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压/冲压/轧制设备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查看本类全部文章 |
| |
|
|
|
如何挑选折弯机 |
|
newmaker |
|
预期的买主在付款之前,最好先从机器的最终用途、已知机器可能发生的挠变量、零件的弯曲半径等方面仔细考虑买什么。
您早就意识到公司应该考虑添置一台折弯机了,于是您有责任详细说明它的规格并推荐一种新机器。这个责任非同小可,一旦选择不当,您的生产成本就会攀升,折弯机也不能预期收回成本。因此,有几个因素须在决策时加以掂量。
工件
第一个值得考虑的重要事项是您要生产的零件,要点是购买一台能够完成加工任务而工作台最短、吨数最小的机器。
仔细考虑材料牌号以及最大加工厚度和长度。如果大部分工作是厚度16 gauge、最大长度10英尺的低碳钢,那么自由弯曲力不必大于50吨。不过,若是从事大量的有底凹模成形,也许应该考虑一台150吨位的机床。
好了,假定最厚的材料是1/4英寸,10英尺自由弯曲需要165吨,而有底凹模弯曲(校正弯曲)至少需要600吨。如果大部分工件是5英尺或更短一些,吨数差不多减半,从而大大降低购置成本。零件长度对确定新机器的规格是相当重要的。
挠变
您还要考虑这台机器可能发生的挠变。在相同的载荷下,10英尺机工作台和滑块出现的挠变是5英尺机的4倍。这就是说,较短的机器需要较少的垫片调整,就能生产出合格的零件。减少垫片调整又缩短了准备时间。
材料牌号也是一个关键因素。与低碳钢相比,不锈钢需要的载荷通常增加50%左右,而大多数牌号的软铝减少50%左右。您随时可以从折弯机厂商那里得到机器的吨数表,该表显示在不同厚度、不同材料下每英尺长度所需要的吨数估算。
零件的弯曲半径
接着,须着眼于零件的弯曲半径。
采用自由弯曲时,弯曲半径为凹模开口距的0.156倍。 在自由弯曲过程中,凹模开口距应是金属材料厚度的8倍。例如,使用1/2英寸的开口距成形16 gauge低碳钢时,零件的弯曲半径约0.078英寸。若弯曲半径差不多小到材料厚度,须进行有底凹模成形。不过,有底凹模成形所需的压力比自由弯曲大4倍左右。
如果弯曲半径小于材料厚度,须采用前端圆角半径小于材料厚度的凸模,并求助于压印弯曲法。这样,就需要10倍于自由弯曲的压力。
就自由弯曲而言,凸模和凹模按85°或小于85°加工(小点儿为好)。采用这组模具时,注意凸模与凹模在冲程底端的空隙,以及足以补偿回弹而使材料保持90°左右的过度弯曲。
通常,自由弯曲模在新折弯机上产生的回弹角≤2°,弯曲半径等于凹模开口距的0.156 倍。
对于有底凹模弯曲,模具角度一般为86 ~ 90°。在行程的底端,凸凹模之间应有一个略大于材料厚度的间隙。成形角度得以改善,因为有底凹模弯曲的吨数较大(约为自由弯曲的4倍),减小了弯曲半径范围内通常引起回弹的应力。
压印弯曲与有底凹模弯曲相同,只不过把凸模的前端加工成了需要的弯曲半径,而且冲程底端的凸凹模间隙小于材料厚度。由于施加足够的压力(大约是自由弯曲的10倍)迫使凸模前端接触材料,基本上避免了回弹。
为了选择最低的吨数规格,最好为大于材料厚度的弯曲半径作打算,并尽可能地采用自由弯曲法。弯曲半径较大时,常常不影响成件的质量及其今后的使用。
精度
弯曲精度要求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因素,正是这个因素,决定了您需要考虑一台CNC折弯机还是手控折弯机。如果弯曲精度要求±1°而且不能变,您必须着眼于CNC机。
CNC折弯机滑块重复精度是±0.0004英寸,成形精确的角度须采用这样的精度和良好的模具。手控折弯机滑块重复精度为±0.002英寸,而且在采用合适的模具的条件下一般会产生±2~3°的偏差。此外,CNC折弯机为快速装模作好准备,当您需要弯制许多小批量零件时,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考虑理由。
模具
即使您有满架子的模具,勿以为这些模具适合于新买的机器。必须检查每件模具的磨损,方法是测量凸模前端至台肩的长度和凹模台肩之间的长度。
对于常规模具,每英尺偏差应在±0.001英寸左右,而且总长度偏差不大于±0.005英寸。至于精磨模具,每英尺精度应该是±0.0004英寸,总精度不得大于±0.002 英寸。最好把精磨模具用于CNC 折弯机,常规模具用于手动折弯机。
确实,我们常常犯了只买新的折弯机而不买与之配套的合适模具的错误。
弯曲件边长
人们经常忽视的一个因素是材料在折弯机前的弯曲边长。
假设沿着一张5×10英尺的10-gauge低碳钢板弯曲90°,折弯机大概必须额外施加7.5吨压力把钢板顶起来,而操作者必须为280磅重的直边下落作好准备。制造该零件可能需要好几个身强力壮的工人甚至一台起重机。折弯机操作者经常需要弯制长边零件,却意识不到他们的工作有多么费劲。
现在有一种托料装置适合于从事这种工作的车间,这种装置可以根据新老机器的需要加以改进。利用该装置,成形长边零件只需一人操作。(end)
|
|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投稿)
(5/8/2006) |
对 锻压/冲压/轧制设备 有何见解?请到 锻压/冲压/轧制设备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