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信息化管理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查看本类全部文章 |
| |
|
|
|
商业智能:如何将数据转变为可用信息 |
|
newmaker |
|
《孙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商业智能(BI)的核心理念也正是如此。
如今的企业收集并储存了海量的数据。充分利用这些数据不仅能让企业持续发展,同时还能帮助他们获取竞争优势,创造一个更好、更有效的工作环境。商业经理人一致认为,基于准确信息的BI与分析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从广义上说,BI已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雨。早在《孙子兵法》一书中就提出,为了赢取战争,主帅须全面了解并掌握自己与对手的优势与弱势。而现代BI的核心理念也是如此 - 作为一家公司,必须深入地了解自己、客户与竞争对手。
新技术的繁衍
BI一直在不断地进化发展。时至今日,企业拥有了工具和专业知识来根据事实进行决策。当然,这些决策需要准确一致的数据来支持,这也正是BI战略的基本要素之一。
随着BI需求的成长,IT行业中催生了一系列的重要技术,不断将一切不可能变为可能。从早期的单一报表,到多维分析,再到虚拟化与多层部署。然而直到现在,许多企业依然无法把握BI所带来的优势。
实际上,任何企业在经营中都会涉及到部分的BI,可以是简单的运营报表,也可以是复杂的电子表格应用。其中,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就是数据质量。信息的一致与准确是BI战略的关键要素。但是,当企业过于依赖某一范围内的数据源时,他们就会面临数据不一致的风险。
不一致的数据
在日常生活中,数据不一致的例子随处可见。比如收到写错姓名、地址或邮编的信件。这些错误会对通信产生负面的影响。
而在企业中,这一问题则被成倍放大,因此它所带来的影响也被成倍放大。在一个商业环境下,数据不一致最终将导致决策失误。比如在你的CRM系统中或许会因为输入错误而导致同一地址下出现多家名字雷同的供应商,并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确保数据从一个应用转移到另一个应用过程中的一致性与准确性是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严峻问题。
如今全球市场中的竞争逾演逾热,企业对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竞争优势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企业必须充分了解自己及对手的优势及弱势,这样才能成为未来的赢家。
成熟的市场
BI不只是一套软件与工具,同时也是建立在灵活性、响应速度和远见基础上的一套商业运作的方法。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过渡到BI并从中获益,BI市场也不断发展壮大。所谓水涨船高,企业对自己所使用的软件工具的要求也是精益求精。更多新客户的开发,以及更多新产品的面世,都将这种变革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如今,企业绩效管理(CPM)大行其道。CPM这一名词最早是由分析机构Gartner于2001年所提出。Gartner将其定义为“测量并管理公司绩效的所有流程、方法、度量与系统。”并由此衍生了许多新名词,比如商业绩效管理、运营绩效管理等。
实际上,CPM是传统BI的一种延伸与拓展。所有的企业都在以某种形式的CPM运作着。它包括了预算、计划、预测、盈利模式和优化、记分卡与分析、财务报告与财务整合在内的一系列职能。每家企业都设定了自己的目标与测量方法,而CPM能对它们进行有效监控,并制定相应的计划来改善整体绩效。其实,CPM是一种重复的流程:
测量企业绩效;
监控企业绩效;
管理企业改善;
BI能让企业访问大量的信息,分析并了解日常经营状况。财务计划能让企业使用从BI中获取的深度信息来有效计划并制定预算。而CPM则能让企业通过一种单一、集成的平台来掌控所有的商业效率工具。
改善效率与盈利
为了保持竞争力或改善绩效,企业必须充分了解自己、客户,以及竞争对手。随着数据量的与日俱增,企业必须找到掌控数据的方法,并将它们转化为可用信息。企业要做到以信息为中心,但不仅仅是一座数据中心。只有基于准确一致的信息,决策才是有价值的,才能帮助企业设立确切的目标。准确、一致、可用、深入,这些是企业成功部署信息资产的关键。
借助BI与CPM,企业能用更加准确、及时的信息将员工武装起来,加强他们处理日常工作的能力。可以说,善于使用BI和CPM的企业才会成为成功的企业。
许多企业都已纷纷登上了BI的高速列车。而在未来十年内,将会有更多企业张开双臂、拥抱BI,并以此改善他们的绩效管理。(end)
|
|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投稿)
(如果您是本文作者,请点击此处)
(8/17/2008) |
对 CIO信息化管理 有何见解?请到 CIO信息化管理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