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工机电网 在线工博会 我的佳工网 手机版 English
关键字  
  选择展区 >>
您的位置: 首页 > 交通运输/海工装备展区 > 发动机展厅 > 产品库 > 技术论文 > 正文 产品库 会展 人才 帮助 | 注册 登录  
发动机
 按行业筛选
 按产品筛选
查看本类全部文章
e展厅 产品库 最新动态 技术文章 企业目录 资料下载 视频/样本 反馈/论坛
  技术应用 | 基础知识 | 外刊文摘 | 业内专家 | 文章点评 投稿 发表科技文章 
发动机高效节能与结构大精简(下集)
作者:
欢迎访问e展厅
展厅
1
发动机展厅
汽油发动机, 柴油机, 船用柴油机, 天然气发动机, 气缸及部件, ...
轿车<轻量化>与<1L 车>(大众研制百公里仅耗油1 升的汽车)的面世,展示了轿车清洁节能的发展。而不满足续驶里程的追求,有人尝试轿车在水上和空中的行驶,则出自摆脱困境和更加便捷的需求。但无论何种展示,轿车留给发动机的空间、重量会更小,却要求发动机有更高的升功率、热效率,及对各种燃料的适应性与极低的排放。实际上,这些要求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已经刻不容缓,问题关键是居高不下的成本与费用,并且结构的日趋复杂,已令当今技术频频面对产品返修的状况。为此,作为实现发动机要求的一个途径,本文继上期《发动机高效节能与结构大精简》原理、实验说明之后,需从原理结构上进一步说明。而<1L 车>,如果不是内燃机的极限,则意味着节能数量级的跨越,与理想清洁动力源的实现。





newmaker.com
图 1 全序发动机

1. 发动机热效率的潜力

发动机追求的扭矩(=PN×AO,即A、O 两点承担<反扭矩>的力PN ,见图2)来自活塞侧向力PN,扭矩的代价首先是工作条件差的<活塞气缸副>的摩擦损失,而曲柄连杆机构产生的<往复惯性力>则加剧了这一损失,使其成为发动机内耗(1/4 功率耗于自身运转)的根源之一。 内耗是得而复失的动力(Nm),其份额突显于发动机低负荷工况,成为汽车节能的瓶颈。全序发动机二冲程<新机制>换气效果优于四冲程,使汽油机升功率和扭矩提高一倍以上(与增压相比,增加了扭矩均匀性、降低了机械负荷和成本)的同时,首先挽回的是70-80%以上的内耗(见上期P1 第二、三段及P6 第一、二段),不仅额外增加有效功率(Ne)达18%以上,为提高发动机热效率(ηe)发掘了<低端潜力>;并且解决了发动机<低负荷燃油经济性差>的问题,为汽车节能节省资金和资源。

newmaker.com

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副,<活塞气缸副>和三个A、B、O<回转副>都是最简单可靠、至今无可替代的运动副。因此继上期解决内耗问题之后,<活塞气缸副>的节能挖潜,已接近内耗挖潜、提高发动机机械效率ηm 的极限,而更具潜力和难度的是,提高发动机的指示效率ηi。但只有充分提高了ηm ,ηi 的提高才更有意义(ηe =ηiηm)。

从微观层面解决二冲程换气问题(见上期P1 末段至P3 第四段)之中:①废气动能的充分利用,使<自由排气>直接过渡到<真空吸气>,换气的泵气损失由废气动能支付,成为解决内耗问题的环节之一。而<消除节流损失>可以不必取消节流意义在于,合理组织不同工况的燃烧,有利于稀燃的发展。并且,“节流”实质是<量调节>,不局限于节气门的办法。②<分层稀燃>更适合气体燃料。新气的<天然分层>(机理见上期P4)形成稳定的着火浓区,使<分层稀燃>无须兼顾<油气混合>与<分层稳定>,新气的时间空间可以专一用于<油气混合>,提高其微观均匀性(与之相比,<缸内直喷分层>存在,喷油及时点火导致一些高温点NOX的增加;以及燃油品质与喷油器寿命等问题),有利于稳定燃烧、扩大稀燃界限;避免怠速、起动使用浓混合气;对解决汽油机的循环波动、各缸工作不均匀(见上期P4 末段至P5 第一段)、不完全燃烧或缺火等,动力经济性的影响,及产生的CO、HC 排放,有重要作用。另外,适当的浓区在中,具有促进着火的先导作用,可以改善燃烧效率。③充沛的升功率(更小的发动机体积、重量)、稳定的着火浓区、油气混合的微观均匀性,是<分层稀燃>的同一基础。而<消除节流损失>可以不必取消“节流”,则使得以保持其<最佳空燃比>(α=52),并重新回到负荷的<量调节>,既避免了高负荷的爆震与低负荷α 过稀使燃烧过分推迟或中断,又可使过多变数的删繁就简,保持<高的燃烧效率>和<不产生NOX 的温度>(≦1100℃),并将这一精髓植入<分层稀燃>(权且称为<植入式稀燃>),即由火花塞点火控制燃烧起点,以浓区燃烧增温升压,引发全局燃烧。由此,压缩比可以适当降低,使发动机工作趋于平顺,减轻机械负荷。④“节流”导致增加缸内残余废气,根据<新机制>换气特点(见上期P1 末段至P3 第三段),废气粒子被科氏力强烈约束在排气窗口一侧,极少参与对(反向科氏力约束的)新气的稀释,从而也减少一个变数。而在压缩冲程科氏力等惯性力的作用下,使残余废气分布于活塞顶,及其周围缝隙,减少了HC、CO 的淬熄生成;加之无排气冲程活塞对缸壁HC 淬熄层剥离的原因,以及曲轴箱换气(见上期P5 第二段)解决了曲轴箱窜气导致的HC 排放;和上述“②”的原因,因此<新机制>的HC、CO 排放,有别于传统汽油机。⑤实际上,“节流”是针对活塞进气冲程固定的吸气容积;或二冲程扫气泵固有的吸气容积(如图1 实验样机),吸气量的限制。如果,二冲程扫气泵不是由发动机机械带动,而是“电控扫气泵”,则汽油机进气量的调控,即<量调节>就不需要节气门。但对<新机制>而言,由于自由排气造成缸内的真空(见上期P2 第一、二段),形成<以真空吸气为主的进气阶段>,为此,从高速、高负荷向中、低负荷或怠速过渡时,“节流”意味着“电控扫气泵”的制动减速过程(应回收能量、向蓄电池充电;或短时节气门辅助)。而低负荷因进气量的减少,将需要缸内残余废气量的相应补充,以满足<植入式稀燃>的压缩压力和温度要求。为此,可在排气一侧设置适当的“节流”控制单元(也有利于废气动能的利用)。⑥总之,废气动能的利用(见上期P2 第一段、P5 第四段)和稀燃,将成为<新机制>ηi 的<高端潜力>,加之上述ηe 的<低端潜力>,汽油机的ηe 有望超过45%,达到更高的热效率和极低的排放。

