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信息化管理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查看本类全部文章 |
| |
|
|
|
浅析装备信息化建设的几个标准问题 |
|
newmaker |
|
装备是为作战服务的。用什么标准衡量装备信息化建设成果,是和平时期装备信息化建设能否满足战时需要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为什么一些单位装备信息化建设中出现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应付日常情况可以,应付紧急情况不行的现象?根本原因恐怕还是抓装备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不高,用业务标准代替了战斗力标准。显然,有必要对装备信息化建设的信息化标准问题加以明确。
用战斗力的标准认识装备信息化。首先,装备信息化的目的不是演示而是作战,装备信息化建设的所有环节都要为作战目的服务。平时保证装备的作战性能和战时发挥装备的作战效能,永远是第一位的。其次,要挖掘装备的作战潜能。任何一种信息化装备定型后,其战术技术指标及作战性能都是确定了的。
通过科学管理,保持其战术技术指标,通过严格训练和保障,使其设计潜能得到最大释放,是使信息化装备的作战潜能转化为战场上的作战效能的关键。必须通过革新配套和训法用法改革,使装备的某些设计缺陷得到弥补,潜在优长得到扩张,最大限度地提升综合作战指标。
第三,要发挥装备的制胜效能。高性能的装备有利于掌握主动,普通装备也并非无所作为。装备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保证部队用好手中武器装备,扬长避短,立足现有条件打胜仗。不存幻想,不迷信对手,加快现有武器的信息化改造,就能够找到发挥自身优势、用现有装备战胜敌人的对策。
用战斗力的标准检验装备信息化。装备好不好,管不管用,能管多大用,只有到战场上方能定论。问题在于待到战场作出裁决时,一切都已无可挽回了。因此,必须在战前就有检验装备信息化建设效能的战斗力标准。
战斗力标准的核心点有三:一是动态标准。保持装备完好率、配套率仅仅是静态指标,装备最终要动起来,人装要结合,炮弹要出膛。动态标准才能更真实地反映装备战术技术指标的本质,才能更接近战时装备保障的实际。
二是系统标准。单台件装备、单项指标不足以反映装备全貌,必须成系统、成建制地看装备是否好用,系统是否配套,保障是否有力,一句话,看整体作战能力强不强。这里既涉及装备,也涉及人员,既有技术问题,也有战术问题。三是长远标准。检验装备信息化效能不看一时一域,而要看全面,看长远。
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短视行为,可能风光一时,但无法持久。衡量一支部队的装备信息化建设水平,在看到其现实能力的同时,还应看它的基础,看它的整体,特别是看它的发展潜力。
用战斗力的标准推进装备信息化。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保障就怎么搞,以战斗力标准牵引装备信息化建设是基本导向。在装备信息化建设中落实战斗力标准,一要抓好重点建设。尤其在任务重、时间紧、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更要依据任务进行重点建设,突出重要方向和新型主战信息化装备的保障,突出装备指挥建设、战役保障力量建设和战场预置建设,突出老装备信息化改造、新型装备形成作战保障能力、武器平台与指挥平台的信息化链接。
二要强化配套建设。单台件装备本身的资料、附件、工具等技术配套很重要,但更要重视逐级逐步抓好各类信息化装备的系统配套、作战装备和保障装备的配套,以及人装结合能力和用修能力的综合配套。三要注重成建制建设。
坚持成建制建设的思路和工作方法,逐步扩大现有装备信息化建设的规模,是实现装备信息化的必由之路。为确保部队能成建制地形成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必须成建制地组织装备的模拟化和实战化训练,使建制内的各种装备形成与作战需求相适应的整体保障能力。(end)
|
|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投稿)
(如果您是本文作者,请点击此处)
(4/13/2007) |
对 CIO信息化管理 有何见解?请到 CIO信息化管理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