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咨询与服务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查看本类全部文章 |
| |
|
|
|
精益研发:中国制造的下一突破口 |
|
作者: |
|
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可靠性提供支撑
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到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再到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和数据管理系统(PDM),在研发信息化领域,单纯从上述技术的普及和认知程度来看,中国制造企业与国际水平相差不大。但从综合应用水平和应用效果来看,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整体能力却有差距。
研发信息化的各项单元技术必须以研发高质量的产品为目标,进行资源和系统的整合。中国企业的研发信息化拐点已经到来,突破这一拐点,研发信息化将迈入一个新的境界,而企业的研发水平也将真正迈上一个台阶。如何才能突破这一拐点呢?3月26日在京召开的精益研发技术大会上,一个新方法被提出:精益研发技术。
你的产品能更贵些吗
专家认为,迈上研发信息化拐点,关键是解决三方面的问题:整合研发信息系统,消除信息孤岛,解决复杂产品的系统级协同研发问题;解决研发信息化水平提高与创新能力提高不对等的问题,提升企业在产品研发阶段的原始创新能力;从产品研发的源头控制和提升产品质量,从全局保证最终产品能达到设计指标,避免出现质量问题。迈上拐点后的研发模式就可以称为“精益研发”。
“所谓精益研发,是一种以精益为目标的研发方法,它集成了技术创新、协同仿真以及立体质量设计三大核心技术,实现产品质量跨越式的提升。”安世亚太总裁张国明说。
张国明指出,精益研发第一次系统地实现了以质量数据总线(QBUS)来整合各种产品质量信息(如几何信息、物理信息、系统可靠性等),把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充分关联起来,实现二者之间的精确映射,为企业提供一种企业级的产品数字化样机开发环境。实现了顶层牵引、系统表达的质量设计思路,让一个复杂产品的研发质量(所有技术指标),可以系统、清晰、稳定、动态、完整地掌握在设计者的手里,让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有了系统的保障,让产品创新有了质的飞跃和效率的提升。
“传统的产品工程策略中,要么牺牲产品的技术含量而追求成本最低,要么不惜增加成本而追求高技术含量,效果都不理想。精益研发策略则是在不显著增加产品成本的前提下,提高产品的品质和技术含量,从而提升产品附加值,达到增加竞争力的目的。采用这种策略,可以比同类产品卖得更贵却仍然会有人买,这就是高端产品。”安世亚太副总裁田锋说。设计是质量形成的源头
统计资料表明,产品质量的好坏,约60%~70%是由产品设计的质量所决定的。设计过程是产品质量形成的源头。设计过程的质量控制能力决定了产品的质量水平。产品的可靠性、寿命以及其性能水平、可用性、维修性、安全性、环境要求等都是在设计阶段确定的。
安世亚太技术副总裁徐劼勇博士认为,产品的加工工艺性水平也是由产品的系统设计、参数设计和容差设计决定的。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大量质量问题,都直接或间接与设计过程有关。如何有效地控制设计过程的质量,提高设计的水平和能力,提高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
“追求一个有竞争力、高效的设计靠什么?是靠精益的理念来实现,有了精益设计,就可以在设计过程的质量和成本之间取得一个平衡,对于一些没有必要的设计环节进行精简,对于设计中特别关键的环节又可以进一步优化和加强。这就是精益设计的意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工程师杨海成说。
张国明指出,现代质量管理的最终目标是“顾客满意”和型号产品万无一失,并且融合了六西格玛、立体质量管理等先进技术。其特点是不仅注重“点”(某个结果质量),更注重“线”(整个过程质量),“面”(多个过程质量)和“体”(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位一体的立体质量),从而系统地保证了产品或型号的功能和性能指标。
在精益研发中,专门有一个质量管理平台,它能在系统复杂、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研发过程中,更善于保证在规定的研发周期内,综合考量各个单项质量指标以及子流程的质量要求,系统地进行质量设计和立体质量管理,从而替代过去粗放的、单元的研发质量管理模式,达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不存在质量缺陷的目的。(end)
|
|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投稿)
(如果您是本文作者,请点击此处)
(10/24/2008) |
对 管理咨询与服务 有何见解?请到 管理咨询与服务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