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楞纸箱/纸包装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查看本类全部文章 |
| |
|
|
|
发展绿色包装,应对绿色壁垒 |
|
作者:湖北经济学院经贸学院 张燕文 |
|
[摘要] 由于过度包装和包装废弃物对环境和资源造成的负面影响,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股绿色包装的浪潮。绿色包装的实施在保护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却也成为我国商品出口的直接障碍。因此,我国要加快建立绿色包装工业体系,让包装“绿”起来,有效地应对绿色壁垒的挑战。
[关键词] 绿色包装、绿色壁垒、环境、出口贸易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高,绿色概念的使用越来越频繁,从绿色食品、绿色纺织品、绿色包装、绿色设计、绿色住宅到产绿色业、绿色营销、绿色GDP等等。绿色已成为环保、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代名词。所谓绿色包装是指能够循环重复用、再生利用或降解,节约资源和能源,且在包装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从材料、制品加工到废弃物处理全过程都环保的包装)对人体健康及环境不造成公害的适度包装。
我国包装工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包装工业产值已超过2300亿元,在国民经济40个主要行业中列第16位,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一些跨国包装公司十分看好我国包装市场,纷纷来华投资办厂,充分显示出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但由于大多数国家的绿色包装措施是通过国内的各种法律政策得以实施的,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包装废弃物的数量。但不适当的政策措施,也给我国出口贸易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也制约了国内包装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一、绿色包装——资源与环境保护的迫切呼唤
迅猛发展的包装工业在促进国民经济稳步、健康发展的同时,由于过度包装和包装废弃物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资源的消耗。包装制品在生产过程中需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同时要将这些原材料加工成最终的包装产品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在日常生活中,商品的包装通常为一次性的,在完成了商品的消费过程以后,包装将作为废弃物丢弃,这不仅增加了垃圾的产生量,同时也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包装制品尤其是塑料化工类的复合制品废弃后不易回收,又不易自行降解,消耗资源和能源更为严重。
2.包装废弃物的环境影响。包装材料应用广泛,包装废弃物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主要是散落的废塑料制品的潜在危害,包括占用空间和土地、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农作物减产,被动物吞食导致死亡,增加环卫部门的工作强度和压力等,同时,漂浮在江河中的废弃物,影响水利发电和工业与民用引水,造成水泵堵塞、取水困难等一系列的问题。其次是包装废弃物的视觉污染,即散落在环境中的废塑料制品给人们的视觉带来的不良刺激。
此外,包装材料在生产过程使用的氯氟烃类物质导致臭氧量的减少;纸包装制品等在生产过程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对水、大气、土壤也造成相当程度的污染。
3.包装废弃物的处置和管理问题。目前,全国每年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已超过10吨,包装废弃物的产生量占2%~3%,但包装废弃物在体积上却构成家庭垃圾的30%左右。包装废弃物加重了垃圾污染,对原本容量就十分不足的垃圾处理设施来讲,更增加了其处理负荷。尤其是那些需要降解的包装废弃物,由于得不到有效的无害化处理,随垃圾而流失到环境中,已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因此,包装废弃物的产生、处理和管理已成为一个相当敏感的、具有政治意义的环境问题了。
目前传统的垃圾填埋处理,存在着污染水源、产生恶臭与爆炸等问题,同时,可供填埋使用的土地越来越少,所以,这种处理方式越来越显现出其应用的局限性。回收系统是世界各国给予厚望的处理方式,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商业运行的系统中,可回收物质分离、处理和再利用还未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也存在回收和利用管理问题。
