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产品设计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查看本类全部文章 |
| |
|
|
|
试议工业设计教育 |
|
作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柳冠中 |
|
创意的商业化计划,并协助实施。从而整个社会都有创新的冲动。在中国,并不存在这样一个机制。当有一个好的设计的时候,找钱是设计者自己的事情,而且即使找到钱之后,他也很难把该设计推向市场以获得巨大的收益。对中国的设计者而言,风险过大,收益过小,导致整个社会的创新冲动受到抑制。另外,快速变动的社会也使得设计者不愿静下心来,好好琢磨设计的全过程,使之转化成为设计成果的商业化。
2.目前中国工业设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陷于科学与艺术之争
针对设计,长期以来都有科学和艺术之争。现实表现为工科与艺术院校之争。双方在争吵的过程中,逐渐融合了对方的观点,工科的院校在形式感上下了很大功夫,艺术院校的学生也在结构、工艺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这种融合是一种很好的趋势。但是,双方逐渐忘记了自己的立身之本。工科院校的学生做不出巧妙的结构,艺术院校的学生不能对自己的形态做出文化意义上的阐释。设计有她自身的内涵和外延,设计是发现、分析、判断和解决人类生存发展中的问题。当设计的目标系统确立时,就该实事求是地选择、组织、整合各种可能的方法和手段,科学手段和艺术手段都包含在内。设计是人类第三种智慧系统,其组成的要素含有科学和艺术。设计是人类为主动适应生存环境等外因系统从而进化形成的一个“新结构系统”,是重组生存结构的“创造”。
(2)缺乏研究资助机制
人们急切地获得回报,导致很少有资金有兴趣、有耐心支持一个没有可靠回报的研究项目。高校中所作的项目以横向课题居多,而且,这些横向课题的功利性极强,不愿意设计研究者在前期投入太多的精力和资金。但是要培养创造未来社会需要的设计者,针对目标的设计思维方式的训练、培养和对研究实践时间的宽容,对于研究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研究者需要比较从容地发现潜在问题、梳理研究思路,将社会发展与自己努力的方向结合,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慢工出细活”正是此之所谓。
另外,确实有一些企业希望与高校合作。但是企业的算盘往往与高校的算盘打不到一起去。企业组织竞赛,一是为了宣传,告知大众自己是重视设计的;另一方面是利用学生的大量方案充实自己的方案库。这对学生而言,往往起不到很好的作用。陷于竞赛亢奋的学生往往会产生十分强的落差,进而产生很强的挫败感;同时,竞赛与教育的目的毕竟是不同的。
(3)师资、设备的问题
由于学校的盲目扩招,学生规模急剧扩大,但师资队伍的培养以及教学设备的配置却捉襟见肘。教育机构仿造哈佛大学或麻省理工学院,投入巨资,遍地建大学城、配备实验大楼和设备就能出成果和人才吗?学校招聘的大量老师并不具有从事专业教学的能力,使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很多高校并不具备从事设计专业教学的基本设施,学生往往流于表面的形式感,而不能深入地探讨设计。
二、建议
设计者要正确认识设计,并掌握合适的设计思维方式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讨论一下如何认识设计、掌握正确的设计思维方式,以及如何根据当前社会的特点调整教育方式。
1.如何认识设计
对设计师而言,首先应该知道如何理解设计。“设计事理学”认为,设计一旦被囿于一种“物”的设计的话,就已经被这个物之约定俗成的概念束缚了设计师的创造力。在此基础上,设计应被认为是一种方法论,应提高到对“事”的角度来认识,这就是设计的定义。
“设计事理学”——人为事物的科学是研究不同的人(或同一人)在不同环境、条件、时间等因素下的需求,及由此影响人的使用状态、使用过程的特征。这个规律就是搜寻需求目标的限制因素以确立“目标系统”——实“事”;然后再选择造“物”的原理、材料、工艺、技术、设备、形态、色彩等内因——求“是”的研究。这个阶段是概念设计阶段,也是创造“新物种”的阶段。而且“设计事理学”以目标系统为核心的理论工具,把看似零乱的各种外部因素进行整合分析,以确定设计的目标和评价系统之所在。
2.设计思维方式的转变
设计思维实际上是围绕着“问题”来展开,所谓“问题”是指设计各要素交织在一起时,所产生的关系或矛盾。好的设计一定是“问题”的良好协调统一体。问题往往是通过现象与现象、现象与其外部因素的关系表现出来的。
研究“问题”的方法通常是通过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到联想——创造乃至在全过程中不断评价的解决问题的模式来构筑的。
每一个环节都有其目标和相应的方法,而环节与环节之间又是渐进的、循环的,其最终的目标就是要学会用“系统方式”来解决问题。学会在观察、分析、归纳、联想、创造和评价这个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积累实践经验,总结设计的规律。
观察是设计思维的第一步,不会观察就根本无法进行思维,因为你连“问题”都发现不了,那又将“思维”什么呢?
