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办公自动化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查看本类全部文章 |
| |
|
|
|
协同用户如小白鼠 猜到开端猜不到结局 |
|
作者: 来源:支点网 |
|
最近又看到有协同厂家在搞永久免费版的体验活动,不禁为之叫好,同时也深有感触。
有个故事说:一只小白鼠给牧师打电话,询问自己的命运。牧师的回答让他欣喜不已,“明年,有一个年轻而美貌的姑娘会来了解你。”小白鼠高兴地跳了起来,“真的吗?是在门前的草坪上吗?”牧师长叹了一口气,“恐怕是在实验室里。”
在协同办公软件市场,大多数用户也和这只小白鼠一样,只能猜到开端,却永远也猜不到结局。在启动了金额巨大的项目后,却要面对软件应用性差、与设定的目标相距甚远的艰巨挑战,难以掌握自身的命运,最终发现自己成了厂商的实验品。
这个问题的症结,并不能怪罪于用户,他们和小白鼠一样,是完全无辜的。关键在于市场上的协同办公软件,很多产品并不能提供给用户体验,用户只能从材料中得到支零破碎的信息,或者从方案中得到完美景象的描述,进而做出了并不十分理性的购买决策。因此,相当于自己掏学费、自己担风险。
而对于事关全局的信息系统来说,失败的风险是巨大的,ERP系统的失败案例早有明鉴。有些是产品很好,但用不起来,有些则是对产品根本就不熟悉,归根结底,还是用户实际需求和产品体验不能够很好切合起来。快半拍则是在烧钱,慢半拍则整个项目都要报废。
广州标致汽车公司的案例可谓“快半拍”的一个典型。公司成立不久就开始着手MRPII项目的设备,1992年实施比利时MSG公司的MACH7财务系统,1993年实施零配件销售管理系统SMS,总投入在2000多万法郎。但是,投下巨额资金,网络的效益却与当初的宏图大略相去甚远。主系统十几个功能模块,已经启用的仅有非生产件的库存管理模块MHF,不到该软件内涵的十分之一,MACH7财务系统仅完成凭证录入、过帐、对帐、关帐等功能,报表只能用微机处理;PMS人事系统准确地说只是一个数据库,只有输入、修改、删除功能(没有查询),报表及各种统计均靠微机进行。一句话概括,广州标致是买了高射炮打蚊子。
而“慢半拍”也非常可怕,被称为为中国ERP第一案的北京三露厂与联想集成的官司,就暴露了产品体验不足的严重危害。1998年3月20日,双方签订了ERP合同:联想集成以“总承包”的身份负责包括软、硬件及咨询服务在内的MOVEX系统工程实施。合同签订之后,三露厂陆续付费,联想集成也派人进驻。但在接下来的实施阶段,出现了几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首先是Intentia软件产品汉化不彻底,操作界面和表单中有英文出现,致使员工难以使用;其次,是系统提供的后台报表和数据采集的方式不符合国内财务制度和需求习惯;第三,是软件实施商对软件不熟悉,没有按照软件厂商标准流程和实施方法论来实施,据一些当时参与实施的三露厂技术人员反映,由于联想集团的技术人员不熟悉产品,在参数的设置上出现错误,造成了一些表单无法正确生成。
之所以这些案例的意义深远,是由于不仅用户对产品不熟悉,而且实施的第三方亦是在拿着用户的钱“练手”,也难怪用户会把实施方告上法庭,谁也不愿意当了小白鼠,还要赞助实验费吧?如果用户在正式实施前,能对系统有一阶段的切身试用,相信也不会搞得如此悲惨。
时下协同概念火爆,但却是一个新生事物,技术还远不成熟,因为国内外任何一个厂商,包括ibm、oracle、微软,都不能以很低的成本、简易的实施实现不同数据、流程、系统之间真正的协同。虽然技术是在应用中成熟的,但是很多厂商以用户作为实验品,甚至蒙蔽客户,就造成了客户在项目实施和使用过程中的种种障碍。
所以协同厂家应该给用户先行检验的机会,全面体验产品的各项性能,如实用性、易用性、功能性、技术性、维护性等,让用户提前发现自己真正的需要,要做到什么程度的协同,并对系统有清楚、直观的认识,而不是上了系统后才发现真相,悔之晚矣。(end)
|
|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投稿)
(如果您是本文作者,请点击此处)
(11/3/2007) |
对 OA办公自动化 有何见解?请到 OA办公自动化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