按照绿色包装4R1D原则使用包装材料和包装制品生命周期的要求实施的绿色包装是一种有效解决包装环境问题的新理念,国外也称为“无公害包装”或“环境之友包装”。4R1D原则,即:①实行减量化(Reduce):即在满足包装的保护、方便、销售等各项功能条件下,尽量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②可重复使用(Reuse):包装在完成某项使用功能后、经过适当处理,能够重复视使用。③能回收再生(Recycle):通过生产再生制品、焚烧利用热能、堆肥化改善土壤等措施,达到再利用的目的。④能再装罐使用(Refill):罐、瓶等包装物在回收之后,可以再装罐使用。⑤可降解(Degradable):包装废弃物可以分解,不产生环境污染,进而达到改善土壤的目的。在此基础上,随着科学的进步,绿色包装可能会有更多的内涵。总体而言,绿色包装至少应具备以下条件:(1)对人类健康和动植物安全不造成负面影响;(2)在具有包装功能的条件下,用料应该最省、包装废弃物最少;(3)包装能够回收再用或包装材料能再生利用;(4)不能回收再用或再生包装材料应满足:包装废弃物焚烧时可产生新的能源或不产生毒气而发生二次污染;(5)包装材料在使用后能自行降解,掩埋后能腐化分解自行消失。绿色包装材料是指不应含有毒性的元素、卤素、重金属,或含有量应控制在有关标准以下,对人体健康和生物应无毒无害。绿色包装的生命周期是指从原材料获取、材料加工、产品制造和使用、废弃物回收再生,直到最终处理的生命周期全过程,均不应对人体及环境造成公害。
二、绿色包装——出口贸易的直接障碍
根据联合国统计署提供的数据表明:90%的美国人、89%的德国人和84%的荷兰人在购买物品时都会考虑到产品的环保标准。正是这种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使得绿色贸易成为了当今世界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绿色贸易的实施在保护了环境、提高了人的生活质量的同时,却带来了一种新的绿色贸易壁垒。
近些年来,发达国家相继采取措施,制定了含有环保措施的关于包装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这些措施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包装废弃物的数量,但不适当的政策措施和国家之间标准的差距也给我国的出口贸易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事实上,在国际上绿色包装制度已成为发达国家设置绿色标准的主要内容之一。
1.绿色包装中标准法规的差异性。大多数国家的绿色包装标准法规中要求某种产品采用包装时,往往考虑了国内生产者和消费者偏好、国内废弃物设施等有利条件,而外国供应商因国内资源、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优先使用的包装材料可能受到进口国包装规定的禁止和限制,从而对进口产品产生不利影响。
2.绿色包装要求有时会导致政策措施非故意地歧视进口产品,增加进口产品进入市场的难度。例如,德国为促进旧塑料瓶的循环利用,于1989年制定一项法律,规定强制交付塑料瓶保证金和强制退还塑料瓶。由于该法规规定收集旧瓶和保证金的事项由零售商承办,结果使得德国啤酒和软饮料的零售商将零售塑料瓶改为零售玻璃瓶。使用塑料瓶的外国矿泉水和饮料的生产商,由于玻璃瓶的高额运费,几乎被挤出德国市场。另外,外国供应商可能得不到特定市场的包装要求的充分信息,甚至可能面临在极短的时间内适应新包装规定的不合理的要求等等,这些都使外国商品处于不利地位。
3.绿色包装中的强制再循环或再利用措施运用于进口产品时,对于外国生产商和供应商来说,更是困难。因为要求他们同国内生产者一样在进口国对其包装进行回收和重复利用,会因为尺寸、规格和设计等方面的原因而受到制约。因而外国供应商不得不依靠当地销售和废物处理中心包装废物,并因此支付高额的费用或接受其他条件等,从而导致更多的贸易摩擦。
4.绿色包装要求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供应商来说,可能面临更大的困难。这是因为:(1)为满足西方国家的各种绿色包装的要求,发展中国家要支付许多额外的费用,这些额外的成本与他们在进口国市场的销售收入相比,占了相当的比例,有时甚至超过在进口国市场的销售利润。(2)由于各国的绿色包装要求不同,满足了甲国的要求可能会受到乙国的限制,因而发展中国家的供应商必须支付昂贵的成本,以保证出口商品符合不同国家的包装要求。(3)在进口国的包装要求中,通常仅仅包含了发达国家国内企业所普遍采用的材料,如波状纸箱或纸板等包装材料,而这些材料在发展中国家不易获得,要生产这些材料又须大量投入。
三、绿色包装——突破绿色壁垒的有效举措
我国出口产品包装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因包装问题每年减少外汇收入约10%,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包装不符合绿色要求造成的。因此,大力提倡和发展绿色包装已刻不容缓。
1.提高出口绿色包装意识
目前中国出口企业存在经营分散、规模小、低价出口等问题,而绿色包装由于要采用一些新材料、先进工业技术、势必造成前期成本投入提高,不少企业出于利益的考虑,不太重视绿色包装等问题。但是我国产品要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就必须树立绿色营销的理念,进一步认清绿色包装在国际流通领域中的地位与作用。应认识到发展绿色包装不但可以降低能耗和物耗,降低成本,减少污染,而且可以提高企业形象,增加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同感和信任感,从而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加快同国际接轨的步伐
