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M/PLM/CAPP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查看本类全部文章 |
| |
|
|
|
开放的体系结构与企业的个性化需求 |
|
作者:北京清软英泰公司 刘英博 耿坤瑛 李博 |
|
前言
企业的信息化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软件开发商和企业不断配合,进行着艰苦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力图找到最有效的方法满足企业不断变化着的需要,然而,企业本身的管理业务是复杂多变的,即使生产同样产品的企业也会存在着管理上的种种差异,所以,为了更好地满足这些管理差异引起的需求,软件开发商提出进行个性化定制的口号,但是,长久以来,个性化需求的满足却总是以高昂的费用为代价的。软件开发商应该通过什么样的办法去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呢?
我们先来看看传统的开发和部署的模式,传统的开发部署可以用八个字概括:集中开发,统一部署,如图表 1集中开发统一部署示意图所示,开发人员绝大部分留在总部,系统的现场安装,培训主要由实施人员完成,如果现场提出新的个性化需求,企业用户则通过实施人员将这些需求传达给总部的开发人员,然后由总部的开发人员针对企业需求进行修改并且将修改以后的版本带到企业的现场重新部署。
图1 集中开发统一部署示意图 传统开发模式带来的问题
集中开发,统一部署的传统开发模式满足了早期的任务单一的信息系统开发的要求,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系统本身规模不断扩大,集中开发模式所带来的弊端也逐渐显示出来,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的方面:
1. 开发组织困难:由于采取集中开发,大量人员将在系统发布之前同时维护系统,使得系统的规模和复杂性快速增长,此时,如果组织不利,开发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将频繁的相互影响,导致开发工作整体生产力低下。
2. 部署难度大:由于采取集中开发统一部署的方法,系统每次修改,都会引起系统的重新发布,所以需要在整个企业范围内进行重新部署,如果这样的修改频繁发生,那么部署的工作,不论对实施人员还是对企业本身都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在部署的过程中,还会影响整个企业的正常业务的开展。
3. 用户参与度小,难以准确把握需求: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管理思想各不相同,对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也不可能一样,由于开发人员不直接到现场,难以准确理解需求,修改后的产品很难一次就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要,这样一来二去,导致了开发和实施成本的提高。
4. 软件开发周期长,响应缓慢:所有的功能都在统一的系统中,开发商需要综合考虑各个企业的情况,才能真正开始编码工作,软件设计难度大,响应周期长,拉大了企业和开发单位之间的距离。
这些问题的出现表明:软件本身需要实现一套多方位的,有效的扩展机制,通过这种扩展机制让处于不同层次,不同位置的用户、实施人员、开发人员都有机会参与到对系统的调整和优化的工作中来,对于TiPLM,我们将这套机制定义为开放体系结构。
TiPLM的开放体系结构
开放体系结构的TiPLM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每一个方面分别针对企业实施和应用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和人群,这四个方面是:模型定制、二次开发包(TiPLM SDK),插件框架和自动升级服务,下面分别介绍这四个方面的主要作用。
模型定制
模型定制是为了适应和支持企业的业务对软件系统进行一定的设置和调整,这种设置和调整是不需要修改软件系统的。模型定制功能主要是为企业系统的维护者和管理员提供的,一般都会提供相应的工具来支持。TiPLM系统也提供企业模型定制工具,其模型定制的范围包括:数据模型、组织和权限模型、业务过程模型、视图网络模型、生命周期模型等等。
通过模型定制功能,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实施人员能够方便地调整系统的运行模型,从而支持不同企业的实际业务,增加企业管理人员的参与度,模型定制功能可有效地支持企业业务模型的动态演变。
下图是一个典型企业的模型定制情况示意图,在图中用户可以定义数据模型、过程模型、组织模型等,并且可进行详细的权限定义,模型定制是通过模型定制工具实现的,是实施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图表 2模型定制示意图 二次开发包
二次开发包是一些和TiPLM业务相关的类库及相关文档,主要针对开发人员,基于这些二次开发包,具备开发能力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利用TiPLM现有的功能,建立独立可执行的扩展应用。
目前,TiPLM中的工程资源管理工具,打印中心管理工具,以及为某军工企业开发的快速报价系统,为某电力局开发的档案管理工具,都是基于TiPLM二次开发接口建立的独立应用。为了提供给第三方或有条件的代理商和用户更方便的建立基于二次开发包的应用,我们还将提供辅助开发工具。
