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种植机械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查看本类全部文章 |
| |
|
|
|
机插水稻的大田管理原理与技术 |
|
newmaker |
|
经过多年的发展,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有了很大的进展,并形成了系统的新理论体系,即“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包括水稻高产优质群体生长发展的动态定量指标和栽培技术的精确定量。这些新的理论体系促进了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水平的提高
机插水稻改变了原有常规人工栽插水稻的育秧栽培方式。由于机械参与水稻移栽过程,更易实现精确定量栽培。机插水稻大田生长发育规律和手插秧大体一致,但也有自身的特点。为此需在了解常规人工栽插水稻的基本生育进程及规律基础上,掌握机插稻的生长发育特性,并采取相应合理的管理技术措施,实现机插稻的高产稳产和优质。
第一节 水稻高产优质群体生长发展的动态定量指标
一、作物叶龄模式
水稻的器官建成、器官生长发育间的存在相关(同步、同伸)关系,这些关系又可以出叶为中心加以描述。用出叶多少,即水稻的叶龄来诊断水稻的生育阶段、不同部位器官的生育状态,使得肥水调控措施的时间和强度可按叶龄模式加以规范化,有效地解决了水稻器官建成和产量因子形成进程在时间上(叶龄)的科学定量(诊断)的难题,而且实际应用很方便。
我国的水稻品种主茎总叶片数一般在9~22片(N=9~22),伸长节间数一般为3~7个(n=3~7)。用主茎总叶片数(N)和伸长节间数(n)将水稻品种进行分类后得出,同一品种类型同一叶龄期的生育进程完全相同,并确定了3个关键叶龄期:①是N-n叶龄期(5-7个伸长节间的品种)或N-n+1叶龄期(N≤12,4个伸长节间的品种或者极端稀植单本栽插的条件下)为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依此可作为促进有效分蘖和控制无效分蘖的诊断依据;②是N-n+3叶龄期或n-2的倒数叶龄期为生理拔节期,即基部第一节间伸长期,此期作为控制基部节间伸长的时间(叶龄)依据;③是穗分化叶龄期,开始于叶龄余数3.5左右,完成于破口前。
二、水稻群体质量指标
作物的群体是由众多个体组成的。表述群体大小的有形态、生理方面的许多指标,其中对提高结实期(抽穗~成熟)群体光合积累量和产量起决定作用的指标称之为群体质量指标。这些指标的最优化组合实现了高产水平稳定重演,形成了群体质量指标体系,具体包括一个核心指标、一个基础指标、五个形态生理指标和一个综合质量指标。核心指标是结实期群体光合物质积累量,即生产中培育群体的着点眼在于控制适宜数量,提高质量,提高花后光合生产力(即后期高光效)上。基础指标是抽穗前的适宜叶面积指数,指能最大限度地截获太阳光能,获得最大的作物生产率和保持基部叶片有高于光补偿点的受光量的群体叶面积指数。在江苏,孕穗期群体最适叶面积指数(LAI)为7.0左右(粳稻)或7.0-7.5(杂交籼稻),一般各地的水稻品种均有相应的适宜的LAI。形态生理指标包括总颖花量、粒/叶(cm2)比、有效叶面积率和高效叶面积率、单茎茎鞘重和颖花根活量、根流量。综合质量指标是指成穗率,即在保证适宜穗数的前提下,提高群体的茎蘖成穗率是全面提高群体质量的综合指标。实际生产中高产群体的茎蘖动态发展过程见示意图1。
