土优势尤其是网络优势,通过资本运作、对外合作、能力提升等方式,积蓄力量,迎接挑战。

1.资本运作。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和中国货运航空公司3家共同投资组建了上海东方远航物流有限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12亿元,汇集了东航、中远两大集团的物流资源优势,拥有海关监管车辆上百辆,几十台GPS全球定位控制平台系统,并构建了信息技术应用平台,形成完备的航空货物地面代理,装卸、运输、中转、仓储、配送、快速通关等一体化服务能力,准备大力发展货物海空陆多式中转联运。中邮物流与中铁行包等公司共同出资2亿元于2004年初登记注册,组建了新时速运递公司,并于5月18日开行行邮专列,使中邮物流北方、南方和华东三大集散网连通,大大提升了邮政物流的网络运营能力,吸引了大批客户,促使中邮快货业务迅猛发展。宅急送聘请了美国安永国际会计事务所从事公司上市审计工作,JP摩根与台资倍利证券为其上市承销商,计划于2005年在港上市。

2.对外合作。中铁现代物流科技公司与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共同出资设立中铁伊通物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4亿日元,主要提供汽车和零部件的铁路和卡车运输与物流服务。中远物流与荷兰VOPAK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双方各持有50%的股份,将于2005年第一季度开业,主要提供化工领域的物流服务。招商局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与荷兰HUDIC货运服务公司建立了伙伴关系,双方可以彼此利用对方的信息、资源和网络把经济实用的中国工业品送到欧洲的消费者手中;而欧盟的高技术产品也可通过他们送到中国。中邮物流与澳大利亚邮政物流即将在上海合资成立赛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利用各自的运营能力共同为客户提供中澳之间的“一站式”国际物流服务。

3.能力提升。宝供物流通过进入宝洁等跨国企业产业链条,学习现代物流服务理念与运作方法,与客户业务一起成长;同时,又启动了上海等地的物流基地建设,以提高仓储服务能力。中邮物流通过承接戴尔、雅芳公司销售物流等具有标志性的一体化高端物流项目,带动了项目团队建设,完善了邮政物流体系,提高了信息系统水平,促进了中邮物流品牌与竞争能力的提升。2004年9月20日,中远物流首批在全系统公开选拔的8名赴英留学员工在英国驻华大使馆参加了毕业典礼,并接受了英国格兰菲尔德大学授予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硕士学位;为提高人员素质,中远物流每年将挑选优秀青年员工赴英国深造。

与此同时,第三方物流公司还积极改善信息系统,提升运营能力。中铁快运在南京兴建小件货物特快专递运输物流中心,并和HP惠普公司合作制定了中铁快运今后两三年信息化的发展规划,预计投资近两亿元;大田物流把管理总部从天津迁到了北京空港,以提升企业运作水平,增强对急需的物流专业人才的吸引力。中远物流和IBM合作完成了中远物流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开始打造融合现代通讯技术的信息系统。

三、第三方物流市场环境逐步改善

2004年,政府相关部门、行业组织及社会有关方面继续努力改善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环境,并在政策、措施等方面取得了突破。

(一)出台九部委文件
(二)治理公路超载与降低通行收费
(三)取消国际货代企业审批
(四)设立保税物流中心
(五)启用新版联运发票
(六)推出物流责任保险
(七)推进物流标准化、技术进步与人才培训

四、2005年展望

(一)市场潜力巨大

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对外的进一步开放和对内的进一步搞活,国内与国际流通领域都将会进一步活跃和繁荣,这将使物流需求更加旺盛;另一方面,国际物流企业的进入虽然加剧了竞争,但也刺激了我国物流行业整体服务手段和服务水平的提升,这也将吸引更多的企业愿意实行物流业务外包,为物流企业提供了更多发展的空间。预计2005年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继续保持20%以上的年增长率,市场竞争的焦点,将是为客户提供实时追踪、例外管理等信息流服务,加快客户资金周转、降低通关税费等资金流服务和一体化、国际化的供应链管理服务。

(二)物流企业整合

近年来,购并一直是物流业的主题。目前美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客户大约20%的供应链服务,但客户需求在服务地域和服务范围上不断增长,预计现有的物流企业五年后只有一半能独立发展,而企业生存的前提是资金、技术、网络覆盖和人员优势。预计2005年,国际物流巨头将发挥自身的资金、技术和人员优势,通过投资的扩大与机构的提升逐步向独资经营迈进,并根据需要购并本土中小物流企业,以加快在中国的网络布局。本土领先的物流企业将发挥自身网络与本土经验优势,加快改制、重组与资本运作的步伐,以壮大实力、提升技术与管理水平,与国际物流巨头抗衡。

(三)市场环境改善

Armstrong & Associates的《2004年中国物流报告》指出,中国物流业面临十大挑战:(1)基础设施落后,没有实现运输网络、IT、仓储和配送设施的整合;(2)政出多门、条块分割,阻碍了全国网络的形成;(3)与政府部门的关系、人情影响物流企业的运作;(4)第三方物流企业和工商企业从普通员工到管理层的物流培训都不够,对物流合理化产生的效益认识不足;(5)信息、通讯技术和基础设施在中心城市之外不可靠,缺乏IT标准,系统集成度低;(6)物流行业被大批质量不高的运输与仓储功能服务商所分割,难以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供应链管理服务需求;(7)因为道路收费等原因,中国的运输成本比日本、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地区和高出50%;(8)仓储设备简陋、管理水平低,货物破损、变质严重;(9)地区间的不平衡,导致东部与西部之间、中国与外国之间运输的返程空载;(10)国内贸易的地区封锁依然存在,货物跨省运输遭遇不合理收费。可以看出,中国的第三方物流市场环境有许多可改善之处。

预计2005年,有关部门将根据《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意见》精神,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采取必要的措施,为第三方物流发展营造更好的市场环境。

正是物流与资金流在各自属性上的不对称性才使得从事第三方以及第四方物流的企业更加需要研究和关注资本的属性和作用。为了提高使用资本的质量与效率,物流企业也可以通过科学合理地使用资本的多样属性来提升物流效率。(end)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投稿) (如果您是本文作者,请点击此处) (3/8/2005)
查看更多商业服务相关文章: more
·转型为航空物流企业真的有捷径吗? newmaker (1/5/2006)
·铁路物流未来发展的信息化之路 (3/1/2005)
·行业信息化:电子物流发展现状 newmaker (3/1/2005)
·信息化离物流小企业有点远 newmaker (2/21/2005)
·中国物流企业家谈“物流” newmaker (2/21/2005)
·求解洋物流合资中国方程式 newmaker (2/17/2005)
·中小企业的物流发展战略 (2/4/2005)
·用C-ERP构建新型物流配送系统 (1/27/2005)
·物流商的后盾 (1/20/2005)
·物流成本:让你赢得最后一桶金 (1/19/2005)
查看相关文章目录:
·服务/培训/工业设计展区 > 商业服务展厅 > 商业服务文章
文章点评 查看全部点评 投稿 进入贴吧


对 商业服务 有何见解?请到 商业服务论坛 畅所欲言吧!


网站简介 | 企业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English | Showsbee | 会员登录  
© 1999-2024 newmaker.com. 佳工机电网·嘉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