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服务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查看本类全部文章 |
| |
|
|
|
铁路物流未来发展的信息化之路 |
|
作者: |
|
今天,经济全球化使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这种竞争不仅仅是产品、价格和品牌层次上的竞争,更是客户与客户、供应链与供应链、知识与知识、管理与管理的竞争。谁掌握了这种竞争形态的变化并依靠信息技术对此作出迅速反应、建立实时的信息系统,谁就会在企业资金、生产、经营和客户响应方面领先一步,并最终赢得市场。
信息化作为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支点,基于互联网技术,实现信息共享,从而达到流程最优化和决策科学化。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去整合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及时为企业的战术层、战略层、决策层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可以使企业对市场需求作出迅速反应。同时,一个合理的、具有长远意义的决策,往往是在大量信息资料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对于运输企业而言,信息系统的建立可以为企业内部制定合理的决策提供强大的支持,从而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中铁行包公司始建之初,就把信息化作为公司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专业化管理、未来生存和发展的支点,作为实现供应链管理、提高效率、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他们进行积极探索,致力于建成标准统一、网络畅通、数据共享、资源整合、无缝连接、管理完善、安全运行的信息系统。
冲出信息孤岛信息系统的资源优势是网络优势,体现的是信息资源的共享性。
中铁行包公司在61个城市中设有68个营业部、3000个营业网点。行包信息管理条块分割,68个营业部有8个信息系统版本,信息编程、约定不统一,信息孤岛问题严重。由于行包数据上报系统传输信息滞后,致使公司不能及时掌控每天行包运量、收入,严重影响公司的经营管理。同时,行包信息系统的运营维护处于分散化、区域化的状态,维护成本逐年增加。更为严重的是,信息孤岛的现状,使行包公司与不少大客户失之交臂。
铁路站点、信息源点就是铁路的网络优势,是铁路的核心竞争力。对中铁行包公司来说,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实现从传统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变,信息化是一个重要的支撑点。现实中,行包公司的高效管理需要信息化,客户对货物信息的追踪更依赖信息化。
在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中,铁道部提出了"整合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建设网络化、统一化的信息系统,10年内完成覆盖全路的信息系统,实现铁路信息化建设质的飞跃"的要求。中铁行包公司紧紧围绕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确立了以满足客户和行包专业化运输管理为中心,利用现有资源,整合社会资源,用现代物流思想规范、构建公司产业链,明确符合市场要求的信息化建设导向。
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徐海锋响亮地提出,中铁行包公司信息化规划和建设,不是被动消极地适应客户和公司的需求,而是要彻底改变公司业务运作模式,彻底改变为客户服务的模式。公司各种业务信息系统不是对人工作业的简单模仿,而是革命性的变革,是对传统工作模式的流程再造。
中铁行包公司信息化建设十大原则应运而生:本着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统一软件、统一接口、集中采购、资源共享、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进行;信息化建设要满足"业务管理、客户服务、决策支持"三个层次需求;强化信息源点建设,基础信息采集齐全,信息传输及时、准确、完整、安全;构筑高起点、开放式的信息交换平台;系统界面统一规范,与外界系统具有安全畅通的接口;以公共数据通讯网络为基础,辅以专业的网络通道;采用开放式、标准化的体系结构;采用高可靠性安全手段,确保系统安全;强化业务流程规范统一,实现流程再造;体现以客户为中心,以人为本。
冲破传统束缚信息化作为一种世界性潮流,正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许多企业在选择物流服务供应商时,往往把有没有IT系统的支持作为合作的重要前提条件。信息技术已经逐步成为推动生产力进步的重要因素,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企业实力的重要标志。
作为一个致力于跻身现代物流行列的企业,中铁行包公司十分清楚,若要实现从运输向物流的转变,实现物流链中每个环节的清算、收入和信息的跟踪,没有信息化是行不通的。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信息系统的支持,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实现物流业务的网上跟踪和查询,网上交易和资源配置等,是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和对客户以及市场的快速反应的切入点。不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物流,就不是现代物流,铁路运输向现代物流的转变,需要信息化的彻底改造。
自我封闭,注定会失去市场。信息化建设,必须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走出铁路,走向社会、市场和客户。