在精确栽插合理基本苗的基础上,促进分蘖早发,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N-n叶龄期)够苗(总茎蘖数和预期穗数相等,切不可提前或者推迟一个叶龄)。此后的无效分蘖必须提早控制,使稻株进入无效分蘖叶龄期(N-n+1),分蘖明显减少,到拔节前一个叶龄期(N-n+2),分蘖停止,进入高峰苗期(切不可延迟到拔节期),高峰苗数控制在预期穗数的1.1-1.3倍。拔节后,无效分蘖逐渐消亡。同时要促进有效分蘖的发育,以利形成大穗。至抽穗期无效分蘖应基本无存活,有效叶面积率应达90%以上。
群体沿着这一数量指标发展,群体的成穗率就可以达到80-90%以上。群体的各项质量指标可以全面优化,实现高产。
三、水稻机插秧与群体质量栽培
群体质量栽培理论使水稻栽培由以前追求群体数量改变为控制群体合理数量,着重提高群体质量;由以往的促早发改变为控制前期生长、增加抽穗后光合能力。
①群体起点:量化了群体的适宜起点,用较少的基本苗,获得预期的适宜穗数,以此攻取大穗,机插秧采用了量化调节的定量栽培技术,可以实现每穴苗数和大田基本苗的精确调控,避免了人工栽插的随意性,符合“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的高产栽培路线。
②栽插规格:扩大行距提高抽穗后群体生产能力,通过株高投影,确定适宜行距,机插水稻的30cm行距和群体质量理论的要求正相符。
③氮肥运筹:改施足基肥重施分蘖肥为控制基蘖肥使用,控制中期无效分蘖期的氮素供应,加大穗肥使用。机插水稻由于采用的中小苗移栽,大田初期对肥料的吸收能力较弱,中后期对肥料需求较高,因而群体质量的氮肥运筹模式为夺取机插水稻的高产奠定了基础。
④水浆管理:通过提早搁田期,干湿交潜等方式控制群体总量的水浆运筹模式,可以建立起机插水稻最佳的群体质量结构,为夺取机插稻的高产提供了可能。
第二节 机插稻的分蘖发生及成穗规律
一、机插水稻分蘖发生的基本规律
机插水稻和一般手插稻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机插秧苗的秧龄小,一般不带分蘖,手栽秧苗叶龄较大,有的秧田期已开始分蘖。高性能插秧机栽插保证了浅栽、扩大了行距,群体发展的基础条件有均匀一致的优势。机插稻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分蘖发生与成穗规律有别于一般常规人工手栽稻。
1、江苏机插单季稻分蘖发生的起始蘖位较手栽推迟2个
我们通过调节机械,形成每穴苗数分别为1、3、5、7苗的处理,从图2中可以看出无论是1苗还是7苗,机插水稻的分蘖发生都是从第3节位开始。随着新根的发生,秧苗从土壤中吸收养分的能力增强,同时新叶的出现也增强秧苗的光合生产能力,因此在第6叶发生时,就会有新分蘖的发生(第3节位的分蘖)。
图2 不同每穴苗数机插水稻的各节位分蘖发生率
2、江苏单季稻机插的分蘖优势节位是第3~8节位
分蘖的发生和成穗还有差异,图3是机插水稻分蘖成穗的实验结果,由图3中可以看出,每穴1苗和3苗机插水稻的3-8节位的分蘖成穗率都在60%以上。每穴5苗的第三和第七节位的分蘖只有50%的成穗率。
图3 不同每穴苗数机插水稻的各节位分蘖成穗率
3、江苏单季稻机插的适宜每穴苗数是3株左右
下图为水稻机插不同每穴苗数的茎蘖动态。由图中可见,每穴1苗时机插的发苗优势比较明显,每穴3苗时和手插的差异就会减少,而每穴5~7苗时,机插水稻的发苗优势就不如手插。结合上述不同每穴苗数的分蘖发生和成穗特点可以看出,每穴苗数3苗以下才可以发挥机插水稻的优势。
图4 不同每穴苗数机插水稻的茎蘖动态
从最终成穗数看,机插水稻的穗数有随着每穴苗数的增加而增多的趋势,但是这个增加的幅度很少。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的分蘖数也是如此。但是,高峰苗的表现就不一样,每穴3苗和1苗的高峰苗数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每穴苗数达到5个以上时,高峰苗数就会大幅增加,最终导致成穗率大为降低,这样就会恶化群体,降低群体质量,导致后期的一系列问题,最终不能提高产量。