2. 支持<新机制>的机构源于曲柄连杆机构的演化

<新机制>的“代价”在于<结构精简>,而<结构精简>关键是继承传统发动机的优点,除了其(改革模式层出不穷的百年)高寿的必然性因素外,凝聚着无数劳动、智慧和财富的内燃机研究,是改革、继承与发展的源泉。

newmaker.com

上期通过图2、图4 曲柄连杆机构的演化,使得:①传统理想圆柱形活塞的往复运动变成行星运动,与转子发动机的三角活塞一样,公转加自转(并且可以无需内齿轮导向而更简单可靠),实现由活塞[11]、[12](对照图3、图5)直接推动曲轴[31]旋转。从而消除了往复惯性力;大幅减小了发动机的体积、重量。②气缸的灵活转动,解除了活塞的侧向约束,使发动机的<反扭矩>改由B、O 两点,即工作条件优良的滚动轴承来承担(即,曲轴轴承[29][30]为B 点轴承;气缸轴承[32a]为O 点轴承)

newmaker.com

newmaker.com

③以<气缸旋转>取代飞轮;两对双顶活塞[11]、[12](的重心分别位于其自转中心,即曲柄销轴心At和Au)的重量差,取代曲轴平衡重,实现运转的平衡。从而,去掉以尺寸、重量发挥作用的零件,为发动机<轻量化>扫除一个障碍。④气缸具有鼓风叶片形的散热片[56](见图7),借助<气缸旋转>实现风冷散热,省掉风扇、水箱、水泵等复杂的冷却装置,减少能耗和成本的同时,节省汽车的有限空间,并进一步减轻了汽车自重(详见上期P3 末段、P4 一、二、三段)。⑤作为唯一能够避开曲线滑动的<旋转活塞>(即本文所述的双顶活塞[11]、[12]),拥有最短的摩擦路径---直线;最短的密封阵线---圆,与最简单可靠的密封环(可靠在于,哪怕环对缸壁的<紧贴>行将消失,仍可由气缸压力自建环对缸壁的<压紧>。而成为传统发动机高寿的原因之一),并且“圆”和“直线”决定了气缸具有最小的面容比和最少的散热损失。总之<旋转活塞>所以能继承<传统活塞气缸副>,乃是得益于气缸的旋转。而气缸的旋转,由于滚动轴承[32a]的支承,摩擦损失最小(见上期P5 第五段)。另外,不论转速有多高,传统发动机活塞在上、下止点的速度是零;而全序发动机两个双顶活塞的重心(即自转中心;分别位于曲柄销轴心At、Au)各自围绕曲轴旋转中心B,作旋转运动(公转);活塞的往复运动仅仅是相对于旋转气缸的,其绝对运动是行星运动。而且,通过减轻双顶活塞的质量,可最大限度地减小曲柄销轴承[36t]、[36u]的负荷。⑥更主要的是,<气缸旋转>产生了发动机工作<新机制>,使<自由排气>直接过渡到<真空吸气>(其间,有可观的动能从热能中转化出来,引发废气动能的再利用),省去了<强制排气与吸气>两个作负功的冲程,和一整套气门机构。换气由传统<冲程气门式>改为<粒子有序化>(见上期P1 末段至P3 第四段),实现<排气彻底、进气充分、换气能耗由废气动能支付>,使发动机由<复杂结构、两转作功一次>高成本的耗能做法,改为<简单结构、一转作功一次>低成本的节能做法,既简化了结构、减小了体积、成本,又解决了内耗问题,使发动机升功率和扭矩提高一倍以上,而无需动用增压的办法。

newmaker.com
图7

3.支持<新机制>的<往复活塞转缸机构>

考虑到传统曲柄连杆机构,实际结构中存在的加工误差、运动间隙、活塞摆动及活塞销到曲轴的弹性变形(以下简称变形)和必要的动力分析等,图2、图4 的几何推演需要落实到实际结构。

