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工机电网 在线工博会 我的佳工网 手机版 English
关键字  
  选择展区 >>
您的位置: 首页 > 服务/培训/工业设计展区 >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展厅 > 产品库 > 技术论文 > 正文 产品库 会展 人才 帮助 | 注册 登录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
 按行业筛选
 按产品筛选
查看本类全部文章
e展厅 服务项目 最新动态 技术文章 企业目录 资料下载 视频/样本 反馈/论坛
  技术应用 | 基础知识 | 外刊文摘 | 业内专家 | 文章点评 投稿 发表科技文章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趋势及理论分析
作者: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鸿亮
欢迎访问e展厅
展厅
6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展厅
专利/知识产权, 商标注册与保护, ...
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本文论述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新趋势:企业技术创新正在由单一发明人向群体发明发展;企业技术创新正在由单一技术向集约化发展;企业技术创新正在由单纯技术创新向整合科技、设计、制造、运营产业链,使技术成果直接变为生产力的方向发展;技术创新正在由单纯技术创新向与制度创新互动的方向发展。最后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理论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技术;创新;企业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进一步推进经济的发展。

我国技术创新近些年来发展模式正在改变。

一、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趋势

从古至今,无论国家繁荣、民族兴旺,无不与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相联系。创新经济学家熊彼特指出:“企业家的职责就是创新,创新的企业家才是真正的企业家。”创新精神使科学家硕果累累,使文学家流芳百世,使企业家日进斗金,使有志者成为国家栋梁。在科学迅猛发展的今天,企业家需要发扬创新精神,并付之行动,这是时代赋予的责任。

1.企业技术创新正在由单一发明人向群体发明发展

在19世纪以前,众所周知,瓦特发明了蒸气机,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等,在19世纪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技术创新正在由单一发明人向群体发明发展。

在2006年10~12月前200个申请的专利中,是单一发明人的约占40%,而且基本上属于配方、技术革新一类,但大型研究项目都是群体发明,从科技部863、973计划项目来看,100%是以课题组形式完成的。

我国每年产生秸秆7.2亿吨,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每年因焚烧秸杆形成重要污染源,在科技部863计划项目的实施中,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成功地进行了中试生物质直接脱氧合成燃料油,生物质转化率达80%,下一步将与企业合作进行生产性试验。

国家科研机构在传统体制下一直是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即科研院所主导型的技术创新。因其制度、管理、产权等诸多方面之影响,企业尚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创新主体;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大型国有企业因其资源禀赋优势,正在与科研院所一起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

到2010年,我国电厂烟气脱硫的市场规模可达3300亿元,通常用石膏来吸收二氧化硫,但若处置不当,会造成二次污染。山东鲁北化工首创了石膏制酸联产水泥工艺,被确认为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脱硫零排放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已经被列为资源综合利用重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宝钢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长期坚持技术创新,例如布袋除尘技术、水循环利用技术等都具有独创性。企业逐步加大了研究力度。

2.企业技术创新正在由单一技术向集约化发展

从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内在要求来看,单项技术的研发,因为缺乏与其它相关技术的衔接,很难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新兴产业,往往鉴定之时就是这项技术活动的终结之日,这就造成我国每年所取得的数万项科技成果,很多由于缺乏优化组合与集成,最终束之高阁,削弱了我国科技创新的基础。

集约化管理是现代企业集团提高效率与效益的基本取向。集约化的“集”就是指集合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等生产要素,进行统一配置,集约化的“约”是指在集中、统一配置生产要素的过程中,以节俭、约束、高效为价值取向,从而达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进而使企业集中核心力量,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

技术创新是缩小管理时空,增强应变能力,使集约化经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所在。技术创新的真正价值在于它创造了新的时空观念,创造了新的工作方式和新的经营规则,从而给集约化管理带来了新机会。

汽车产业涉及钢铁、塑料、信息、环保等许多领域,所以发展汽车产业会带动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仅以宝钢为例,其以“通过自主集成创新,引领冶金科技进步,支撑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为目标,以产销研一体化的模式推进汽车板的研发、生产和市场开拓。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宝钢的汽车板生产水平目前已处于国际汽车板制造企业的“第一方阵”,并通过相关认证,可以向生产高档汽车的世界各大著名汽车厂供货。2005年宝钢汽车板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1.6%,2006年达到了53.2%,打破了进口汽车板高价位垄断市场的被动局面。在宝钢,创新为实现节能、进而与世界顶级钢铁企业竞争提供了支撑;而节能降耗的硬指标为推进创新提供了硬约束,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支撑,宝钢发展之路将成为我国大型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3.企业技术创新正在由单纯技术创新向整合科技、设计、制造、运营产业链,使技术成果直接变为生产力的方向发展