图5 不同每穴苗数机插水稻的高峰苗,成穗数与够苗期苗数
二、机插水稻分蘖发生规律改变对制定栽培措施的影响
3~4叶秧苗移栽后,基部1~2个分蘖节位正处栽后发根期,因而分蘖受到抑制,这时若以肥水促蘖往往会造成根系发育受阻,使群体素质恶化,苗情变差,甚至影响以后的分蘖发生。(移后)而中部的分蘖节位(江苏单季粳稻是第3至第8节位)是在根系生长发达(吸肥能力强)、大田新生叶2片以上、稻株营养状况良好的环境下发生分蘖的,分蘖发生速度快,分蘖成穗率高,而且这部分分蘖穗型大,粒数多,群体穗层整齐,充分利用这一区段分蘖成穗不仅能确保适宜穗数,控制中期群体,减少无效生长,而且还能增大穗形,增加粒数。在生产实践中将促进分蘖的肥料效应期与之同步,还能减少肥料施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因此机插稻的中部蘖位是最适宜高效分蘖节位区段。而促进上部的2~3个分蘖节位(江苏单季粳稻是第9至第11节位),往往会导致群体苗过多,中期难以控制,也是造成机插稻穗数过多,粒数少,穗层不齐的主要因素,因此对这一区段的分蘖应采取宜控不宜促的策略。
根据机插稻分蘖发生的特点在生产实践中,要进一步分析影响机插稻分蘖发生的因素,形成能适应其生育特点,充分发挥机插稻优势,规避不利因素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第三节 机插稻的大田管理技术
一、肥料运筹
以较少的肥料,获得预期的高额、优质的稻谷产量,收到省肥、高效、环境友好的综合效果,是水稻栽培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向。
机插水稻的施肥总量与人工手栽稻大致相当。但是,各个时期如何施用,机插水稻和一般手插稻是不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机插稻的分蘖发生节位低,分蘖期长,为将群体穗数控制在适宜范围内,肥料运筹重点应是改进分蘖肥的施用时期,以调节利用最适分蘖节位和控制中期群体,并增加穗肥的施用,促颖花分化,争取大穗。
1、分蘖肥施用时期对机插稻分蘖发生、利用的影响
前期施肥对水稻分蘖发生有重要作用,根据机插稻分蘖发生的特点,为了探讨分蘖肥施用方法对机插分蘖发生的影响,专门设计了分蘖肥施用时期的试验,以等量的肥料分别于栽后2、3叶龄(处理1)1、3叶龄施用(处理2)3、4叶龄施用(处理3)三次重复,随机排列,以比较不同分蘖肥施用时期对机插分蘖发生利用的作用,结果见表1: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按目前生产上普遍采取的机插后即早施重施分蘖肥,模拟设计的处理2,即栽后即施分蘖肥,此时机插稻处于栽后分蘖停滞期,而且根系弱,施肥后不能发挥肥效,而且栽后即施肥反而抑制根系的发育,使分蘖发生期推迟,引起穗数不足,而且无效分蘖多,中期群体过大,茎蘖成穗率低,亩穗数也减少,在试验中该处理比改进施肥技术的处理(处理1)单株成穗数少一成,茎蘖成穗率低一成半,在产量构成中,穗数不足,粒数较少,减产13.6%,而处理3由于分蘖肥施用迟,加之正值机插高位分蘖盛发,导致群体大,成穗率低,尽管穗数较多,但每穗粒数少,也不易高产。
改进施肥技术,采取处理1的施肥方法,即在栽后根系生长良好的基础上,于栽后长第二心叶时,施用分蘖肥,并采取分次施用的方法,使肥效与最适分蘖发生期同步,促进有效分蘖,确保形成适宜穗数控制无效分蘖,利于形成大穗,还能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2、分次施用分蘖肥,并及时除草