3.1 图2<令OB 为固定构件>一对气缸、一对活塞的情况(图中仅以旋转的、并始终通过O 点的活塞中心线ZG,代表气缸的旋转;Z、G 分别代表双顶活塞的两个活塞顶),当机构运转到A、O 两点重合时,活塞可以不作往复运动(相对气缸而言。实际活塞是作行星运动,即以A 为中心的自转;和以B 为中心的公转),曲柄AB 滞留OB 线上,此时气缸连同活塞一起,以O 点为中心可以灵活转动,从而造成机构运动脱节。A、O 重合的位置即称<脱节点>。在实际结构中,由于活塞气缸之间存在运动间隙,可以使气缸在<脱节点>不转,而活塞能移动<一小段距离ΔS>(大约AB=16mm,ΔS=2mm),实际是A点在以B 为中心的圆周上的<一小段圆弧>,因与活塞行走的直线近似,可以导致机构卡死、错位。并且,在ΔS 以外,机构已经不能正常运转。

3.2 由于曲柄转角α 与气缸转角β 的关系是α=2β(中心角上的内接角),从而可以推知曲柄夹角∠AtBAu= 180°,图4 两对气缸、两对活塞的情况,两对气缸的夹角应是90°。显然,两对活塞的<脱节点>被相互抵消,因而图4 的机构可以灵活运转并被应用到上期所述图1 的实验样机(简称1 号样机)上,而称为<往复活塞转缸机构>,即支持<新机制>的机构。α=2β 还说明机构的传动关系,即通过活塞的传动,曲轴与气缸的旋转具有2:1 的传动比。显然,在两对气缸、两对活塞的<往复活塞转缸机构>上设置2:1的内齿轮传动,将属于<机构重叠>(详述于后)。 <往复活塞转缸机构>曲轴的曲柄半径r(=AB)虽然不大,但因气缸、曲轴同向旋转,力臂的衰减慢,α=180°时,力臂达到最大值r(同时有气缸力臂的最大值2r);活塞行程S=4r,曲轴转360°完成一个行程;气缸旋转体每转(β=360°)爆发4 次、即4 个气缸各作功一次;加之每次作功不再有进、排气冲程的动力负担,“飞轮”质量可以相应减小,但因兼任飞轮的气缸是铝合金铸造,故质量原本就不足,尚需在气缸旋转体结构的完善中予以解决,例如<起动发电—发动机一体化>中,加装电机转子的永久磁铁(见上期P6 第五段)。此外,因曲柄销在活塞销孔里的相对转速,比曲轴转速降低一半,从而有利于降低活塞销孔轴承[36t][36u]的摩擦损失。

3.3 图3、图5 可见,前、后轴承座[23a]、[23b]就是实际结构中的<固定构件OB>,并且实现了滚动轴承化,O 点轴承[32a]支承着气缸[13]的旋转;B 点轴承[29][30]支承着曲轴[31]的旋转,使发动机转动极为灵活,降低了摩擦损失(同样的作用,还有曲柄销与活塞销孔构成的对开式滚动轴承[36t]、[36u])。特别是,轴承[29]、[30]之间的跨度,保证了曲轴[31]具有必要的<抗弯刚度>(实际借助了机壳[1]的刚性),因而在1 号样机运转中(压缩比ε=8),怠速可以在200 转/分稳定运转,发动机加速非常灵敏,仅1/2 油门开度,转速即达4000 转/分。但是,只能限于空转,加载后转速即开始下滑(直至停车);卸载后转速回升。说明,曲轴只具备抗弯刚度是不够的,加载后曲轴的扭转变形显现出来,影响了机构运动的几何关系,导致干涉制动现象,成为结构需要改进的关键。

