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源计划ERP
按行业筛选
请选择行业
----------------------
-全部行业
------------------
-机床与金属加工设备
-刀具/量具/夹具/磨具
-模具设计与制造
-塑料机械/橡胶机械
-通用机械/化工机械
-工程机械/建材机械
-交通运输/海工装备
-农业机械
-食品机械/烟草机械
-包装机械
-印刷机械/广告设备
-纺织机械
-木工/造纸/环保/医疗设备
-物流设备
-智能楼宇/安防设备
-炉窑/热处理设备
-五金工具
------------------
-工业自动化
-佳工激光网
-仪器/仪表/衡器
-电力设备
-电子/通讯/办公文具
-家电/照明/健康设备
------------------
-基础件/通用件
-标准件
-工业原材料
-电子元器件及材料
-包装材料
------------------
-CAD/CAM/PDM/PLM
-ERP/制造业信息化
-管理咨询/认证
-服务/培训/工业设计
按产品筛选
----------------------
-本行业全部文章
--------------------
-企业资源计划ERP
-OA办公自动化
-CIO信息化管理
-电脑/软件/周边产
-网络/安全/存储产
机电信息化
查看本类全部文章
严控成本 从ERP精准计算开始
newmaker
阿峰今天受邀为沃奇公司进行标准成本培训,忧喜交加:喜的是,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努力,ERP 的基本功能已经上线运行了;忧的是接下来要上的一些模块更为复杂,难度也较大,沃奇公司能否适应还不的而知,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试着来了。
标准成本是为与成本相关的诸如技术指标、作业指标、计划值等各项指标而设计的,将成本的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及核算功能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成本控制系统。其主要内容包括成本标准的制定、成本差异揭示及分析、成本差异的帐务处理三部分。
标准成本计算前五项准备
① 核对物料清单
对成本计算来说,物料清单决定了哪些材料将被计算进产品的成本,以及计算的顺序和材料的多少。对单层的物料清单来说,材料成本只是单纯的累加过程,比较简单。这里,阿峰着重讲述的是多层物料清单。物料清单的准确度一般应高于99%。
我们先看一下我们的产品结构,屏幕上显示的是我们公司的一个产品物料清单。
产品SA977004的物料清单
SA977004是沃奇公司生产的一套工具,由批头手柄(Bit driver)和批头组(Bit Group)组成;其中,批头组是半成品,由T10和T15两个批头组装而成。
对于这种多层的物料清单,ERP对成本计算是从下到上的,即最先计算最低层物料的成本(2层);然后逐步计算上一层次的物料(1层),计算过程中,包含了已经计算过的下层物料的成本。这一过程叫做成本上卷。
在ERP系统中,半成品“批头组”的成本计算后,会保存在ERP系统相关的单据里。通过成本上卷功能,我们就可以分析,每个生产层次的附加价值,如我们可以分析T10与T15组装成批头组后,价值增加了多少。
② 划分工作中心
ERP中,工作中心是一个比较抽象的重要组织结构,跟企业车间划分相似,但更加细分。如一条工作线、一个装配中心、一个车间,甚至一台机器都可以定义为一个工作中心。如高级排程、计划调度等,都会用到这个设置。而对于成本来说,它定义了相关成本的计算方法,是计算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的基础。如SA977004产品,可以定义为两个工作中心:一是组装T10与T15的组装中心,二是包装批头手柄和批头的包装中心。
③ 确定工艺路线。
工艺路线确定了生产一种产品所须的每一道工序以及执行这些工序的先后顺序。工艺路线中,还要指明哪道工序在哪个工作中心中执行,需要哪些材料以及工时等信息。
如产品SA97004的两道工序组成即可定义为:
工序10:组装批头组
工序20:包装批头
系统使用工作中心定义的计算方法和工艺路线中提供的标准值就可以计算标准的耗用量。
④ 成本中心作业
成本中心是ERP系统中,归集和控制成本的组织机构。任何一个工作中心,都必须明确的归属于一个成本中心。在实际工作中,一个或几个工作中心,可以对应一个成本中心,但在ERP系统中,为了便于计算和核对,只能一个工作中心对应一个成本中心。我们可以把成本中心想象成是一部机器,把材料、人工投入进去,生产出一种新的产品。投入与产出价值的差异,就是该成本中心的增值。
以组装工作中心为例,组装中心属成本中心CB01。该成本中心要投入材料T10和T15,投入人工,投入电费等相关费用;产出的是批头组。组装过程完成后,批头组的价值中不仅包括了投入的成本,还包括在此过程中增加的价值。
⑤ 物料基本信息
物料基本信息里,包含了管理物料所需的信息。对于成本来说,我们关注的是价格信息,在成本计算中所用到的材料价格相关的内容,都会在此取得。所以,这部分内容是成本计算成功的基础。一般们要求,在上成本模块前,物料基本信息记录的准确率必须保证在98%以上。