在基蘖肥定量的基础上,机插水稻和手插水稻的特点决定了机插水稻基蘖肥中,基肥和分蘖肥的比例要有显著差别。一般手插水稻基肥在基蘖肥中的比例为70%左右,分蘖肥占30%;而机插水稻基肥在基蘖肥中的比例因为30-40%,分蘖肥占60-70%。机插水稻切忌采用和手插水稻相同的基肥和分蘖肥比例,这是因为机插水稻缓苗期长,机械移栽伤根重,新根发生缓慢,基肥过多秧苗无法利用,会导致肥害僵苗,也会由于移栽后灌排频繁,导致肥料流失严重,降低了肥料利用率因而不宜多施分蘖肥,以控制前期稳健生长。分次施分蘖肥,利攻大穗、争足穗。为此,一般在栽插后7后天施一次返青分蘖肥,并结合使用小苗除草剂进行化除,方法是尿素与稻田小苗除草剂一起拌湿润细土,堆闷3~5小时后在傍晚田内上水5~7cm后撒施。施好后田间水层保持5~7天 ,同时开好平水缺,以防雨水淹没秧心,造成药僵甚至药害,以提高化除效果。对栽前已进行药剂封杀灭草处理的田块,不可再用除草剂,以防连续使用而产生药害。在栽后12~14天再施一次分蘖肥,同时注意捉黄塘,促平衡;栽后18天左右视苗情可再施一次肥,一般掌握在有效分蘖叶龄期(N-n)以后能及时退劲为宜。切忌过多、过迟施用分蘖肥,造成群体过大,影响成穗率和大穗的形成。
3、穗肥使用技术
穗肥既有利于巩固穗数,又有利于攻取大穗,但要防止叶面积过度增长,以形成配置良好的冠层结构;既可扩库,形成较多的总颖花数,又能强“源”畅“流”,形成较高的粒叶比,利于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穗肥一般分促花肥和保花肥两次施用。
促花肥主要是促进稻穗枝梗和颖花的分化,增加每穗颖花数。一般在穗分化始期,即叶龄余数3.5叶左右施用,具体施用时间和用量要因苗情而定:若叶色正常褪淡,可亩施尿素8~12公斤,若叶色较深不褪淡,可推迟并减少施肥量;若叶色较淡的,可提前3~5天施用促花肥,并适当增加用量;如叶色较深也可不施。
保花肥一般在出穗前18~20天,即叶龄余数1.5~1.2时施用,具体施用期应通过剥查10个以上单茎的叶龄余数确定,当50%的有效茎蘖叶龄余数不超过1.2时为追施保花肥的适期。用量一般为7.5公斤/亩尿素,对叶色浅、群体生长量小的可多施,但不宜超过10公斤/亩;相反,则少施或不施。
水稻出穗后一般不需再施肥,如叶色明显落黄,可每亩用尿素1公斤,加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但在沿海地区不宜施用,否则易加重病害,还会降低米的品质。
4、精确定量施肥的理论依据
氮肥的施用量最大、对群体的调控作用最明显。实现水稻精确定量施氮,必须解决施氮总量和分阶段施氮用量分配两个方面的精确定量技术原理和方法。关于施氮总量的计算,早已有了斯坦福(Stanford)理论方程,其公式为:
要使上述公式应用于实际,必须找出公式中(1)目标产量的需氮量和阶段吸氮量。(2)土壤氮素供应量和阶段供应量和(3)氮肥的当季利用率和阶段利用率等三个参数的稳定可靠值。
求取目标产量需肥量、土壤供氮量和氮素利用率三项指标是十分复杂而困难的。但我们的研究设定:(1)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2)按品种类型,(3)按土壤肥力等级(包括前茬),(4)以化肥加秸秆还田为肥源对象,(5)以高产田的测定资料为主要依据,配合比较验证试验的测定。就能在一个地区范围内求出可供应用的精确定量施氮的三个参数。
(1)目标产量的需氮量
目标产量需氮量=目标产量×100公斤稻谷需氮量/100。我们分析了7个点43块不同产量水平(亩产395.7—753.5kg)的100公斤稻谷需氮量(1.63-2.53kg),按产量等级归纳得出了稳定一致的参数值。