3.4 气缸的灵活转动不等于消除了活塞侧向力,首先是气缸取代飞轮,就存在交替改变方向的活塞侧向力。对图4<往复活塞转缸机构>的受力分析(条件:构件均视为刚体,排除变形因素),可以先放在图2<令OB 为固定构件>一对气缸、一对活塞的图中。 燃气压力P 由活塞顶Z,沿气缸中心线ZG 作用在曲柄销中心A(图中A1位置),产生垂直于曲柄A1B(=r,即曲柄半径)的切向分力Psinβ,对曲轴旋转中心B 形成扭矩MB=rPsinβ推动<曲轴旋转>(式中也可将rsinβ 直接看做P 的力臂产生MB)。而<气缸旋转>的扭矩MO则是针对气缸旋转中心O;由垂直于力臂A1O的切向分力Ptanβ 产生。力臂A1O=2rcosβ,故MO=2rPcosβtanβ=2rPsinβ。受力分析在发动机转速恒定,不存在气缸的飞轮作用;以及不从气缸输出动力时,可以认为没有活塞侧向力。然而,当气缸转到A、O 重合(β=90°即所述<脱节点>)时,无论如何,都不存在活塞侧向力。此时活塞行程走了1/2,虽然P已有所下降,但力臂却达到最大值,MB=rP;MO=2rP 而且相对于气缸转角β,活塞行程最大,是P 作功效率最高的点;可以说,在A 经过O 的前、后,是<作功效率最高的区段>;也是<活塞侧向力可以忽略的区段>,这是机构的一个进步。需要理解的是,A、O重合时,力臂应是零(切向分力Ptanβ=∞),却变成2r,其原因在于力P 虽作用在,处于O 点的A 点上(比如图4 活塞U 的曲柄销中心Au与O 重合时),却通过支点B;由互成180°角的曲柄AuBAt的杠杆作用,传递到另一对活塞(T)的曲柄销中心(图4 的At点),由活塞T 产生侧向力,推动气缸旋转,故其力臂反而是A0O=2r。这就体现了两对气缸的互补作用,可以由“杠杆作用”直接从MB=rPsinβ 推导出MO =2rPsinβ。不仅A、O 重合时MO的力臂达到最大值2r,而且在O 前、后的力臂是接近于2r 的;加之A0前、后一段,活塞T 的行程走得很小,消耗的摩擦功少,故不失为<作功效率最高的区段>。这“区段”可以包括A 经过O 的前、后和A0前、后的20 几度,大约各为45°的范围。总之,在发动机的<反扭矩>改由B、O 两点,即工作条件优良的滚动轴承来承担之后,对<活塞气缸副>的节能挖潜,是大有成效的,即使从气缸输出动力,依然具有节能意义。气缸旋转体传递动力,不仅体现在飞轮作用上(因无进、排气冲程,飞轮质量已减小);还有废气动能的利用(见上期P5 第四段);<起动发电-发动机一体化>(见上期P6 第五段),特别是汽车采用电驱动,发动机只发电、不输出动力的情况,能耗更低,此时动力输出端(包括图5 小齿轮[33])可以取消;如能实现“电控扫气泵”,则发动机占用空间更小更紧凑。

3.5 机构演化使曲柄连杆机构运动链,由<开放式>AB、OB 的尺寸相对可有较大变化空间,变成<封闭式>AB=OB,使得在实际结构中只能采取AB=OB 的误差,比活塞气缸的<间隙>误差至少小一个数量级的办法,确保机构灵活转动。这样做首先可以确定精度。相比之下,AB、OB 绝对相等不是关键,其实际意义在于活塞气缸的<间隙>,除了满足滑动配合的要求,还需容纳曲轴曲拐段(在图5 两轴承[30]之间),必然存在的<弯曲变形><扭转变形>的影响。即,如果是0.06mm 的<间隙>,则只允许活塞产生小于0.03mm的径向位移(轴向位移和角位移无影响)。可见,曲轴自身的刚性,主要是曲拐段<刚度>的重要。<刚度>与<间隙>的主、辅作用缺一不可。对照传统曲轴足够的曲柄断面,看图5的情况,显然1 号样机曲轴曲拐段的<刚度>,即使在发动机空转情况下,也未必达到要求(其<间隙>=0.06mm,因活塞、气缸材质都是铝合金,暖机后<间隙>不会变小)。解决办法除按原有结构思路发挥潜力外,新办法是从更为关键的轴颈直径与重叠度入手,即加大曲柄销At 、Au 的直径;取消滚动轴承[36t][36u]的“对开式”(详见上期P7)及其定位螺栓[41t]和[41u];使活塞销孔[39t][39u]扩大,其底线是,活塞杆[11g][12g]所剩连结处的断面(位于[40])面积,分别等于被取消的螺栓[41t]、[41u]的截面积(设计上可多留一些)。由此,增大曲拐段轴颈直径的同时;轴颈之间(At 与Au、Au 与B)获得可观的重叠度Ctu、Cub,将以更高的倍数增大曲拐段的刚度,尤其与曲柄合并,作用更大,从而实现抵御<扭转变形>的刚度。

