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申请/商标注册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查看本类全部文章 |
| |
|
|
|
自主创新与拥有“多收三五斗”的能力 |
|
作者: |
|
自主创新对一个国家的意义是毋庸讳言的,特别是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资源少又长期靠粗放式经营实现经济增长的国家更具有特殊的意义。“两高一低”(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模式,只能建立在员工低工资低福利的基础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法制的完善,这种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在这种情况下,自主创新就成为民族企业的必然选择,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抉择。
没有技术独立就没有经济独立、政治独立,这是兰德公司的名言。自主创新的意义,不在于我们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是否多收了三五斗,而在于我们是否拥有能多收三五斗的能力。自主创新不仅仅是一项经济任务,也不仅仅是科技任务和政治任务,它是关系到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基本任务。这项长期的艰巨任务,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近年来,自主创新结出了不少硕果,形势喜人。但尽管自主创新喜讯不断,国产装备却弃之不用。通俗地说,装备制造业就是“生产生产资料的行业”,欧洲国家称之为“资本货物制造业”。我国正处在重化工业的中期阶段,正是装备制造业发挥中坚力量的绝好时机。但现状是,在支持国产装备方面,小企业比大企业好,民营的比国有的好,竞争型企业比垄断型企业好,甚至一些外国企业比本国企业还好。
从全国情况看,凡是装备制造业发达的地区对自主创新都相当重视,但有些地区只是走过场。如果说自主创新是国家意志的体现,那么某个领域行业的自主创新就是地方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的意志体现。但现实是,有些地方依然热衷于招商引资,热衷于短期效应,热衷于政绩工程,对自主创新支持不够,精于算小账不知算大账。
在产品方面,必须防止企业对某些产品的过度包装。有些产品明明技术水平一般,加上一大堆华而不实的功能,就打上了“自主创新”的标签,但在实质功能上并没有突破。这种只是平行发展却没有纵深的产品,是很难长期占领市场的,只是为了创新而创新。
据了解,近几年来,我国技术来源来自于国内的占60.6%,来自国外的占39.4%。虽然我国自主开发的产品增加了,但有相当一部分的水平和性能没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不属于重大创新,实质上是实用改进型。虽然对国外的技术依附减少了,但更多的原因还是企业大量采用了发达国家已经摒弃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而不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成果。
“汉芯事件”告诉我们,中国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成为工业强国、科技强国。现在自主创新的成果很多,掌握的关键技术也不少,但中国95%的企业不搞研发,哪来那么多自主创新?因此,要警惕企业和科研机构在自主创新中弄虚作假。
从某种程度上说,自主创新不在于工厂出多少成果,而在于实验室出多少科学家。没有一批世界领先的研究性大学和科研机构,技术创新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21世纪科学与技术发展日益融合,呈现出“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的明显特点,科学与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之间的关联越来越紧密。在高精尖领域,基础研究的水平往往决定着技术创新的水平。但目前我国自主创新最大的困难是基础科学、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究非常薄弱,是自主创新真正的瓶颈。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基础科学、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究力量是比较雄厚的,缺乏的是应用技术研究,实验室到工厂的过程太缓慢。现在是倒过来了,应用技术发展很快,但很多人不愿意从事基础科学、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究。而从事基础科学、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究人员的待遇很差,又使更多的年轻人忘而却步。如此的恶性循环,使得我国的重大技术成果越来越少。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基础科学、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究上欠了很多账,惟一的补救方法就是奋起直追。
其实,国家在一些大型国企和民营企业投入了不少科技资金,也出了不少成果,因此不能由外资肆意并购。应该广泛进行股份制置换和公私合营,国家确保在国企民企中拥有一股“黄金权”,这样既可以对国家投入的专项资金进行监督,又可以遏制外资觊觎的野心。我们相信企业家的良心,更相信法制的力量,因为一个好的制度设计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
事实上,为了防止跨国巨头的垄断,从俄罗斯到委内瑞拉,无不加快了国有化的步伐。虽然其做法值得商榷,但它们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决心值得我们学习。
最后,笔者认为产品国产化率已越来越不能准确反映产品设备的自主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核心知识产权缺失的事实。建议引进“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这一概念,使核心知识产权的掌握比例直观地显现出来。同时,还可以创建“零部件价值指数”,以直观地反映我们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end)
|
|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投稿)
(如果您是本文作者,请点击此处)
(3/20/2007) |
对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 有何见解?请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