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信息化管理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查看本类全部文章 |
| |
|
|
|
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管理组合和两种工作层次 |
|
作者: |
|
伴随着十几年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历程,企业对信息系统的价值越来越认可,信息化工具、系统也成为很多企业内部工作的重要支撑手段。但很多企业,特别是信息化基础比较深厚的企业,在今天依然会遇到很多信息化问题,比如信息系统如何对决策进行支持?如何为高层、管理层提供及时有效的数据支持?信息化在原有的基础上如何进行扩展建设?…,这些问题从本质上讲并不是因为信息化建设的大方向出现了错误,或者建设的趋势发生了变化所导致,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可以理解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途径没有随着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步调整。
要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可以从信息系统分类的角度着眼,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信息系统根据在企业内部的应用,分成两大类:业务处理型和管控型。
所谓业务处理型系统,我们可以理解为对业务处理过程进行针对性支持的信息系统,能够为某项工作的完成提供有力的工具支撑。比如ERP系统,我们可以看作是典型的业务处理型系统,它能够对相关生产、采购等业务环节,基于某些功能模块提供很好的支持。
所谓管控型系统,我们可以理解为这些系统侧重于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汇总统计分析,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参考。比如BI系统,它是典型的管控型系统,基于对多种数据源数据的采集,通过相关的分析模型,为决策者提供决策参考数据。
结合这两种不同类型的信息系统,其在内部使用群体也不尽相同,同时各个群体对于不同系统的关注点也不同。这样,两种系统结合内部组织的三种层次:“高层”、“管理层”、“操作层”,我们可以构建一个2X3的矩阵。结合这个矩阵,我们可以把内部相关的信息系统所覆盖的组织范围分析清楚,同时在此基础上,可以把各个层次的群体对不同系统的关注重点也进行深入的细分。
从上图示例可以看出,有些信息系统虽然定位于业务处理型,但其覆盖的组织范围可以涵盖从“操作层”到“高层”。同样,定位于管控型的系统,比如内部的OA系统,可能也会对组织范围进行全覆盖。结合这个2X3矩阵,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出企业内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初始的信息化建设更多的定位于操作层的业务处理系统建设,在奠定了业务处理的基础后,会向高层、管理层的管控型系统演进。
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业务处理型系统更侧重于对关键、核心的业务进行有效支持,实现信息化手段对业务的支撑作用,在这个阶段,对数据信息的要求是及时、准确、有针对性,对相关功能模块的要求是能够很好的和实际工作过程结合,让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便捷。在进一步,当企业要求能够基于信息化手段为决策提供支持作用时,对信息化相关要素的要求就发生了变化,比如,对数据信息的要求会在以上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其全面、概括,对相关系统/功能模块的要求是集成、信息处理的顺畅等。
在进行业务处理系统建设中,首要的要做好对IT如何对业务支撑的分析,即信息化建设的第一个层次:业务支撑。伴随企业的发展,管理的复杂度越来越高,要求信息系统不但要能够实现业务处理的自动化,还要实现内部信息流的通畅,并且保证能够为高层、管理层的决策提供支持,这就出现了信息化建设的第二个层次:决策支持。
在业务支撑层次的信息化建设,首先要明确信息化如何支撑业务、支撑那些重点业务,只有明确了这些内容,才能够在信息化建设之初,进行针对性信息化规划,确定未来需要建设哪些信息系统,并明确它们如何对业务进行支撑,同时,在此基础上确定未来建设的重点和计划。对于决策支持层次的信息化建设,关键是要明确企业,特别是集团化企业的管控模式,不同的管控模式对信息系统的要求不一,只有如此,才能够说明如何基于有效的信息流抽取相关的决策信息,实现对决策的支持,从而能够对现有的系统进行进一步的建设指导,确定未来建设拓展的方向,同时,也明确在业务处理的基础上该新建哪些信息系统,从而实现对决策支持、规范管理等方面的要求。(end)
|
|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投稿)
(如果您是本文作者,请点击此处)
(5/12/2009) |
对 CIO信息化管理 有何见解?请到 CIO信息化管理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