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申请/商标注册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查看本类全部文章 |
| |
|
|
|
德国高技术发展战略与其创新态势 |
|
作者: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副研究员 黄群 |
|
长期以来,德国在国际上一直享有“创意之国”的美誉。但是,为了应对国际高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联邦政府仍希望德国的产、学、研“创新链”能够进一步缩短从“产生创意—研究—中试”到最后转换为适销产品的研发周期。为此,在2006年,本着“激发创意”的精神,德国政府从发展高技术的长远战略出发制定了一项国家高技术战略,这在德国是史无前例的。
一、“创新伙伴”计划:高技术发展战略的先声
“创新伙伴”计划的宗旨是要在德国创造一种全新的创新环境与氛围,进一步发掘德国的技术潜力并续写德国的创新历史。2006年,为了使已有的创新伙伴尽快从“项目制定阶段”迅速转入“项目实施阶段”,联邦政府采取了诸多附加措施以进一步激发创造性和技术进步:
(1)增加研究与发展经费——即在2009年(含)前联邦政府将追加60亿欧元的研究预算支出;同时,要求德国经济界也能依照与政府达成的关于研发经费协调比例的协议,相应增加他们的研究与发展经费。
(2)召开联邦政府IT峰会并推出了旨在巩固和加强德国IT业国际竞争地位的“德国2010年计划”。
(3)通过能源峰会启动了涉及能源供应安全、节约和环保等多个领域的创新课题,以推动现代能源技术的发展。
(4)在联邦总理府下设立了一个新的“创新与增长委员会”。
(5)其他措施,如进一步消除官僚干预、修改基因技术法等,为创新和技术进步提供更为友好的框架条件。
联邦政府希望上述措施能够推动“创新伙伴”计划的实施,并为国家高技术发展战略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国家高技术战略
2006年8月30日,德国联邦教研部长莎宛在柏林宣布:“发动创意将成为德国高技术战略的一项重要的指导思想。未来德国的高技术战略将贯彻一种全新的企业式管理模式:即首次跨越部门界限、系统地制定了一项旨在使德国在未来市场上达到全欧洲乃至全世界尖端地位的、统一的国家战略。为了获得更多的自由研究空间并为转换能力创造框架条件,我们把所有的研究与发展决策都归结在这一国家总体战略目标之上了。尽管德国已经享有‘创意之国’的美誉了,但是,我们仍然要发起新的‘创意攻势’,以便把尖端研究成果迅速转换为产品。今后联邦政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实现创新政策的集约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功地确保未来的富裕生活。”此外,这位女部长还希望通过国家高技术发展战略为德国创造150万个新的工作岗位。高技术战略的一个基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系统地架起科学界与经济界之间的桥梁。
德国的国家高技术战略包括5个方面:①科学与经济之间的紧密合作;②增加私人创新义务;③有目的地扩散尖端技术;④研究与发展的国际化;⑤人才培养。
根据国家高技术发展战略的要求,到2009年,德国联邦政府的高技术投资总额将达到146亿欧元。其中一部分,是联邦政府以研究与发展优先权为由为促进企业创新而专门追加的60亿欧元。
1.发展尖端技术,提高生活质量
德国的国家高技术战略确立了17个现代技术创新范围:从健康研究和医疗技术、光学技术、环境技术的安全研究,到信息与通信技术、航天航空、汽车与交通技术、微系统技术,直至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和材料技术——所有这些,都是德国传统的强势技术领域。莎宛说,实施高技术战略将明显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国家里里外外的安全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了;目前,政府已经拟订了一项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安全研究计划——该项计划将为有效地保护国民及其自由做出重要的贡献。今后,德国健康研究领域的重点是疾病的预防以及新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同时,也要大幅度降低卫生事业方面的成本。莎宛指出,德国政府卫生与医疗工作的主导方针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2.加强政企合作,促进安全研究