newmaker.com

图5a 是按新办法改进后的情况,至于结构的安装问题,应的轴颈,然后把滚子(d=4~5mm)一一塞入活塞销孔与曲柄销之间形成的滚道中,但最好将保持架分为3 段,连同滚子一并塞入滚道(为操作顺利,板可适当加温),最后装上挡圈[39td]和[39ud]。和1 号样机相同,安装的操作空间在曲轴箱[32c] (见图7)与气缸孔间;安装顺序是先T 后U,T 的活 塞杆在中间,是一块板[11g]和两个挡圈[39td];两边各一块板[12g],是U 的活塞杆,每块板只在外侧有挡圈[39ud];内侧依靠曲柄销端凸起的小挡边。需要说明的是,板不直接与活塞连接,而是有事先紧固在活塞[11t]、[12u]上(或双金属浇铸在活塞上)的钢质过渡件[11gt][12gu]与板连接,目的在于:①钢质过渡件用以增加活塞顶的强度,承担燃气爆发压力。②板与过渡件之间的定位、紧固,同样需在曲轴箱内操作,但如能在正式安装前,完成活塞销孔与气缸旋转中心O 达到<同心>的调节、或精加工,则可以避开<气缸中心线必须通过O 点>的严格要求。但两对气缸相互垂直;及At、B、Au 三点一线(简称<气缸垂直与三点一线>)的要求不能免。连同另一对<同心>,轴承座[23a][23b]上(见图5a)曲柄销与气缸轴承[32a]之间的<同心>,共为<往复活塞转缸机构>的三个基本要求,是AB=OB 的具体体现。同时发生在AB、OB 重合(即<脱节点>)的两对<同心>已在视频(见文后)中演示,不仅使模型制作极为简便,其原理延伸,对全序发动机研制、装配有参考作用。而所述<同心>实际是空间两轴线重合,其“调节”的基准O 不能单一看成轴承孔[32b](见图7),可以选用散热片凸台平面[55]和凸缘圆周[57](是和[32b]在一次装夹内,加工完成的),是更为可靠的测量基准;“三点一线”也是指空间三条轴线的关系,等等。③板与过渡件的结构形式可以减轻活塞组的重量,从而减小活塞销孔轴承[36t][36u]的离心力负荷。而板上打孔去重的办法,除了加强曲轴箱前、后空间的联通,有益于左右进气窗口的气流对称,更主要是使活塞组的重心位于曲柄销轴心;以及两对活塞相对于曲轴主轴B 的运转平衡。

总之,曲拐段轴颈的直径与重叠度的加大,不仅为发动机灵活运转,而且为稀燃所需较高的压缩比(ε),提供了曲轴刚度的保障;滚动轴承[36t][36u]由“对开式”改为整体板式套装的结构,使工艺大为简化,发动机造价更低,而结构更简单可靠。另外,轴颈间足够的重叠度,可以方便地在B-B 轴线上实现,一孔贯通曲轴上全部所有轴承的微量<强制定点润滑>(见后面“5.冷却与润滑”)。

需要指出,上述改进是在原有1 号样机,人为设置的<紧凑尺寸组合>上进行的,因此在发动机开发与优化设计中,空间应是宽裕的。

3.6 环槽里的间隙,决定了活塞环的运动区别于活塞的运动。与传统发动机活塞环惯性力的影响不同,在旋转气缸里,活塞环的惯性力是科氏力K(参考上期P1 末段),其方向(随活塞的往复,交替改变)在活塞侧向,使半个活塞环对缸壁的<压紧>力,被K加强的同时,另一半则被K 削弱;由于环上各点的K 在环平面的分力是平行走向;而活塞环的环背气压力(还有环的弹力)则是周圈的径向力,因此,“加强”(顺)、“削弱”(逆)突显在两侧半环的“拱顶”一带(顶点分别称顺点、逆点),而过渡地段K 的影响则是渐趋于(分界点的)零。从而,不像传统发动机(老式)活塞环惯性力造成整支活塞环“离座”浮起等现象;使环自身的弹力难以抵御惯性力的干扰。在使用老式活塞环(轴向高度b=2.4mm,径向厚度t=3.3 mm)的1 号样机转速达2000 r/min(气缸转速)时,活塞行程中点,K 在顺、逆两点的最大值,已经接近或超过活塞环对缸壁的<压紧>力;但样机转速达到4000 r/min 时,扫气泵输出端压力(可以代表曲轴箱压力;上期P2 末段至P3 首行)仍看不出活塞环漏气的迹象。一方面的原因,首先,老式活塞环不等于一定出问题,对于整支活塞环,K 在逆点一带小范围、短时间不足以对密封造成破坏;而在活塞环对气缸的相对速度为零,即K=O 的上、下止点附近,环对缸壁的<压紧>与<紧贴>都不受影响;加之<新机制>取消了进、排气两个冲程,避免了环背气压力的长时间缺失,因而活塞环基本处于<压紧>状态。但是,另一方面,考虑到1 号样机的试验毕竟有限,因此抵御K 对密封干扰的预案和深入研究、试验等都是必要的。为此,现有初步办法是:①传统发动机上已经生效的办法,即,减小环高b 以<减小环的质量>达到减小惯性力的目的;增大环厚t 以<增加环的弹力>;增加环侧间隙(ΔC)以<增加环背气压力>;<改善刮油效果>以减少环浮起(浮起另有气压力因素)等办法中,可以借鉴或选择。②在传统发动机上已提出的气环改用油环胀紧的办法,即依靠衬簧从环槽底面发力(即支撑力),增大环对缸壁的<紧贴>力;而使环厚t 无需增大,反可适度减小,以<减小环的质量>;特别是由<无支撑力>(即环自身弹力)改为<支撑力>,有利于抵御惯性力对密封的干扰;并延长活塞环的使用寿命。这种办法因曲轴箱换气取消油环,可以使<支撑力>适度增强,而原有活塞环总摩擦损失不会增加,反倒可以借助<支撑力>使活塞在气缸里“归中”,维持活塞周圈与全长均有<间隙>(甚至设计上可适当增加间隙值),这是双顶活塞的优势。尽管活塞依然频繁接触气缸,但会减轻活塞的摩擦,为减摩新技术的使用创造条件。另外,最好设法将衬簧与环槽底面相粘结(但不影响胀紧力),令衬簧的质量归属于活塞,使衬簧的运动基本属于活塞的行星运动,减少科氏惯性力K 的影响。③总之,以<减小环的质量>、增加环对缸壁<紧贴>力与<压紧>力为主;确保K 在发动机转速范围内,不影响密封为目的;依照传统发动机活塞环<简单可靠>的原则,全序发动机的活塞环“改进”,应该不会走得更远;更不至于使用轻质材料、及对K 采取反制等办法。