“分析”意在将“整体”的组成成分按原理、材料、结构、工艺、技术、工艺、形式等不同角度来观察。通常我们只将“物”本身去“分”开再归“类”,往往忽略了“物”之所以存在的“目的”,即“物”为何不被“自然”淘汰或被特定“人”在特定社会时代、环境等条件下所接受。被“观察”的信息应强调其存在“外部因素”,“分析”也必须将这些“外部因素”作为“分类”的范畴。“分”不是目的,“分”是为了认识“物”与所存在“外部因素”的关系和“物”的“内部因素”之间的关系,以便掌握“物”的本质和不同“物”之间的“共性”,从而“析”出每一“物”的“个性”和其“个性”存在的依据。
“归纳”还在于将具体而繁杂的问题进行分类,以析出“关系”,明确“目的”,为“重新整合关系”提供依据。尽管“分析”问题十分重要,但设计是为“解决”问题。“分析阶段”之目的是为了“析出”问题的“本质”,从而“归纳”出“实事求是”的“设计定位”以便解决问题。所谓“解决问题”是指提出“定位”有可能实施解决。“归纳”可以使我们的认识问题进一步地提高。如果说“分析”是为了由表及里、去粗取精,而“归纳”则是“去伪存真”,为“由此及彼”奠定基础。
“联想”是在“观察、分析、归纳”阶段中强调“外因”基础上,以“物”赖与存在的“自然和人为自然”的“关系”限制下,以形成一个“超以象外,得其圜中”的语境,能理解不相干的“物”在不同的分类角度中会有相同或相似的本质、目的,就能“举一反三”地领会“风马牛效应”的“莫名其妙”。
“创造”意在其既要创新还能实现。上述含义的“观察、分析、归纳、联想”始终贯穿了紧扣“目的”,研究实现“目的”的外因限制、理解“设计定位”是建立“目标系统”后的设计“评价系统”,也是选择、组织、整合、创造内因(原理、材料、结构、工艺技术)的依据。
“评价”不仅建立在紧紧围绕在对“物”的“观察、分析、”归纳“、”归纳“过程中,而且始终在研究“物”的“外部因素”限制下对“物”本身的影响。“师法造化”告诉我们“物竞天择”的道理。万物生存、繁衍都是因为它能“适应外部因素”或“改变内因”——“进化”以“适应”外部因素的“变化”。
有了正确的、符合自然规律、社会准则的价值观和客观、全面、系统的观察、分析、归纳方法——科学的思维方式当然能掌握“事物”的“本质”和“系统关系”,“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和“举一反三”的“联想、创造”方法也就因势利导了。基于“事理”的“评价系统”不仅成为“观察、分析、归纳”的出发点;还是“联想、创造”的评价依据。
3.教育方式的调整
当代社会关联度的增加就使得仅受过专业教育的人不可能单独完成问题的解决。但是,传统的知识教育不可能对新问题做出回答。于是,创造出新的知识以解决问题就成为了必需要做的事情。这是对知识形态进行“内部的重新构建”,使之适应新的条件。老师并不能给出问题的答案。老师在其中的作用是启发与诱导这些学生产生对问题的解决方案,而且解决方案也不可能有绝对的标准,只是有相对合理的答案。
另外,教会学生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也十分重要。因为人类社会的知识存量越来越大,人们又必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就需要团队共同面对复杂的问题。在设计团队中,合作与竞争并存。一个组织系统内个体间的差异构成了相互竞争的基础,而共存于一个系统内则为竞争提供了条件,同时竞争也使系统保持活力。所以在整个知识结构中,拥有与人共事的知识和能力至关重要,尤其现在的设计远非凭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
如今,国家提出“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和“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提出振兴文化创意产业,提出加大扶持服务业的力度,这对于工业设计而言,都是重大的好消息。希望工业设计界的同仁能够趁此东风,推动工业设计的同时,关注社会观念、产业机制和设计教育方法改革的进一步发展。(end)
|
|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投稿)
(如果您是本文作者,请点击此处)
(7/5/2007) |
对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 有何见解?请到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