作为高技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联邦教研部计划的安全研究项目特别强调政府和经济界的真诚合作,并同时希望未来的安全技术用户——诸如警察、消防队和救援组织,以及重要基础设施的经营者如供电、远程通讯或者交通企业等——从一开始就介入研究与开发的全过程。
在高技术战略范围内,联邦教研部推出了一份宏大的安全研究计划,以便更为有效地捆绑研究所和企业的创新能力。联邦政府安全计划的总体要求是:安全与救护力量必须为可能出现的、越来越复杂的任务做好一切必要的准备;安全研究应该为自由和安全提供优化支持的途径。在今后5年内,教研部将为此投入大约1亿欧元的专项资助。该计划将在2007年初启动,涉及机场、火车站的安全问题,洪水爆发的后果研究,以及断水、断电乃至远程通讯方面的安全问题研究等。
3.“顶级区域需要所有领域的顶级专业人才”
德国通向知识与研究集约型产业和服务业——即知识社会——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使德国的教育以及国民的专门技能水平与时俱进并达到最高的标准。也就是说,“顶级区域需要所有领域的顶级专业人才”。根据对基于人口统计发展和经济结构变迁的预测,德国将来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预计在今后10至20年内,德国的人才需求压力将进一步加大。面对这样的背景,继续加强德国的培训与继续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国家教育与后备专业力量公约规定的范围内,德国联邦政府已经推出了相应的促进措施,然而,最重要的措施就是进一步推动德国双轨制职业教育体制的改革。改革的目的是使企业和培训者在培训内容、结业形式以及培训与岗位连接方面有更多的区别和自由度,以便加大职业教育对手工业和服务业内所有青年从业人员的吸引力。
根据文化部长级会议的预测,在未来几年内,德国高等院校的在校生人数将从现在的200万人增加到250万人;“鉴于可预测的高技能专业人才需求的迅速增长,我们要紧紧把握住发展德国高等教育的难得的机遇。”
三、2006年德国部分高技术领域创新态势
1.信息技术
2006年3月8日,在汉诺威世界顶级CeBIT(办公及信息技术中心)技术博览会开幕之际,联邦教研部长莎宛宣称:信息和通信技术一旦与传统产业部门结合在一起,德国就将获得巨大的增长潜力。在这次CeBIT大展上,联邦教研部资助的“人与技术交互作用”项目的研究成果证明,联邦政府的资助方向是正确的。同时,在进行中的“信息科学年”活动里,公众与科学家们还广泛讨论了新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等问题。
为了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联邦教研部对德国超能计算中心的组建和联网进行了投资,从而使巴伐利亚科学研究院新建的莱布尼茨计算中心的超级计算机成为了世界上最好的计算机之一。该计算中心以及超级计算机共耗资8000万欧元,由巴伐利亚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共同承担。
德累斯顿兴建的第三个芯片厂是德国信息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个丰硕成果,标志着德国已经成为国际上重要的微电子产业基地。此外,AMD技术中心和费朗霍夫纳米电子中心等新的科研基础设施也得以顺利兴建。联邦教研部仅为德累斯顿所属的创新群体提供的资助就达5000万欧元。
2006年,欧洲运算能力最强的超级计算机在德国尤利希研究中心正式投入运行。这部超级计算机名为“JUBL”,其运算速度达每秒46万亿次。JUBL的运行预示着尤利希研究中心已经跻身国际著名科学计算中心的行列。JUBL将用于大量的计算模拟,从而为物理、材料、生物、医学、环境等领域创造了更好的科研条件。联邦教研部为这台超级计算机提供了大部分的经费。