4.<内齿轮转缸机构>

图11 是1:2 的内齿轮传动,以大、小两个圆(直径2:1)内切,分别代表内齿轮和小齿轮的分度圆。则有,内齿轮转过β 角(如β=30°);小齿轮转过α 角(则α=),α=2β 的关系,与图2、图4 机构演化情况相同,只是无需<双顶活塞>ZG 沿气缸旳往复运动,来带动气缸、曲轴的旋转。换言之,图11 把通过O 点的直线看作是一对旋转气缸(例如图3 的[13t]或是[13u])的中心线,则β 就是气缸转角;如果把A 点看作为曲柄销中心、B 点为曲轴旋转中心,则α 就是曲柄转角。可见,<没有活塞气缸副参与>的图11<内齿轮转缸机构>也能完成曲柄销中心A 点在气缸中心线上的往复运动,即A0、A1、A2 经O(A3)点至A6 转360°完成一个冲程(气缸转了180°),周而复始,和在1 号样机一样。图11 也可以视为气缸、曲轴旋转的相位图。

newmaker.com
图11

<内齿轮转缸机构>用于图2 一对气缸、一对活塞的情况,可以消除3.1 所述机构运动在<脱节点>一带的传动问题。但因齿侧间隙对齿轮传动精度的影响,在另一运动区段,上、下止点一带活塞气缸副的传动精度可能相对较高,而取代内齿轮传动,使机构运动处于半重叠状态。为避免<机构重叠>,在图4 两对气缸、两对活塞的情况,加大活塞气缸的<间隙>;提高内齿轮传动精度、消除齿侧间隙的影响,令<活塞气缸副>退出机构传动,实行活塞只推动曲轴旋转;与气缸之间的作用力改由工作条件优良、富含滚动摩擦的内齿轮传动来承担(内齿轮啮合的重迭系数大,具有负荷能力大、运转平稳、噪音小等优点),从而把活塞气缸的摩擦局限于活塞环(如上所述,借用活塞环衬簧的胀力维持活塞在气缸里的<间隙>位置),最大限度地减少摩擦。为此,机构实际由曲轴一体的(位于曲拐段前、后的)两段小齿轮,分别与曲轴箱前、后的两个内齿轮(以其外圈法兰、螺钉和定位销,紧固安装在曲轴箱两端)啮合实现,从而实现动力由曲拐两端<并联输出>,使发动机具有从曲轴或气缸输出动力(后者是发电),更加节能而灵活的两种承载方式。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内齿轮的传动精度。一旦轮齿磨损、侧隙加大,一线之隔的<机构重叠>在所难免,<内齿轮转缸机构>对<活塞气缸副>的节能挖潜也随即告终。实际在三角活塞转子发动机上,只强调内齿轮的导向作用,避免或减少额外的负荷。鉴于<内齿轮转缸机构>存在往复活塞对气缸、曲轴更高的相位精度要求,即使不对齿轮副提出承载要求,因活塞推力并非恒定;发动机载荷、转速经常改变;加上气缸的飞轮作用等产生的惯性力矩,加大了齿轮副上的应力与磨损,轮齿间的线接触,远不能与<活塞气缸副>的面接触相比,因而齿轮副能否作为发动机机构的运动副,有待齿轮技术的支持。

由于<往复活塞转缸机构>改善了<活塞气缸副>的工作条件,而更突出了机构简单可靠的优点;摩擦的大幅减轻,使<活塞气缸副>所剩节能潜力的挖掘,可以留待减摩技术的发展。

