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模具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查看本类全部文章 |
| |
|
|
|
当外观重于品质--最佳表面质量之技巧与窍门 |
|
作者: |
|
“初次印象一旦形成,人们决不会给你第二次机会重新塑造”。这句在国外为人熟知的警句道出了一条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除价格因素外,产品美学价值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特别是在高端消费市场表现尤甚。顾客对产品的第一印象往往会决定他对该产品整体品质的看法。而负面印象一旦形成将极难改变。
即便是夹芯结构亦无法逃脱“以貌取人”的判断偏见。无论是结构侧墙板、内饰盖,或是船体,顾客都可能因其表面质量的不同而将该产品与其他产品区别。有时候即便其层压结构的整体质量水平无懈可击,却仅仅因为表面的轻度不规则缺陷而被客户淘汰,而这种缺陷在深色制品的表面尤为明显。
关键时刻:船体脱模后,干舷部位的表面质量即刻清晰可见 产品表面出现不规则缺陷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树脂的化学作用是导致该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受树脂类型与配方的影响,聚合物交联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会导致材料在固化时释放热量(放热能)。此类反应引发树脂收缩而形成不规则表面。通常情况下,此类作用形成的可见纹理类似于使用织物、纤维或因夹芯材料表面加工方式(如开槽、打孔、轮廓板刀切等)所形成的透印效果。此类透印效应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树脂收缩量,而树脂收缩量则亦与树脂堆积程度有关。在某一特定区域内(例如轮廓板切口处)留存的树脂愈多,该处发生的化学反应就愈激烈,而相应的树脂收缩量也就愈大。
对于诸多树脂而言,固化过程在零部件生产过程结束后并未完全结束。特别是聚酯树脂的反应在部件脱模后仍会缓慢持续达数日之久。此外,诸如温度变化(如受到加勒比阳光暴晒)之类的气候变化亦可能进一步加剧后固化收缩,从而增加可见性缺陷 。
由于此类现象在复合材料领域并非新生事物,因此人们已了解并掌握了多种应对措施。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专业杂志内,亦或是互联网论坛上,复合材料产业与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纷纷提出最佳实践方案与公众分享。因此,人们设计出特定产品,帮助在树脂固化工艺中减少上述各项因素的影响。现特将部分最佳实践总结如下:
■ 合理的模具结构、恰当的准备工作;零部件的形状由模具决定。考虑到模具在高温固化周期以及从模具型腔内取出部件时受影响最为严重,因此使用时应特别小心。微小损伤亦可能导致可见性不规则缺陷。
■在灌注树脂前对模具进行抛光打蜡,有助于覆盖细微损伤,至少有助于下次灌注工艺的顺利实施。
■ 喷涂胶衣时,应选用恰当的胶衣层厚度——既不宜过薄又不宜过厚。可使用专用工具,通过将其浸入湿膜测量胶衣层厚度。此外,在铺放胶衣前,应让胶衣固化大约12至16小时。
■ 防护涂层可在有效阻隔透印图案的同时保护胶衣免受放热热能的影响。由于大部分防护涂层均以乙烯基酯为基体,因此可使用喷涂法喷涂。另外,喷涂防护涂层时亦须选用恰当的涂层厚度(约为0.6至0.9毫米/0.024至0.035英寸),并应使防护涂层恰当固化。若喷涂得当,防护涂层的强度可达彩色胶衣的2至3倍。因此,尽管防护涂层厚度相对较大,但却不会像厚胶衣面层一样迅速破裂。目前市面上有许多产品均可用于水线以下应用领域。然而,防护涂层并非针对表面涂层而设计,因此通常会在紫外光照射下迅速变白并褪色。
■ 在灌注其他夹层之前,建议采用手工作业法铺置短切毡(CSM)作为最外层。这样,预固化短切毡叠层可构成一层坚固屏障,有效防治潜在透印缺陷。
■ 使用低收缩性改性树脂可达到最佳效果。此外,还建议根据制造过程中的相应温度选用合适的催化剂。使用缓慢固化剂有助于减少放热反应速率与相关收缩率。然而,工艺过程需要足够的放热反应,用以引发树脂交联、固化。
■ 目前,表面毡在市场上有售,是专门针对提高不同等级表面质量而定制化设计的产品。
显而易见,最好能将各类有助于提高模具表面质量的可行性解决方案结合使用。尽管上文给出了通用技巧与窍门,但针对具体应用开展深入分析与讨论,则更能帮助客户获得最佳效果。思瑞安技术服务专家愿竭诚为您的产品提供最佳解决方案。(end)
|
|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投稿)
(如果您是本文作者,请点击此处)
(11/15/2012) |
对 塑料模具 有何见解?请到 塑料模具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