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信息化管理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查看本类全部文章 |
| |
|
|
|
企业间电子商务回顾与发展 |
|
作者: |
|
千僖年是中国电子商务的第一个黄金时代,B2C,B2B的热潮冲卷了整个世界,从太平洋的彼岸一直波及到中国。B2C的8848、e国、当当一起充当的这支军队的主力前锋,而雅宝、e龙、携程等构成电子商务大军的边锋,压后的是那些默默的B2B 网站。但是后来的寒冬给先行者几乎是灭顶的打击。时至今天,电子商务已经摆脱了虚火,走上了盈利的正途,而且B2B的电子商务从默默无闻的后台正向人们走来,他们带来的是生产力的再一次革命。本系列调查报告,分别选取了GE、台朔、中钢等企业成功的B2B进行分析,让他们的基于供应链的B2B平台展现我们企业的眼前。通过学习借鉴国外成功B2B电子商务的经验,构筑我们与世界同步的电子商务战略。
在欧美等国,电子商务已不仅仅是个概念、而是人们生活的组成部分,是个人或企业处理及从事自己商务活动的常见方式。网上企业直接面向客户的电子商务(B2C)发展势头强劲,但企业间的商务活动更具潜力,具FORRESTER研究公司预测:B2B的商务活动将以三倍于B2C的 速度发展,这在某种意义上而反映了现实世界中存在的情形,即企业间的商务贸易额是消费者直接购买的10倍。
B2B电子商务模式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第一代只是提供产品或服务清单,其基本形态为网上静态信息发布,特点是单向信息,被动式接受信息,也就是所谓的静态Web Site。第二代通过电子商务使传统交易变成网上交易,与第一代的最大区别在于实现了Web Site的动态发布,双向信息,互动式传递。第三代是通过与 Internet相连,形成网络化的供应链,实现信息在整个供应链范围的共享,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各个企业都基于自身的特点及需要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自己的电子商务。
IBM公司的电子商务活动是从1996年起,着重于在营销和采购部门实行电子通讯并与生产、计划有机集成,仅一年的时间,库存周转加快了40%,产品销售增加30%,节省费用5000万美元。1999年底,有30%的采购是在网上完成的。2000年底,其80%的采购都将在网上进行,包括谈判、合同、支付等一切商务活动,全部在网上完成。
i2公司的Supply Chain技术是基于以最小的代价了解市场最细致的动态数据,通过定量,定性分析,而取得真实可靠的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生产排程,销售、到采购的电子商务活动。
销售机构与其产品批发商、零售商之间的业务协调,比如美钢联的固定客户已可通过互联网上查询资源,技术标准,合同,合同状态,生产计划、质保书、发票、账目清单等等。
公司日常运营活动,内部员工交流等。如SUN公司的内部信息活动全球网络化。
从交易的形式看,企业间的电子商务业务主要有2类:即企业自建网与中介服务网或间而有之。前者多为产业链长、业务伙伴多或自身专业性较强的大公司、跨国公司,如飞机、汽车、计算机、办公用品等产业的制造商、大型批发、零售企业等。主要用于公司自身业务和对供应商、销售商及客户的服务。
而中介网络公司,主要面向中小企业或大企业中某部分提供产品的采购、信息和销售方面的服务。比如E-steel ,iSteelAsia等就属此类型的专业网站公司。
从中介网络公司的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及方向来看,大致有以下几个阶段。即
e-Commerce 电子交易平台
e-Business 电子商务
intelligent e-Business 智能化电子商务
Intelligent e-marketplace 智能化电子交易集市
Garnter对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如下预测,从买卖双方对电子商务的复杂度、成本与商业价值为轴线,分成三个阶段。渠道链主的网络阶段,社区网络和最高的协同网络,整个电子商务越来越向提供供应链伙伴的卓越的商业沟通和创新业务交易模式方向发展,协同是电子商务发展的最高境界。而电子商务必将与供应链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在协同上达成融合。
一、电子商务网站的服务内容
(1)信息服务: 提供与钢铁业有关的市场动态、技术标准、经济信息以及包括Routers在内的市场指数信息。
(2)产品目录: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虚拟的商品陈列柜台,并能够灵活地根据客户的要求检索、排序。这是目前网络交易平台的基本功能。
(3)基于竞买、竞卖的交易平台服务
这种交易方式的基础是竟价,其基础是有限的采购对应更大的供应或有限的供应对应更大的采购力。互联网为这种贸易形式的采用提供了基础,这种形式为买卖双方提供了公平的增值空间。
(4)售前、售后服务
网络交易平台为传统客户服务提供了扩展空间,它既包括原先的服务内容,也可以提供更方便的买卖双方交互的渠道,提供更加灵活的合同全过程跟踪的手段。
(5)基于谈判方式的贸易服务
由于生产组织比较好的钢铁企业的销售是相对稳定的,期货合同的比重较大。而期货合同的交易过程是基于买卖双方不断谈判的基础上的。因此,提供基于谈判的贸易形式是十分必要的。
(6)相关服务业务的提供
相关业务主要指为主体贸易配套服务的金融、保险、运输等,目前各站点均以功能规划为主,如E-steel与First International Bank结成联盟,为贸易的买方提供相应的信贷。
(7)相关技术支持服务