5.冷却与润滑

在发动机的热平衡中,内耗因摩擦热,大部分被计入<传递给冷却介质的热量>。由于<新机制>的结构精简,摩擦副大幅削减;并且除<活塞气缸副>外,已全部滚动轴承化;摩擦损失最大的<活塞气缸副>也有了根本改变。更主要的是发动机的热效率,稀燃与HCCI 燃烧具有低的燃烧温度;和较多份额的热能转化成动力,从而降低了发动机的热负荷。加之<新机制>有可观的废气动能从热能中转化出来,也会减少废气余热对发动机的影响。为此,水冷加油冷的传统冷却方式,可以有所改观,而采用简单的风冷。上期P4 第四段所述,新气的<天然分层>因惯性力的支持,而趋于<缸内非均质化>。为避免汽油凝聚现象发生,要求新气在缸外达到最均质化的预混合;扫气泵前尽可能好的汽油雾化;进入气缸前尽可能充分蒸发混合。而汽油<充分蒸发混合>的条件是:①尽可能稀的空燃比(α);②必要的时间、空间;③气流扰动与适当的加温。其中,条件①决定了稀燃是全序发动机(实际是汽油机)的必由之路;而条件②、③经由扫气泵和曲轴箱换气过程得以较好解决(详见上期P4 末段),即便少量残存汽油雾滴进入气缸,也会以很高的加速度冲向(与相邻气缸)排气高温区相连的缸壁,被加热气化。而润滑油的引入是根据发动机负荷与转速,由计量泵控制,或雾化随新气进入扫气泵、曲轴箱。其中,汽油的挥发可加强新气对曲轴箱机件(轴承、活塞、曲轴、缸壁等)的冷却;润滑油的雾滴附着在机件表面起润滑作用。这种传统的<微量润滑>,随着润滑技术(和机件表面处理技术)的发展,润滑油对汽油的比例已经很小,且可参与燃烧、并起到减少污染的作用。曾被多数厂家放弃;曾采用二冲程发动机在燃油中掺入2-2.5%(容积比)机油的办法,润滑三角活塞与密封件的转子发动机,今已步入氢燃料汽车的行列。此外,抗摩剂、减摩涂层、乃至无需润滑剂运转的纳米涂层等新技术的不断产生与发展,终会推动发动机技术的突破与进展。但是,作为全序发动机的实验、设计、开发,则是立足于改善发动机的工作条件;并希望从简易办法入手,以最少的时间和代价,达到全序发动机验证的目的。进而通过试验开发,最终采用燃油与润滑油相互分离;计量泵排量微小、有输油管的<强制定点润滑>(即所谓的CCI 润滑)。这种二冲程发动机分离润滑方式,润滑油利用率高、用量少而纯净,故润滑效果好,而且避免了对汽油雾化蒸发的影响。由于润滑点相对集中,不像传统曲轴到连杆大、小端与活塞、缸壁那样大的空间跨度,从而实施难度小,效果会更好。

6.补充说明

newmaker.com

6.1 图5a 后轴承座[23b]的后视图如图12 所示,其中:①三根螺栓[35]用于内座[21b]与外座[22b]的定位、紧固,这三根螺栓呈正三角形分布,两根在上,以确保内座[21b]承担曲轴轴承[30]所受,来自气缸活塞的燃气爆发力,并刚好重叠于曲轴轴承[29]、[30]的两侧,形成立体交叉的分层布局,避免了安装的干涉。与此同时,形成充足流通截面的8 个进气孔道[37](即上期P4 末段第二行所称“总进气道”)贯穿后轴承座,与曲轴箱相通。曲轴主轴颈B-B 及所述三根螺栓、8 个进气孔道,均限制在气缸轴承[32a]的内滚道以内,从而充分利用了空间。如此“掏空”的轴承座,因为都是适当布局的圆孔,故不影响机械强度;工艺也简单。②为避免处于活塞下止点的气缸进气道[16a](见上期P3 图6)道口被遮盖,图5a 前、后轴承座的内座[21a]、[21b]的虚线以外部分;处于进气过程、道口经过的座体弧段,需切掉。③后轴承座轴承[29]的轴承孔留有一段空位[24]是扫气泵的安装定位止口;前轴承座法兰面上的凸沿[34]用于发动机动力输出轴的轴承座安装定位。

newmaker.com

继上期P4 第三段所述,前、后轴承座分别安装在机壳[1](见图3)的前后端中央(前端是机壳的端盖),在这两个轴承座周围的机壳上, 各布有六个扇形进风口[23j],并且扇形进风口之间的过桥断面[23g]呈导流叶片形(见图13 圆周剖面展开),以尽可能减少对进风口面积的占用;确保至关重要的强度和刚性。这强度和刚性是从图5a 曲轴轴承[29]、[30]的跨度产生的作用,一直延续到图1 机壳端面延伸的加强筋和散热片(在机壳端盖上)。

1 号样机的该<间隙>是0.06mm(活塞、气缸都是铝合金,气缸表面多孔镀铬,因而<间隙>在暖机后不会变小),在空转试车中效果良好,但还不等于完全容纳了曲轴<弯曲变形>的影响,加之尚未加入的曲轴<扭转变形>,显然,这种活塞气缸的常规<间隙>,难以实现机构运转的保障,而成为需要改进的原因之三。⑥最根本的保障还是曲轴自身的刚性,它决定着1 号样机的机构模式能否成立(只要<曲轴气缸之间>不传递或少传递动力,例如,铝气缸不足以作为飞轮的部分了惯量,可用离合器作补充)以及活塞气缸的<间隙>和压缩比的提高。