传统的科技项目管理思维,是一种以过程为导向的思维方式。科技部863计划首先在科技管理的思维模式上进行改革,在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等领域推行动态产业联盟1的组织形式,使科研、设计、设备制造、运行从立项时就结合在一起,在项目验收时形成的科研成果变成了生产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在技术创新中具有体制和机制优势,其主体作用具有客观规律性。科技成果需要通过产业化和占有市场才能体现为竞争力。目前,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如果不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它们将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国家竞争力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需要。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产业化动态联盟是由城市污水处理企业牵头,而不是由科研单位牵头,目的是为了加速科学技术向产业化的发展进程。例如,氧化沟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由国祯环境保护公司牵头,分别与相关的设计、科研、制造的企业,在项目管理层面上,为实现城市污水处理产业化共同的目标,通过公司协议方式而结成了联合体;结盟的企业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实现优势互补,以真正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A2O、SBR、氧化沟三种治理污水模式的技术牵头单位在科技部项目负责部门指导下,还可以进行横向交流,探讨项目产业联盟管理的最佳模式。

动态产业联盟具有动态的特点,即联盟关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实现联盟的各个企业是通过“城市污水处理项目”而结合在一起的,不影响各企业从事其它业务活动,项目结束后是否坚持下去由企业自行决定。

动态联盟强调建立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双赢”新型关系,通过整合不同企业的核心能力,并从中选择最优,使联盟创造出“全能力”的“航空母舰”,达到单个企业创新达不到的突出效果。

4.技术创新正在由单纯技术创新向与制度创新互动的方向发展

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彼此相互支撑,缺一不可。技术创新的成果需要制度创新来保证。正如诺思在总结为什么中国没有进入工业革命时所指出的,中国之所以没有取得工业革命的成功,是因为中国没有保护专利的制度。由此可见,制度创新对保证技术创新的成果是十分重要的。

制度创新之所以能够推动经济增长就在于:一个效率较高的制度的建立,能够减少交易成本,减少个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的差异,激励人们从事生产活动,从而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实现经济增长。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制度创新是实现技术创新的保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密不可分、互相促动的。

2007年6月在科技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由产学研各相关单位组成的“新一代煤(能源)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联盟以企业为主体,利益共享;产业技术创新方向符合国家战略方向;通过契约保障技术创新的关系持续发展。这就是制度创新,必将加快我国煤化工产业的技术创新,和煤化工产业的整体发展。

技术创新使产出在相当范围内产生了规模递增,从而使建立更为复杂的经济组织形式如股份公司变得有利可图。作为规模经济的一个副产品,技术创新产生了工厂制度,也产生了形成当今城市工业社会的经济活动之聚集。

民营科技型企业以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为基本宗旨,企业拥有独立自主的决策权、择优录用的人事权、随市场变化的自主经营权、以及按贡献大小的分配权,实际上已经独立承担了自身稳定发展、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而且由于他们失去了对政府的依赖性,因此,民营科技型企业领导者的责任感较强,正是这种责任感又必然激励他们走技术创新的道路。

技术创新不仅能够提高制度安排改变的潜在利润,而且降低了整个社会的某些制度安排的运行成本。例如,电报、电话、计算机和卫星通讯工具等技术创新的发展,使搜寻、传递信息的成本大为降低。

二、企业技术创新理论初步分析

从目前国内技术创新理论研究涉及的范围看,我国技术创新研究基本上有三个角度,即经济学的、管理学的和技术哲学或者技术社会学的研究,技术创新的经济学研究和管理学研究构成国内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主流。近年来,尽管国内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国外相比,除技术创新政策、技术创新扩散等少数领域外,无论在理论研究的水平,还是在研究的领域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

1.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

“创新理论”的鼻祖——熊彼特在他的《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将技术创新概括为5种情况:引进新产品,即产品创新;引进新生产方法,即工艺创新;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即开发新资源;实现企业的新组织,即组织管理创新。此后,众多的专家、学者分别从各自的领域对技术创新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从不同的视角对技术创新的内涵作了描述。

羊群效应是指一些企业市场创新行为的一种常见现象。例如一个羊群,平时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冲右撞。如果一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争抢那里的青草,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它更好的青草。羊群效应一般出现在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而且该行业有一个领先者(领头羊)占据了主要的注意力,那么整个羊群就会不断模仿这个领头羊的一举一动,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它的羊也去哪里淘金。

羊群效应是一种减少研发和市场调研的策略,现在被广泛地应用在各个行业,称作复制原则,实际上是技术移植。羊群效应带来的是更多的盲目上马的项目和没有经过充分市场调研而导致的模糊的前景,甚至会分散一个公司的精力。正所谓,没有免费的午餐,把握好羊群效应带来的利弊才能做出正确决策。