提供基于XML或其他开发技术基础上的系统集成手段以及为交易方提供相应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二、电子商务网站的几种模式
(1)由企业集团联合发起,依靠资源和市场的优势建立的交易平台,如:Metalsite。
(2)采用中立的业务定位,吸引相关企业加盟,如:E-steel, iSteelAsia
(3)由信息技术公司发起的利用技术优势建立的交易网站,如:Tradematrix
但是,无论哪一种模式,作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网络公司都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中立性
中立性也意味着公正性,加入该交易网络的任何各方均有相同的机会得到相同的增值服务。但由于加入各方的产品质量,生产管理以及两者计算机的集成程度的不同,他们得到的回报也有所不同。
中立性的另一个重要的含义是网络公司中立于交易各方,网络公司不对交易本身的内容,以及交易引起的争端负责。
2)全球性
Internet的全球性决定了交易网络的全球性。针对全球性,各个网站在语言、产品标准方面都作了相应的考虑。但由于各国的交易模式的区别,全球化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E-steel与日本的合资公司,由于日本的销售渠道的特殊性,只能重新开发一套系统。
3)全面性
全面性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网络平台的功能规划应考虑到能够为参与交易的合方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金融,保险,运输,仓储等,其次,全面性还包括网络平台应具备采用开放的标准平台提供与参与各方的接口的功能,甚至具备为交易方提供业务管理系统的能力,因为只有当交易各方的计算机系统都通过网络平台连接起来,才能真正实现业务的全面自动化。当然,由于社会应用基础的差异,全面性只能分步实施。
三.电子商务相关问题
1.支 付
支付问题一直是电子商务(B-B)的瓶颈,不仅中国如此,在美国、香港也不例外。
支付的技术手段,买方、卖方的信用管理,风险评估等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支付的问题的解决主要依靠传统贸易手段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手段。而各个网站均有计划逐步推出与银行合作的买方信贷服务。
2、安全
在互联网上,计算机黑客竞争对手随时都可能透过国际互联网窃取企业的机密,所以需要阻止网上用户获取未经授权的信息,使其免受外来入侵。因此,如何安全地在Internet上访问和发布信息成为网络平台建设需要首要考虑的问题。
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安全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 网络安全性
* 数据安全性
* 交易安全性
* 系统安全性等,其中网络、数据和系统均有现成的技术支持,而交易的安全性则需要结合技术和应用系统的设计来解决。
3、应用平台
考核应用平台的主要指标:先进性;成熟性;安全性;可扩展性;标准性和开放性。
4、标准
信息的无歧义性是电子商务的基本要求。在商务伙伴之间交换电子数据采用的传统技术是有几十年历史的EDI技术,但传统EDI信息标准的最大缺点在于即使在EDI世界内部,仍然没有一个全球通用的标准。事实上,EDI运用缓慢的一个原因就是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但信息标准陷入制定几百个不同的、严格的、精细的类型定义当中。
虽然INTERENT有很多缺点,但运行的低成本对各种企业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但首要的任务就是建立一个广泛接受的信息交换标准格式。这样一个标准应当使B2B电子商务网站很容易被各种客户使用,并且可以方便地与企业内部的产品产进销存渠道融合到一起。
目前有两个非盈利组织在致力于建立这种标准。他们是Commerce Net和Rosetta Net,目的是制定一个适用于IT产品通过WEB技术在网络上实时进行企业级交易的电子商务标准。
5、认证
另个一个B2B电子商务中心的困难是用户身份认证,如贸易伙伴的彼此之间的认证或者金融中介机构的认证。和以前EDI使用的封闭的网络不同,EDI在数据存取控制、数据归档、数据恢复、网络使用、客户验证、信息发送以及安全性上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但这些在利用INTERNET作为信息和营销渠道时却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INTERNET的这种开放性使得参与交易的双方都迫切地需要确认对方的身份。
INTERNET上最典型的身份认证办法是交易双方和中介机构都事先从一个大家都信任的交易以外的被称为CA(Certificate Authority)的第三方机构获得自己的“数字签名”,而这种“数字签名”可以确保在网络上的身份的认定。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商务伙伴之间、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都可以通过这种“数字签名”来确认彼此的身份。同时通过一些立法,“数字签名”在法律上也具有不可抵赖性。(end)
|
|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投稿)
(如果您是本文作者,请点击此处)
(10/18/2004) |
对 CIO信息化管理 有何见解?请到 CIO信息化管理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