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申请/商标注册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查看本类全部文章 |
| |
|
|
|
印度科技崛起的原因分析 |
|
newmaker |
|
近年来,印度的崛起受到了世界瞩目。英国最具影响力的智库之一——DEMOS公司最近对印度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印度在科技创新方面成功的因素。
1、大量的人才为创新提供了不竭的源泉
印度政府在创新中所起的作用并不突出,创新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国民。
印度拥有庞大的人才库。根据麦肯锡公司的数据,年轻印度大学毕业生(拥有7年或7年以下工作经历的人)的数量大约为1400万。这相当于中国的1.5倍,美国的2倍。印度每年有高达250万的信息技术、工程和生命科学等领域的毕业生,其中有65万研究生和4000-6000名博士生。
印度有229所大学和96所认证大学。这些大学为印度培养了大量的人才。特别是世界闻名的印度理工学院在印度的科技崛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某种角度看,印度理工学院营造出一种“知识炸药桶”的环境。
2、海归人士是印度科技创新的强大推动力
印度培养了大量的人才,特别是印度理工学院的毕业生,已成为跨国公司竞相争夺的对象。优秀人才在毕业后往往会到国外特别是美国继续深造或工作。印度的政策制定者们一度悲叹过印度作为贫穷的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才外流。然而,这些人才实际是被“储备”在海外,而不是完全失去了。散居在海外的印度人形成了一个遍布全世界的2千多万人的网络。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这种人才外流已经发生了逆转,印度迎来了一个归国潮。过去的人才外流反而变成了一个优势,这些从海外归来的、全球化的印度人既熟悉本国的文化和社会经济环境,又了解海外的文化和社会状况,掌握着先进的技术、领导和管理经验。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在印度和国外都有落脚点,他们与国外的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目前,越来越多的海归人士归国贡献他们的知识和才能。大多数一流研究所高层岗位上的科学家们都曾在国外学习和工作过。印度的海归人士已经成为印度社会和商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网络加强了印度与硅谷以及其他许多地方的联系。这种联系推动着印度创新和创业能力的提高。
3、更多研发热点地区的出现成为创新的催化剂
过去印度的科技成功仅限于班加罗尔、海德拉巴、孟买、新德里和钦奈等少数城市。这些城市又以班加罗尔最为引人注目。班加罗尔在印度新兴的知识经济中一直担任主角。印度科学院、塔塔基础研究所的国家生物科学中心和瓦哈拉尔·尼赫鲁先进科学研究中心都位于班加罗尔。
除班加罗尔外,海德拉巴、孟买、新德里和钦奈等城市也已经成为印度重要的研发中心。海德拉巴有大量IT培训机构和重要的政府研究机构,如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DNA指纹与诊断研究中心和印度化学技术研究所。新德里是印度一流教育机构的集中地,这里有131所学院、4所大学、7所认证大学和5个科学与工业研究委员会实验室。通过外包的信息技术服务和客户服务中心,新德里的卫星城一直在迅速发展,并吸引着更多的企业到那里去从事研发。钦奈的几个软件园和两个生物技术园区汇集着大量跨国研发中心以及印度汽车制造业的大部分,并且拥有一个理工学院和几个政府实验室。孟买产业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包括信息技术产业、制药业、工程技术以及“宝莱坞”领导的娱乐、电影和创意产业等。特别是孟买的资本优势,对企业家们最具吸引力。
上述城市作为研发中心的地位已为人们所公认。如今,一批“第二阵营城市”正在兴起,它们雄心勃勃,有望成为新的研发和创新热点地区。这些新兴的研发中心包括普纳、艾哈迈达巴德、加尔各答等。其中普纳是一个科研机构的集中地,它被称为“东方的牛津”,而且在2006年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全球商务最具发展前景地区排行榜中位居第三。像普纳等“第二阵营城市”的出现对原有的研发中心构成了重大挑战。而这种挑战有助于营造印度知识经济发展的良好的国内竞争氛围,为印度科技创新注入新的催化剂。
4、继信息技术的成功之后生物技术实力初显
印度信息技术领域的成功已经为人们所熟知。印度凭借人才优势,通过为发达国家提供服务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信息技术产业对印度GDP的贡献已从1999—2000年度的1.2%增长到2005—2006年度估计的4.8%。印度的软件和信息技术带动的服务在过去五年间年均增长率超过了28%。信息技术的成功彻底改变了欧洲和美国对印度的评价和印象。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印度对自身潜力的看法,正在培植着印度的科学自信。印度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成功对于吸引跨国研发中心和外籍印度人在印度投资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在印度确立了新的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其中又以生物技术为重点。过去10年,生物技术领域的研发投资已经从1987—1988年度的9600万美元增加到了2004—2005年度的3.58亿美元,其中,资金增加的部分重点支持的是生物制药,而非农业生物技术。
2004—2005年,印度的生物技术收入增加了37%,达到了11亿美元。国家生物技术发展战略制定了2010年将这一数字提高到50亿美元的目标。2005年3月,印度科学部长称赞生物技术是印度队的“最佳击球手”,并且认为生物技术可以成为有助于提供人们支付得起的卫生保健并减轻贫困的印度“下一个大获成功的实例”。2004年生物技术部发布了一项计划,要将印度变成“生物信息学的全球中心”。
5、私营部门的创新日趋活跃
私营部门创新对于任何知识经济体来说都是关键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印度一直是西方技术的接受者或者模仿者。印度的经济环境封闭导致印度企业信息闭塞,缺乏创新意识,甚至认为创新毫无必要。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例,该产业一直致力于为外国跨国公司提供服务,却很少有自己的创新产品和品牌,自主知识产权更是凤毛麟角。
1991年印度经济对外开放之后,印度私营部门的研发和创新越来越活跃了。面临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某些部门正在开始进行创新变革。制药业、汽车设计和部分信息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日益增加。制药部门在这方面的表现最为突出,越来越多的印度制药公司从生产普通药和为西方公司合同提供研究服务转向自主研制新药。2000年到2004年间,印度药物研发投入增长了三倍,从20亿印度卢比增至80亿。从2005年印度开始履行WTO约定起,印度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进一步得到提高了,相应地,对研发的投入和重视程度也更强了。
另外,由于风险资本和技术孵化中心越来越多,创新环境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这些有利条件也大大激励了私营部门的创新。自2000年以来,印度可利用的风险资本数额已经翻番,大量美国风险资本公司在印度都设立了常驻办公室。技术孵化中心在印度也已开始逐渐启动。美国和新加坡的海外印度人还支持大批技术孵化中心。这些中心的目标是孵化出能够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公司,而不是仅提供服务的公司。由于创新和创业环境的日益改善,新企业创建的障碍趋于减少,也激发了企业创新的动力。
近年来,印度出现了很多积极的发展势头。比如,风险资本市场开始发展,技术孵化中心逐渐增加。但仍有很多因素阻碍创新。
首先,印度的行政体系的存在着痼疾。印度素有“许可证王国”之称。繁琐的审批程序往往会令创业者举步维艰。尤其是初次创业者,贷款很难获得批准。官僚规定和冗长的审批程序也给企业创新带来了巨大挑战。其次,人口膨胀带来的就业压力、宗教纷争、军事冲突、地区不平衡等因素都会威胁到印度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些问题势必会对印度的创新和科技发展产生不利影响。(end)
|
|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投稿)
(如果您是本文作者,请点击此处)
(7/3/2007) |
对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 有何见解?请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