图6表明,100公斤稻谷需氮量随产量增加而上升,呈线性正相关。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出亩产500-750公斤的100公斤稻谷的需氮量。
图6 100公斤稻谷需氮量与产量的关系
综合三年结果,我们把江苏现有17叶左右的粳稻品种的100公斤稻谷需氮量定为:500公斤的为1.85(1.8-1.9)公斤左右,600公斤的为2.0(1.9-2.1)公斤左右,700公斤的2.1公斤左右。初步测定,在同级产量水平下,籼稻的100公斤稻谷需氮量比粳稻低0.2公斤。
(2)土壤供氮量
以往的土壤供肥量计算大都是采用在测定的土壤速效养分值(对氮素来说一般用碱解氮的含量)的基础上采用经验公式的方法求得。其公式为:
土壤供肥量(kg/mu)=土壤速效养分测定值(mg/kg)×0.15×有效养分系数
式中:0.15是每亩20cm耕层有15万kg土的换算系数。
在应用上述公式时,有两个问题:一是土壤速效养分测定值一般不稳定,受到取样方法、测定方法等的影响,差异较大。二是有效养分系数的计算是由不施某种养分区作物吸收某种养分量÷土壤速效养分总值求得。因而实际上两者一合并即为土壤供肥量=不施某种养分区(空白区)作物吸收某种养分量。
我们经过研究发现,直接利用不施氮空白区稻谷产量及其100 kg稻谷的需氮量,测得的稻谷需氮量,反映了土壤的综合供氮量(包括灌溉水,降雨的氮及生物固氮的氮),便于在生产上直接应用。空白区基础产量的每100 kg稻谷需氮量也随地力提高而增加,且受土壤特性的影响(图7)。
图7 基础产量与每100kg稻谷需氮量
(3)氮素的当季利用率
①确定氮素当季利用率合理参数的前提条件
不同品种、土壤特性和肥力,不同氮肥种类和施用数量,相同施用数量而不同的前后施用比例和方法,其它栽培技术的配合和气候变化,都会明显影响其当季吸收利用率。我们的试验结果有17.09%-45.3%的差异。因此,高产栽培氮素当季利用率合理参数的确定,必须以当地高产(如江苏700kg)的施肥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满足几个前提条件:气候正常、应用良种、基本苗合理、行距适当、其他栽培技术配合得当等。从肥料本身来说,必须①氮、磷、钾肥配比合理,②以氮素化肥加秸秆还田为主要肥源,这是目前大面积的现状和将来发展的方向;③施氮总量合理;④基蘖肥和穗肥的比例合理。相同的施氮量,只有基蘖肥和穗肥的比例合理。才能取得最高的氮素当季利用率和产量。
②基蘖肥和穗肥数量的合理配合是提高氮肥当季利用率的重要前提
1992年以来,江苏各地进行的多点多年表明(图8),中小苗移栽的(7叶龄以下)基蘖、穗肥比例以6:4~5:5(平均为5.5:4.5)出现高产的频率最高,中大苗(7叶龄以上)移栽的,以5:5~4:6的高产频率最高。基蘖肥比例大于65%,无效分蘖多,穗小,降低了基蘖肥的利用率;基蘖肥比例过小,穗数不足也影响穗肥的吸收利用率。所以,在上述合理基蘖肥与穗肥比例条件下才能获得最高的氮素当季利用率。
图8 基蘖肥与穗肥之比对氮素当季利用率的影响
③高产田的肥料当季利用率一般都很高,从高产田测得的氮素利用率计算施肥,可以取得高产省肥的效果。
对亩产700公斤高产田及空白对照区的吸氮材料分析的方法,测定合理的氮肥当季利用率。对64块17叶粳稻品种的产量和氮素的当季利用率作测定(图9),产量随氮素的当季利用率上升而提高。12块亩产700公斤的高产田的氮素当季利用率为38-45.7%,平均为42.45%,其中75%(9块)高于40%。其余34个产量低于700公斤的田块,氮素的当季利用率在17%-40%之间,其中产量最高的3块(675-692公斤)的氮素当季利用率高于40%。可见,40%的氮素当季利用率是夺取高产的临界值指标。