中铁行包公司制定的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就是,建设一个覆盖全路所有行包受理站的计算机网络,实现铁路客运行包运输过程的全程追踪,为铁路行包运输提供决策支持,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实现"一站制票、信息共享、全程追踪、数据采集、数据交换",全面提高行包运输服务质量。
它的总体框架具有不同于TMIS、DMIS的5个系统:
信息采集系统:即铁路行包运营管理信息系统,用以实现公司基础数据采集完整、准确、及时、安全、可靠地自动化传输。
铁路内部信息交换平台:用以实现与铁道部清算、统计、收入、TMIS、DMIS等相关信息系统安全、可靠、实时的信息交换。
应用系统:即公司内部ERP系统,供公司各部门、各分公司使用,通过信息技术形成报表,为公司提供决策支持。
客户交换平台:建立立足于现代物流企业、整合社会资源的对外交换平台,提供供应链中行包全程信息服务;采取合作共赢的方式进行招标,确定开发单位;采用先进技术,打造全新的公司对外服务信息平台,实现与国际接轨,给客户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提升企业知名度和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网上订单、查询、信息交换、解决方案等服务。
CallCenter系统:提供查询、到货通知等信息服务。
冲刺创新突破创新不仅是企业的生命,也是信息化的生命力之所在。
为实现公司从节点式、人工管理向网络化、自动化高效管理的重大突破和跨越,行包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了三大创新。一是变分散式为集中式,仅这一项改变,预计就为公司节约3000万至4000万元的建设资金。二是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实现与客户的对接。原信息系统的网络通道采用铁道部内部生产网络,无法与客户对接。行包公司在信息建设中,网络通道采用了Internet/VPN(虚拟私有网络)方式,克服了系统建设周期长、通道租用费用高的缺点,不仅实现了与客户的对接,也节省了资金。三是变分散采购为集中采购,从信息设备的采购开始即纳入了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信息设备的管理按照"集中采购、统一品牌、统一技术标准,按岗位配置,分层级管理,综合考虑运营维护"的原则进行。
为确保行包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中铁行包公司贯彻铁道部专业运输公司发展思路,对生产业务流程进行调研,提出了全新的流程再造方案。流程再造以"方便客户、简化流程、注重实用、尊重部规、简单易用、统一标准"为原则,最终实现统一思想、统一流程、统一票证、统一编号、统一术语、统一规格、统一接口。
运输方案制定、基础数据源的全面采集和货物信息追踪,是行包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重点。这些功能是为了满足公司生产作业需要和客户需要而提供的,是过去铁路行包管理信息系统不具备的功能,这也是一个创新。
中铁行包公司还把信息安全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证,建设了覆盖公司所有业务领域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设立了信息安全应急处理预案,建立了基于VPN组网技术的技术防范体系。
实现全新打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是围绕着供应链,以信息为平台进行的资源整合活动。打造一个全新的、具有前瞻性的信息化系统是中铁行包公司不懈的追求。
2004年,中铁行包公司在强化基础信息化建设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组织研发并投产了行包数据上报系统、资源数据库系统、大客户信息系统、电话会议系统、电子邮箱系统;配合公司业务部门完成了行包业务流程再造工作,制定了规范统一的行包业务流程;完成了公司、分公司、营业部行包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及网络布线工程;拟定了铁路内部信息交换平台技术方案;启动了公司门户网站、视频会议系统建设;投产了行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保证了行邮专列对信息的需求。
到2005年10月,中铁行包公司将建成铁路行包管理信息系统,实现68个行包营业部联网运行、追踪行包信息,并实现以下目标:
建成行包物流信息交换平台,探索有偿信息服务方式。公司通过整合社会物流信息资源,建设铁路行包物流信息交换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探索有偿信息服务方式,为客户提供信息增值服务。
建成相关业务应用信息系统。公司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车辆管理信息系统、统计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网站系统,稳步推进公司的信息化建设,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加强信息人员培训工作,培养一支专业技术水准高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队伍。公司通过与专业化厂商的合作,进一步加大各级信息人员的培训力度;引入IT水平认证考试机制,提升信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铁路行包信息化建设的完成,对内将实现行包业务、中铁快运业务和行邮专列业务的生产作业、指挥调度、财务收入等信息化管理;对外将为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增值服务,实现行包运输全过程追踪,为铁路行包运输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全面提高行包运输的服务质量。(end)
|
|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投稿)
(如果您是本文作者,请点击此处)
(3/1/2005) |
对 商业服务 有何见解?请到 商业服务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