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分离/过滤机械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查看本类全部文章 |
| |
|
|
|
油水分离技术 |
|
作者: |
|
关键词:油水分离, 真溶液分离,液、液分离
论文摘要:油与水都是液体,因此把两种液体的混合物分离称为液、液分离技术。最新研究证明,采用破乳工艺法可将油包水颗粒破开,使≤0.4~0.7μm颗粒中的水分离出来聚结成大颗粒后,进行5μm颗粒的油水分离。
新型油水分离滤材,采用美国生产的PTFE高分子溶液,并加入亲油添加剂,混合后均匀的烧结在不锈钢网板上,使滤材表面具有憎水亲油,但不粘油的效果(表面张力18.5m N/m)。当油与滤材接触后能将细微颗粒的油滴聚合成大颗粒,随着水流的运行,慢慢上升到液体表面形成油层。过滤器的介质面积,外形尺寸大小,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设计安装,一般每小时处理500~1000吨含90%浮油的产品,
一. 关于油水分离的论述
油与水都是液体,因此把两种液体的混合物分离称为液、液分离技术。两者混合后变成真溶液,由于油水比重的差异,从表面上看油是浮在水上面,但由于氧化作用,油水混合液中会生成一部分羧基(-COOH)的有机酸物质,与水中的羟(-OH)有亲和作用,呈球状,俗称油包水或水包油,形成稳定的乳状液。
油中的水颗粒直径≤0.4~0.7μm时呈透明状,也叫真溶液。而将真溶液中的溶解水分离出来的难度较大,过去一般多采用静置沉淀法、真空法、离心机加工法、加温蒸馏法等,但均不能达到工况要求。其主要原因是受油表面张力的阻碍影响,油包水即使加温到100~115℃也不会气化,很难将细微油水颗粒中的水分离出来。
最新研究证明,采用破乳工艺法可将油包水颗粒破开,使≤0.4~0.7μm颗粒中的水分离出来聚结成大颗粒后,进行5μm颗粒的油水分离。
二. 最新油水分离的方法
我公司科研人员与国内多位长期从事油水分离技术及高分子材料研究的专家共同研究开发油水分离新技术。经多次试验论证,并借鉴美国道格拉斯公司、威恩公司、海得流公司及奥地利弗雷公司的先进技术设计理念,同时结合国内原材料的性能与价格比。目前已加工成产品在市场应用,已获得良好的使用效果。
我公司研究开发的新型油水分离滤材,采用美国生产的PTFE高分子溶液,并加入亲油添加剂,混合后均匀的烧结在不锈钢网板上,使滤材表面具有憎水亲油,但不粘油的效果(表面张力18.5m N/m)。当油与滤材接触后能将细微颗粒的油滴聚合成大颗粒,随着水流的运行,慢慢上升到液体表面形成油层。过滤器的介质面积,外形尺寸大小,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设计安装,一般每小时处理500~1000吨含90%浮油的产品,全套设备均可根据处理产品的需求量来进行调整,增加或减少过滤器,并可将设备移动到任何地方使用。
另外一种滤材是采用日本生产的PTFE高分子溶液,使用相同加工工艺。水在滤材表面张力可以达到:从20~50mm高度,水珠自由滴落在滤材表面时,滤材背面不会有水渗漏。根据油品的粘厚度可以对网板的孔径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分离后柴油能达到8~10ppm/kg,变压器油能达到2~5ppm/kg。
以上二种滤材在油水分离与浮油收集方面应用,具有操作简单,过滤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特点。特别是处理大量混合液体时,效果更加明显,运行成本可相对降低40~60%。
三. 油水分离技术主要应用领域
1. 船厂废柴油过滤、破乳、油水分离,含水量5~8 ppm/kg;
2. 变压器油过滤、破乳、油水分离,含水量2~5 ppm/kg;
3. 发电厂透平油过滤、油水分离、脱色、破乳、精滤,含水量2~5 ppm/kg;
4. 海上原油泄漏事故处理,收集、过滤、油水分离;
5. 油田落地油过滤、清洗、油水分离;
6. 海上钻井平台浮油收集、油水分离、加温分离,含水量<100ppm/kg;
7. 钢铁厂平流油沉淀池浮油收集、过滤、油水分离;
8. 炼油厂大量含油废水收集、过滤、油水分离。(end)
|
|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投稿)
(如果您是本文作者,请点击此处)
(3/3/2005) |
文章点评
|
查看全部点评
投稿
进入贴吧 |
|
佳工网友
(Email)
于6/27/2011 10:51:00 PM评论说:
李先生有可能做高粘度润滑油项目吗?(电话:13611873750)
|
|
佳工网友 安宏化工
(Email)
于6/12/2008 4:59:00 PM评论说:
如果对油水分离技术感兴趣的话可以发邮件与我联系,我公司将以专业的知识为您服务并为您量身设计可以解决您的工艺难题的技术方案。目前该技术已被我司申请专利,其他公司请勿模仿,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电话:021-61001702-284)
|
|
佳工网友 赵伟宏
(Email)
于5/20/2008 7:27:00 PM评论说:
我司急需了解此产品能否使用在我们的萃取设备上,谢谢(电话:13728895452)
|
|
佳工网友 颜小寒
(Email)
于8/2/2006 4:45:00 PM评论说:
我感觉不错,但是 我想 知道如何维修 ?谢谢!
|
|
佳工网友 朱兆隆
(Email)
于2/13/2006 6:11:00 AM评论说:
我看到该文介绍的美国,日本的两种方法,但是,目前其他资料介绍,高速离心和膜滤也是同样显效油水分离,只有PEPS材料的表面处理与该文有相似机理,如果不涉及知识产权或者经营机密,希望李天瑞先生能够介绍实验或者产品实例。我的冒昧,希望李先生酌情对待,谢谢
镇江大宇船舶设备有限公司朱兆隆13952810339
|
|
佳工网友 lixinji
(Email)
于1/20/2006 10:45:00 AM评论说:
油水分离应该属于比较成熟的技术
|
|
佳工网友
于7/11/2005 3:06:00 PM评论说:
分离技术能不能再详细介绍一下
|
对 压缩机/分离/过滤机械 有何见解?请到 压缩机/分离/过滤机械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