在低氮量时,氮素当季利用率常有达到40%以上甚而有达50%的,但不能高产。在高产栽培时,当氮素的当季利用率能达到40%以上,才能实现高产。根据700公斤高产田的氮素当季利用率平均为42.45%,故在江苏精确定量施氮计算时,可用42.5%作为稳定可靠的参数值。生产上应用一般常以40%作为计算的参数值。
图9 氮素当季利用率与产量的关系
二、水分运筹
水的定量调控技术是定量栽培的重要内容。水分定量调控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无效分蘖提高茎蘖成穗率、全面提高机插水稻群体质量。其关键措施是:提早搁田。
以往的研究表明,中期搁田的意义表现在许多方面:控制土壤的水分和氮素供应,更新土壤环境,提高土壤氧化还原电位;调节稻株体内的碳氮比,控制无效分蘖和基部节间的生长,增加抗倒能力;复水后增加土壤供肥能力和促进稻株的生长等。正确掌握搁田的时期和方法,是搁田成败或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传统的搁田时间,一般安排在够苗以后,结果往往是无效分蘖发生过多,分蘖成穗率低,中后期群体状况恶化。近年来,为及早控制无效分蘖,在群体质量栽培法中进一步提出了将搁田期提前到总茎蘖数为最后穗数的70%-90%时开始。这是搁田技术的又一次重大改进。
1、水分管理技术对机插分蘖发生的影响
由于机插稻移栽时秧苗小、根系少,人们往往在栽后重于护苗疏于促根,大都采取水层护苗的方法,而导致根系生长差,分蘖发生迟的现象,根据机插栽后的分蘖特点,采取两种不同的栽后管水方式,一是栽后保持水层护苗;一是栽后采取干湿交替,即栽后一叶晴天上水层,晚上和阴天脱水,栽后第二叶龄采取短期脱水促根的方法,而后再采取浇水促蘖的管理方法。试验结果见表2、3。
栽后干湿交替的管水方式对根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分蘖盛期的单株根系增长了49.7%,由于利用分蘖停滞1-2个叶龄重于促根,开始分蘖后根系发达,吸收旺盛也促进了最适分蘖发生时期的分蘖发生,有效分蘖发生增3成左右,分蘖的单株成穗数增加13%,每亩穗数增8.3%,亩产量增13.9%,表明栽后干湿交替的管水方式是一项适宜机插特点、在不增加投入的条件下能显著增产的技术。
由于机插稻中上部蘖位分蘖势猛,中期群体发展快,切忌采取重搁田的方法,引起分蘖大起大落,造成分蘖成穗率低,穗数不足。表7是中期搁田的对比试验,处理1,采取一次重搁田的方法,处理2,采取分次适度轻搁的方法,试验结果见表4。
试验结果表明,在达到穗数80-90%时早脱水,拔节前采取分次适度轻搁的方法,提前搁田时间,减轻搁田程度,能适应机插稻田分蘖发生规律,有利于提高成穗率,确保拿到适宜穗数,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2、提早搁田的理论依据
1)N叶产生搁田效应,N一2叶腋内的分蘖可有效地被控制。
据蒋彭炎等研究,控制无效分蘖的有效时期,是在分蘖芽分化发育过程中对环境的敏感期。作者等的观察表明,当N叶抽出时,N一2叶叶腋内的分蘖牙己伸长但尚末伸出,正处于环境敏感期(表5)。因此,欲控制N一2叶叶腋内的分蘖,必须在N叶抽出时产生水分胁迫,即适宜的搁田时间应提早到欲控制节位的前两个叶龄期。例如,主茎总叶数为17、伸长节间数为5的品种,希望在12叶龄期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后13叶龄期就停止无效分蘖的发生,搁田必须提前到11叶龄期(13-2=11)当全田茎蘖数达到最后穗数的70%-90%时开始。这样,当12叶(N叶)抽出期土壤水分对稻株产生胁迫时,第9叶腋分蘖(N一3叶叶腋)的分蘖可继续生长总茎蘖数可以够苗,而N一2叶(第10叶)叶腋内的分蘖被有效地控制。即当13叶抽出时,N一3的第10叶腋内的无效分蘖就难以发生。如搁田效应(水分胁迫期)持续一个叶龄以上,可将第11叶叶腋内发生的分蘖也有效控制。因此欲控制13叶龄期(N)发生的分蘖,应在第11叶龄期(N一2)开始搁田。简言之,高产田的适宜搁田叶龄期为N-n-1叶龄期。