我国钢铁企业的技术创新就符合羊群效应。

2.我国钢铁企业创新的历程验证了羊群效应

20世纪下半叶,世界钢铁工业的技术创新迅猛发展,完成了从吨位扩张到结构优化的战略转移,增强了其钢铁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了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的高级化。与此相比,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浪潮的推动下,我国钢铁工业开始通过技术创新,在技术上、经济上奋起追赶世界钢铁工业的先进指标,努力缩小差距,取得了长足进步。我国的钢铁企业——宝钢,就是领头羊,技术水平基本上与国际接轨,鞍钢等企业与其有一定的差距。宝钢的一些新技术,通过消化吸收逐步向鞍钢等企业转移,逐步提高了我国钢铁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1996年我国钢铁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一举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宝钢1999年产钢1667万吨,在世界排名中跻身前10位,鞍钢、首钢、武钢、本钢进入了世界钢铁50强。在产品品种质量方面,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就已能冶炼包括高温合金、精密合金在内的1000多个钢种,轧制和加工板、管、带、型、线、丝等4万多个规格的钢材。

目前,我国吨钢能耗比国际领先水平高出15%~20%。一些高附加值产品仍然依赖进口。尽管我国拥有非常先进的生产装备,但很多都是重复引进国外技术,中国钢铁产业如果不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和采取相应的对策,将进一步拉大与国外竞争对手的差距。

有鉴于此,科技部、财政部、国资委等部门积极探索建立新型产、学、研合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开发支撑我国钢铁产业持续发展的新技术。在政府部门引导下,由产、学、研有关方面组建了新型产学研合作组织。宝钢、鞍钢、武钢、首钢、唐钢、济钢6家大型钢铁集团和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大学以及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近日签署协议,组建“钢铁可循环流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解决钢铁行业面临的能源、资源、环境等巨大制约因素,保持我国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联盟的成立及其后续科研,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按我国年产钢3亿吨计算,采用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每年可向国家提供3亿吨优质钢材,还可形成2100亿千瓦时的发电能力,提供9000万吨水泥,并可以使吨钢能耗降到640公斤标煤以下,降低钢铁工业总能耗2700万吨标煤,节约水资源16.2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亿吨。

3.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理论还不成熟

我国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与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尚处于一种边缘理论的地位。目前国内技术创新理论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技术创新研究缺乏经济学、管理学等基础学科的理论支撑,理论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实践性,还未形成一套严谨的学术规范,在理论界面临学术认同危机。理论研究缺乏原始创新,相当一部分研究成果还停留在对国外学者提出的技术创新理论的阐述或验证阶段,有的打着理论创新的旗号,提出一些新名词,既缺乏理论依据又没有案例支持,对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等理论问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由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企业规模逐步扩大,急需建立针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体系,产生我国的技术创新理论已经指日可待。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21世纪我国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技的战略基点,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因此,科学技术的进步需要提升创新理论的研究水平,创新理论的研究需要大量的实践支持,经过实践的考验,才能上升为理论。

长期以来,科技投入低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大的症结所在,2005年,我国研发投入的增幅超过20%,2006年全年研发投入达136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

我国经济的发展正在拉动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的要求对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科技投入正是在为技术创新加油,可以说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正在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机遇期。

参考文献
[1]张敏.1360亿美元 中国研发投入06年有望首次超过日本.上海证券报,2006-12-05
[2]科技部.走集约化发展道路.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实现高新区跨越式可持续发展
[3]曹凤中.环保产业发展模式的突破.大连环保产业,2006年,(2)
[4]钢铁煤炭化工产业战略联盟成立.中国化工信息,2006,(23)
[5]格里·约翰逊等著.《公司战略教程》,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end)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投稿) (如果您是本文作者,请点击此处) (9/7/2007)
查看更多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相关文章: more
·知识产权与反垄断 (8/31/2007)
·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的制度建设 知识产权报 王瑞玲 (8/26/2007)
·“功能性限定特征”解释的思考 知识产权报 马晓亚 (8/26/2007)
·工业已经没有国界了吗?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吕政 (8/26/2007)
·经济学视野下的知识产权保护 (8/26/2007)
·海外专利并购七项注意 知识产权报 王晋刚 (8/26/2007)
·创新引领未来--关于知识产权、技术标准与自主品牌的思考 (8/26/2007)
·创新、自主与现实 (8/25/2007)
·大学技术转移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8/24/2007)
·主要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的经验及其启示 (8/22/2007)
查看相关文章目录:
·服务/培训/工业设计展区 >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展厅 >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文章
文章点评 查看全部点评 投稿 进入贴吧


对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 有何见解?请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论坛 畅所欲言吧!


网站简介 | 企业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English | Showsbee | 会员登录  
© 1999-2024 newmaker.com. 佳工机电网·嘉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