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存储产品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查看本类全部文章 |
| |
|
|
|
走出存储安全的误区 |
|
作者: |
|
数据安全大体上可分为传输安全和存储安全。传输安全指在数据的生成、传输和访问过程中,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排他性。黑客、防火
墙等,均属传输安全的概念。存储安全指在数据保存上确保完整、可靠和有效调用,通常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存储设备自身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设备安全),二是保存在存储设备上数据的逻辑安全(应用安全)。本文着重剖析实现存储安全的必备要素和常见误区,以便为企业和机构提供
建设性指南。
RAID——获取设备安全的主要工具
1988年,在整个计算机业界为提高磁盘,尤其是大容量磁盘的性能和可靠性苦苦挣扎时,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的Patterson等人发表了《A Case
for 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s (RAID)》,以革命性的思路指出,利用多个独立小磁盘组成的冗余阵列构建逻辑大磁盘,可便利
地实现高性能和高可靠性,RAID行业从此兴起。
的确,虽然20余年来磁盘技术飞速发展,单盘容量与存取速度均有了长足提高,存储系统的设备安全仍然是以RAID为基石。RAID技术带来的设备
安全具备两层含义:
高可靠——设备故障时,在降级状态下依然能够完成数据存储工作;
高可用——设备故障时,系统可便利恢复容错能力,走出降级状态。
RAID应用的发展经历了纯软件、内置板卡和独立外设三个阶段。纯软件和内置板卡RAID成本较低,但占用主机资源,性能受限且难于优化,尤其
是与应用系统没有解耦,当主机环境损毁时,若不能保证完全恢复配置,可能导致盘阵中的数据无法恢复。因此,目前中高档RAID系统均已采用
独立外设的形式。
RAID——对应用安全无能为力
主机操作系统及其上应用程序运行所产生的数据,一般被称为在线数据。保存在线数据的存储系统因之也被称为在线存储。近两年来业界热炒的
近线存储,本质上属于在线存储的范畴,只是将在线数据中访问频次较低的数据存放到二级介质中,以节约投资成本。
对在线存储的核心要求是保障应用灵活性,具体体现为小数据量的频繁、随机和并行读写。这一方面要求存储介质具备相应特长——SCSI磁盘以
及FC磁盘应运而生,另一方面则要求数据能够被操作系统直接访问,保存为特定操作系统的文件格式以便快速寻址。
操作系统是在线应用的核心。权威的计算机系统安全标准之一,美国国家计算机安全中心颁布的橘皮书(Trusted Computer System Evaluation
Criteria,即受信任计算机系统评量基准)指出,操作系统的易用性与安全性无法兼顾,广泛使用的商用操作系统,如Windows、各类Unix、Linu
x等,均属于中等安全的C1或C2级别。
因此操作系统对于数据来说是不安全的,因为在这些通用平台中,用户或应用程序可以很容易地对数据和文件进行任何操作,包括添加、删除、
修改等。人为的有意或无意误操作、病毒的破坏、应用软件的Bug、程序运行冲突等,均可能导致在线数据丢失。
因此,在线系统保障应用灵活性的代价是牺牲应用安全。一个“好”主机可保万事大吉的想法是一种可怕的谬种流传。(end)
|
|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投稿)
(如果您是本文作者,请点击此处)
(12/27/2004) |
对 网络/安全/存储产品 有何见解?请到 网络/安全/存储产品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