2)N叶龄期开始脱水搁田,N十l叶龄期产生搁田效应。
研究发现,对处于敏感期的分蘖芽产生控制作用的土壤水势为-18kPa,并持续一个叶龄期。因此,土壤水势-18kPa以下可作为产生搁田效应的土壤含水量标准。根据连云港、扬州、盐城和无锡市等观察,如天气晴好,日平均温度在28-30℃,从开始搁田到产生搁田效应(土壤水势约为-2OkPa),大约需要5-7天时间。温度偏高或砂质土,时间偏短,温度偏低或粘质土,时间偏长。这样,从开始搁田到产生搁田效应大约为一个叶龄期。因此,若要在(N-n)叶龄期产生搁田效应,必须在(N-n-1)叶龄期开始搁田。使得N-n叶龄期顶3顶4叶叶色相等,N-n+1叶龄到拔节期顶4叶淡于顶3叶为准,达不到标准要增加烤田次数和强度。
3、其他时期的管水原则
1)孕穗期-抽穗后15天
水稻孕穗-抽穗后15天,需水量较大,应建立浅水层,以促颖花分化发育和抽穗扬花。
2)抽穗后15天-灌浆结实期
抽穗后15天至灌浆结实期,采取间歇上水,干干湿湿,以利养根保叶,防止青枯早衰。
三、病虫综合防治
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由于各地的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因此病虫的发生种类、时间、程度都有很大的差异。水稻机插秧和手插秧的病虫害发生一般没有太大的差异。最大的差异可能来自苗期,这是因为机插水稻的播期一般要比常规手插秧来的晚。在江苏主要表现在秧田期的条纹叶枯病要比手插秧轻的多,这主要是因为机插秧的迟播避开了灰飞虱的迁飞高峰。
下表列出了全国各稻区发生的主要病虫种类供各地可以参照。
水稻农药的使用各地均有自身的技术方案,加上农药的商品名花样繁多,这里不一一赘述。但是需要提出的是水稻农药的使用要注意使用次数、使用时期和安全间隔期。目前现有标准是GB 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 8321.1-198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GB 8321.2-198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GB 8321.3-198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GB 8321.4-1993《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GB 8321.5-199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绿色食品还有更为严格的标准NY/T 393-2000《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在病虫防治时应该按照上述标准执行。(end)
|
|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投稿)
(如果您是本文作者,请点击此处)
(6/20/2007) |
文章点评
|
查看全部点评
投稿
进入贴吧 |
|
佳工网友 程华
于11/25/2015 5:04:00 PM评论说:
此文理论性强突出,着为农民,希望有更为实用的褝述。(电话:18870983968)
|
对 育苗/种植机械 有何见解?请到 育苗/种植机械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