从TiPLM实施过程中的效果来看,如果是业务过程简单、方案确定的应用,例如:打印中心管理、企业的工程资源等,熟悉系统结构的开发人员,即使在没有辅助开发工具的帮助下,也可以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完成一个独立可执行的扩展应用,并且投入试运行。
图表 3基于二次开发包的扩展应用 插件框架
二次开发包的好处是能够在不改变已部署的系统基础上开发出独立的新功能的扩展应用,但是如果用户希望对TiPLM现有功能进行连贯无缝的紧密扩展时,则可以通过TiPLM的插件框架实现。
实际上插件机制对有开发经验的读者而言并不陌生,市面上很多应用软件都提供这样的支持,包括:CAD、图档编辑、媒体播放、浏览器和软件开发平台等,通过这些系统提供的扩展方式,第三方开发人员可以基于其平台进行扩展。
TiPLM也提供插件机制,如图表 4插件机制示意图所示,整个插件将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都有部署,TiPLM客户端和服务器能够通过动态绑定的方式驱动插件完成相关的业务逻辑,实施人员只需要通过插件注册工具将新开发的插件注册到TiPLM系统中,用户在使用的时候TiPLM系统会自动完成插件的部署工作,从而大大减少实施和应用过程中的工作量。在TiPLM系统中,插件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即插即用”和“即用即插”,“即插即用”是指插件一旦被注册到系统中,TiPLM应用服务器会立即完成部署,并对客户端提供服务;而“即用即插”则是指TiPLM的各个客户端并不会把所有插件都自动部署到计算机上,而是当使用者在使用某功能时需要用到哪个插件才会自动部署哪个插件。
插件机制主要针对第三方开发人员和企业内具有开发能力的信息管理人员。当新需求需要在现有系统上紧密无缝的扩展现有功能的时候,只需要按照TiPLM插件开发规范,就能够根据需要开发出新的插件,并在不改变现有系统的前提下快速地扩展现有功能。
图表 4插件机制示意图 目前,TiPLM系统中的文件浏览、打印和批注功能、报表和汇总统计功能、BOM导出功能、消息系统、业务过程中每个活动节点上的业务操作等等都建立在插件框架上,并实现了大量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功能插件。实施人员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实际业务从插件库中选择相应的插件注册到系统中,这些功能就可以使用了。
当方案确定以后,公司内部的开发人员能够在两周内实现一个新的插件,对于具有一般编程能力的人员,通过三周左右的培训,能在一个月以内按照方案实现新的插件。而对于实施人员,其需要进行的工作就是将插件注册到系统中,然后观察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即可。
自动升级服务
当模型定制和插件框架都无法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的时候,则需要将企业的需求带回总部进行开发,此时,需要将需求纳入到软件产品版本的升级计划中,版本升级完成以后,再进行企业的实施。然而,实施过程中新系统的部署工作需要大量的时间,其工作量是非常大的,为了减少新系统部署的工作量,TiPLM还提供了自动升级服务,实施人员和企业的信息管理人员只需要将新版本的升级包通过发布工具发布到自动升级服务器上,TiPLM客户端的自动升级代理即可自动完成新版本的升级和部署工作,从而减轻了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并降低了人为出错的风险。
通过自动升级服务功能,可大大减少企业系统管理员系统升级的工作量,每个客户端的自动升级只要2-3分钟即可(视此次更新文件的大小)。
个性化需求实现的途径
TiPLM开放的体系结构,可使用户、实施人员和开发人员都能够通过不同的途径参与到系统的完善工作中来。图表 5 TiPLM系统个性化需求实现的途径。
图表 5 TiPLM系统个性化需求实现的途径 首先,用户和实施人员通过TiPLM系统的定制功能解决企业的模型定制需求。在实施过程中当企业提出新的个性化要求时,实施人员根据企业需求从总部的现有插件库中选择适合需要的插件然后通过注册的方式满足该企业的要求。如果现有插件不能满足需求,对于具备一定开发能力的企业可由企业的开发人员通过插件框架机制或TiPLM SDK进行新功能的开发,满足企业个性化的要求;如果企业不具备这样的开发能力,也可由开发商的开发团队通过插件框架或TiPLM SDK进行开发以满足企业所提出的需求;如果新需求无法在现有系统上通过二次开发的方式来支持,则需要通过软件开发商修改系统主体版本的方式解决,然后利用自动升级服务完成软件的部署工作。
结束语
个性化需求是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如何准确、快捷、有效、及时地满足这些个性化需求,则是各个软件厂商需要考虑的问题,虽然这个问题的影响因素包括很多方面,但是,一个支持可定制的、开放的、易扩展的软件系统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必须的,否则将无法满足企业日益增长和变化的需求。综上所述,可以看到TiPLM系统可以从系统定制、个性化需求开发、系统自动部署等多个层面满足企业在系统实施和应用过程中不断变化的需求。(end)
|
|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投稿)
(如果您是本文作者,请点击此处)
(3/24/2005) |
对 PDM/PLM/CAPP 有何见解?请到 PDM/PLM/CAPP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