<内齿轮转缸机构>意义在于:①机构实际由曲轴一体的(曲拐前、后,B-B 轴线上的)两段小齿轮,分别于气缸曲轴箱前、后的两个内齿轮(以其外圈法兰、螺钉和定位销,紧固安装在曲轴箱两端)啮合实现的(详见本文图5a)。从而保证了曲轴[31]具有一定的<抗弯刚度>(实际借助了气缸[13]的刚性);并实现了发动机动力,由曲拐两端<并联输出>,确保了曲轴的承载能力看,成为发动机输出动力的双重保障,同时解决了传统的曲轴扭振问题,省掉了抗扭振结构,减少了内耗。②<活塞气缸副>退出机构传动,意味着加大活塞气缸的<间隙>。活塞只推动曲轴旋转,与气缸之间的作用力改由工作条件优良、富含滚动摩擦的<内齿轮传动>来承担(内齿轮啮合的重迭系数大,具有负荷能力大、运转平稳、噪音小、寿命长凳优点)。活塞环的质量很轻(详述于后),依靠薄片波状衬簧,从活塞环槽底面发力,保持环与缸壁贴紧。这种衬簧胀力大,能维持活塞在气缸里的<间隙>位置,减轻与缸壁的接触(接触限于排气窗口一侧,且活塞裙部有一定弹性,旨在维持活塞对排气窗口的滑阀作用。从上期P2 末段可知,曲轴箱与外界的压差很小)。由此,把活塞气缸的摩擦局限于活塞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摩擦。成为发动机输出动力的保障之三。③在发动机动力的<并联输出>中,输出端的内齿轮是<主动轮>,它把曲轴箱从后端内齿轮、曲轴一体的小齿轮传来的扭力,传给前端(即输出端)曲轴一体的小齿轮。可见,后端的<主动轮>是曲轴一体的小齿轮。传力时,前、后两对齿轮啮合的<齿侧间隙>,会分别按想要那个的方向闭合。但是,如果在发动机安装时(内齿轮外圈法兰的螺钉和定位销紧固时)就把相应的<齿侧间隙>靠上、闭合掉。“靠”的方向是,前端内齿轮与曲轴转向相同;后端内齿轮则相反。这样做的必要时消除<齿侧间隙>对既定活塞气缸<间隙>的干扰。如果考虑摩擦因素导致<齿侧间隙>加大(当然,轮齿表面需作耐磨处理),则“靠”应有适当的过盈,实际是对曲轴的<扭转预应力安装>,有益于气缸的飞轮作用。④曲轴一体的小齿轮位置靠近轴承[30],其参数与曲轴输出端小齿轮[33]相同,因齿轮的齿顶高超出B-B 轴径,因而安装轴承[30]时,需要先套上轴承的保持架,然后用润滑脂将轴承的全部滚子就位。最后和轴一起插入位于轴承座上轴承[30]的轴承圈。除非滚子数与齿轮的齿数相同,否则保持架需特制,或内径相应加大,或两半对开的结构。⑤内齿轮传动实现的功率输出,由于功率不经过<活塞气缸副>传递,因而有利于采用气缸输出动力的办法,即全序发动机的<起动发电-发动机一体化>,当发动机只发电、不输出动力,在汽车采用电驱动的情况下(见上期P6 第四段),机械损失最小,其功率输出轴(详见于第7 页)以及曲轴前端的小齿轮[33](见图5)都可以取消。加之电控扫气泵的实现,发动机占用的空间可以最小。只是上述消除<齿侧间隙>影响的办法可能需要改变。

看来,如能把曲轴箱前、后的内齿轮传动也纳入所述的CCI 润滑,问题会简单的多。但是由于齿轮有功率的传输,尽管只是发动机功率的1/2,也存在不可小视的散热问题。相应的办法是:①内齿轮外圈法兰随气缸旋转的风冷散热,即由曲轴箱导热分流一部分热量;②只要在恰当的位置开设进出气孔,内齿轮、小齿轮和轴承座体三者即可组成“内齿轮泵”,使一部分新气流经“内齿轮泵”起散热作用;③完备必要的密封后,变成内齿轮油泵与机外冷却油箱,进行机油循环,则是最终可靠办法。前两个办法只能用在短时间旳简易实验。此外,与齿轮[33]啮合的主轴内齿轮(详见第七页图)同样采用此办法,即可共用同一个冷却油箱。

发动机高效节能与结构大精简(上集)

最新内容,请见赫工网易博客地址:http://heee25.blog.163.com/blog/static/19532108120111118544643/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投稿) (如果您是本文作者,请点击此处) (6/22/2011)
查看更多发动机相关文章: more
·柴油机机体损坏的几种形式及修复方法 newmaker (6/22/2011)
·如何处理柴油机排气问题 newmaker (6/22/2011)
·天然气发动机高压共轨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许正伟 彭忆强 黎薇 (6/14/2011)
·喷油规律全可变的喷油系统 【德】Stegemann J Meyer S RSile T 范明强 译 (6/14/2011)
·基于AMESim的高压共轨喷油器的建模及分析 (6/13/2011)
·基于AMESim/Simulink的CNG发动机燃料喷射闭环控制研究 陈飞 孙仁云 陈友荣 (6/13/2011)
·CAD/CAM系统提高进、排气口加工效率 newmaker (5/28/2011)
·轿车曲轴的铸造工艺 (5/27/2011)
·汽车发动机生产中的深孔加工 (5/27/2011)
·柴油机故障原因分析 newmaker (5/16/2011)
查看相关文章目录:
·交通运输/海工装备展区 > 发动机展厅 > 发动机文章
文章点评 查看全部点评 投稿 进入贴吧


对 发动机 有何见解?请到 发动机论坛 畅所欲言吧!


网站简介 | 企业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English | Showsbee | 会员登录  
© 1999-2024 newmaker.com. 佳工机电网·嘉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