(1)借鉴国外经验,实施包装立法。目前,我国颁布了《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有关法规,但尚无专门的包装管理法规。虽然近年来陆续出台了一些有关包装的政策,但由于缺乏强制性的约束力,作用不大,加上我国国民环保意识淡薄,一些国外已经限用甚至禁用的包装材料仍在国内大量生产和使用,致使商品出口因包装不符合国外环保法规而遭受损失。因此必须尽快通过立法来管理包装的生产、流通和使用,用法律手段来促进绿色包装的发展。在包装立法方面,我们应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借鉴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并根据国际上的发展动态制定响应的政策。
(2)加快绿色标志认证工作。我国出口企业需要全面开展有关的绿色认证工作,推行环境标志制度:第一是要积极推行ISO14000国际标准,加强对出口包装产品从设计到生产过程直至回收再利用的绿色方案的实施。通过建立、实施环境管理认证体系,可以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的产生,节能降耗,减少污染处理费用,给企业带来综合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第二、要积极实施环境标志产品制度,让更多的出口商品在开展环境标准认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取得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志,使更多的出口商品超越“绿色壁垒”,获得国际产品出口的同行证。
3.加大投入,提高包装技术水平
目前因国家对包装环保项目没有明确的投资、信贷和税收等优惠政策,无法吸引大规模社会和民间投资,科技投入不足,致使包装行业严重缺乏科技人才,技术开发能力薄弱。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包装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仅为2%左右,这大大低于全国工业的6.8%的平均水平。而且,由于包装行业科技开发能力薄弱和力量分散,相互协作的功能就难以发挥,致使大批科技成果未能运用到包装的生产中去。包装业的技术基础大体上由包装材料加工技术、包装机械制造技术及包装容器三大部分组成。目前,包装业的技术力量主要集中在包装容器的生产上,而对于包装材料和包装机械的技术对策则只寄希望于通用原材料生产部门和通用机械生产部门来解决,这种情况越来越不能适应包装工业技术的发展。因此,绿色包装要求有关环保技术部门和包装制造商加大技术投入,加强研究包装物的降解技术、回收再生和重复用技术、生产替代品技术等绿色包装技术和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及设备的研制,进行生产变革,以过硬的技术水平应对绿色壁垒。
4.改进包装设计,研制包装新材料
推进绿色包装的首要工作就是绿色包装设计,他直接影响到包装方式、包装用料的选择和使用量及包装废弃物的处置等。对绿色包装设计的整体要求,除强调包装保护和陈列等功能外,还应加上环保和心理功能。出口包装设计要对目标市场国的环保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我国许多出口商品达不到进口国的环保要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进口国有关环保的法规条例、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强度不够了解。比如,澳大利亚防疫局规定,凡进口货物用木箱包装,均需提供熏蒸证明。在进行包装设计时如不考虑这些因素,就难以避免出口受阻。另外,在包装装潢、图案和色彩等的设计上要突出环保气息,以适应国外消费者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现代消费心理。
绿色包装材料的研制开发是绿色包装最终得以实现的关键,因此,当务之急是大力开发新型绿色包装材料,取代原有的污染性材料。绿色包装材料研发应贯彻执行绿色包装制度的“4R1D”原则,重点开发可重复使用和可再生的包装材料、可食性包装材料和可降解材料。纸、玻璃、塑料和金属是现代包装材料的四大支柱,其中纸包装和玻璃瓶罐包装均有污染小、易于回收再利用的优点,是绿色包装主要选用材料。因此要求造纸业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发展无碱造纸法,开发生产强度和阻隔性能同塑料和塑料制品相当的纸制品,以适应许多国家和地区包装“以纸代塑”的趋势。玻璃制造业也应大力研制开发高强国、薄型、方便的玻璃瓶罐包装材料。总之绿色包装材料的研制开发要结合我国资源情况,有效利用资源,节约能源,将包装减量化作为一项重要措施,减少包装废弃物,走出一条发展我国包装新材料的路子。 (end)
|
|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投稿)
(如果您是本文作者,请点击此处)
(3/5/2005) |
对 瓦楞纸箱/纸包装 有何见解?请到 瓦楞纸箱/纸包装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