产品SA977004的标准成本计算
产品SA977004的通用标准成本计算
下面,阿峰以沃奇公司的产品SA977004为例,完成该产皮的标准成本计算。
SA977004的BOM如上所述,具体用量如下:
一套SA977004,需要用到零件:
批头手柄:2个
批头组: 1套
半成品批头组,需要用到零件:、
T10:10个
T15:15个
该产品的工艺路下如下:
工序10:组装批头组
作业101:组装准备 生产数量:1套 投入部件:T10 为10个,T15为15个
需要时间:1小时*人
作业102:组装 需要时间0.5小时*人
作业103:检验 需要时间0.1小时*人
工序20:包装批头
作业201:包装 需要时间0.5 小时*人 投入:批头组1套,批头手柄2个
查询物料基本信息,原材料基本价格如下:
批头手柄:4/个
T10: 1/个
T15: 1/个
企业定义两个工作中心和成本中心,具体设置如下:
其它成本的计算与人工费用计算原理相同,为便于说明,在此没做考虑。标准成本计算如下。
SA977004:总成本 8+29.3+1.5=38.8元
原材料:批头手柄 总成本 8元
原材料:2*4=8元
半成品:批头组 总共成本:29.3元
原材料成本:10*1+15*1=25元
生产准备成本(作业101):2.5*1=2.5元
组装成本:(作业102)0.5*3=1.5元
检验成本:(作业103)0.1*3=0.3元
包装成本(作业201):3*0.5=1.5
计件工资下的标准成本计算
以上计算并未考虑供热的计件工资,事实上在许多制造业的公司,都普遍采用了标准工资+计件制的办法。在这种情况下SA977004的标准成本计算如下:
在基本资料里,修改工作中心的资料:基本价格=月基本工资/月累计工作小时。
SA977004:总成本 8+29.3+1.5=38.8元
原材料:批头手柄 总成本 8元
原材料:2*4=8元
半成品:批头组 总共成本:29.3元
原材料成本:10*1+15*1=25元
生产准备成本(作业101):1*0.5+2*1=2.5元
组装成本:(作业102)0.5*1+1*1=1.5元
检验成本:(作业103)0.1*1+0.2*1=0.3元
包装成本(作业201):1*0.5+1*1=1.5
标准成本计算的四个注意事项
看大家听得比较轻松,阿峰也比较放松起来,看来有了以前的基础,现在沃奇公司ERP水平也随着应用逐渐提高起来。但他也知道标准成本的计算和控制对他们来说仍然是一个挑战,稍不小心,就有可能产生错误,应倍加注意。
① 标准成本流程计算出来的结果都会保存在标准成本模块中。以刚才SA977004产品为例,我们计算出来的半成品批头组和成品的成本,都会保存在数据库里,而不是查询一次,系统计算一次。这样做主要是因为标准成本运算比较复杂,会涉及到多个表,一个产品运算起来可能不用花多少时间,但随着产品的增多,运算时间就会越来越长。
因此,需要注意材料价格的变动,或者工时、单价的变动,并不会马上反映到标准成本中去。而是在价格或工时等元素有重大变化的情况下,重新运行标准流程作业,待系统稳定运行后,直接运行“标准成本作业”即可。
② 通过流程运行可知,标准成本的计算,不是财务一个部门的事情,而需要生产、采购、仓库等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才能把标准成本计算准确。各个部门相关的数据发生重大变化时,需注意及时通知财务部门,在系统中重新计算标准成本。
③ 如果发现标准成本计算有误,应注意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检查:
第一步,重新运行“标准成本作业”。标准成本计算有误可能因以上提到的一些基本信息改变后,没有及时运行“标准成本作业”所致,因此需首先重新运行“标准成本作业”来校验标准成本。运行后,如发现仍有错误,可进行下一步检查。
第二步,检查物料清单。物料清单的变更对标准成本运算的影响最大,因此,物料清单变更后,要保证及时运行“标准成本作业”,跟实际的BOM进行核对,确保最新BOM更改已经反映到系统中去。
第三步,检查物料的价格信息。物料的价格变化比较频繁,对标准成本的影响比较大。一般系统建议,计算标准成本的价格以上月末的价格为准,除非本月内价格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四步,检查其它信息。如工艺路线、工时单价、人工价格等信息,一般企业变化不是很频繁,所以,对标准成本的影响也不是很大,可以放在最后核对。
④ 注意计算标准成本的时机。在理想的状态下应该是在每次需要的时候,运行一次标准成本。但由于运算速度的关系,产品层次复杂或产品多的企业,运行一次标准成本,往往要2-3个小时时间,这样做显然得不偿失。一般情况下,建议运行此作业的最优时机为:月末或月初;新产品开发,投入生产后;基本信息有重大改变后。(end)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投稿 )
(如果您是本文作者,请点击此处 )
(6/28/2007)
对 企业资源计划ERP 有何见解?请到 企业资源计划ERP论坛 畅所欲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