2006年1月10日,联邦教研部宣称已经为“电子科学”计划第一阶段的4项由25个研究机构和企业参与的联合计划提供了750万欧元的资助;并表示联邦政府加大了对联合计划的资助,资助额也将增加到1800万欧元,资助的重点将由数字图书馆和电子出版物过渡到虚拟的信息与工作环境,因此,需要研究自然与人文科学的“专项学科—个性化信息—IT服务”相结合的创新形式。
2006年获得资助的联合计划包括:
⑴能源气象学知识网
为优化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而建设的对大气研究和气象学研究领域大量数据进行有关处理和清晰提供的电子服务系统。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的3个研究所、OFFIS公司、信息学研究所以及奥尔登堡大学和大气产业有限公司等参与了该联合项目,OFFIS公司为科学总指导。
⑵在知识网方面
以语境为取向的、重点汇总病人信息的、为在物质科学领域的虚拟合作工作过程中的知识准备研制的一种助理软件系统。参与该项目的有弗朗霍夫协会的5个研究所、Empolis有限公司和Ontoprise有限公司,卡尔斯鲁厄大学信息学研究中心为科学总指导。
⑶生命科学领域合作联网的知识管理
基于Web平台形式的、在持续改进虚拟工作环境中进行生物医学研究的、生物科学领域的形式范畴示意图(实体学)构造系统。参与该项目的有10个来自工业和大学的伙伴。
⑷下一代德文WIKI增强智囊团
研制自动识别专有名词(人名、时间、地名、历史事件名称)的软件系统,主要与天主教当代史的实验性应用研究项目保持科学联系和协作。在研制成功后,该系统既可以用于其他人文科学研究领域,也可以用于其他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弗朗霍夫多媒体通信研究所(IMK)、杜伊斯堡-埃森大学信息学和交互系统研究所(IIS)、当代史委员会(KfZG)参与了该项联合项目。弗朗霍夫多媒体通信研究所负责项目协调工作。
2.生物技术
2006年,为了加强对系统生物学当前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研究,德国联邦教研部决定在今后5年内为4个科学家组提供4500万欧元的专项资助。系统生物学研究具有多方面的应用可能性——从有针对性的植物设计到生产过程的优化直至定制药物的研发。与之相关的学科交叉研究方法得以把生物学、医学、数学、物理、系统技术、信息学和工程科学等领域的数据与方法综合起来。联邦教研部表示,要坚持不渝地把德国的系统生物学研究单元中具有竞争力的技术向前推进。该专项资助是根据国际专家委员会的鉴定意见决定的,获得资助的4个科学家组分别来自弗赖堡大学、海德堡大学、马格德堡大学(与马普复杂技术系统动力研究所合作)和波茨坦马普植物生理学研究所。
这4个科学家组将进一步加强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现有的研究族群,并致力于系统生物学领域青年科学家的培养,进而通过青年组把研究向前推进。该专项资助将在机构式资助科目中列支。
⑴白色生物技术
按照当前通行的分类法,生物技术被分为“红色”(生物医学技术)、“绿色”(生物农业技术)和“白色”(产业生物技术)三类,而白色生物技术又被视为第三次生物技术浪潮。植物原料制成的材料、生物聚合物作为塑料的替代品和环境友好的化学制剂等等,都属于白色生物技术产品;同时,在生产工程中,微生物或者酶工艺也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生产工艺。专家们预测,随着经济、生态和社会目标的进一步协调与融合,白色生物技术将获得更加巨大的增长潜力;到2010年,全世界的白色生物技术产品的销售总额将达到500亿欧元。
德国联邦教研部的议会国务秘书Thomas Rachel说:“白色生物技术能够为我们提供解决当前许多迫切问题的方法,因而具有极为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因此,是许多产业部门都渴望得到的。”作为联邦政府高技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最近5年来,联邦政府用于相关生物技术领域的资助经费已达6000万欧元;加上来自经济界的追加经费,已进行的研究与发展项目的经费总额也累计达到1.5亿欧元。政府的高技术战略正在使科学界与经济界的伙伴关系不断扩大。
德国联邦教研部希望通过“生物产业计划2021”把来自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创意迅速转换成工业产品并尽快占领市场。为此,还将组建相关研究机构与企业的网络,又被称为“研究与生产集群”。
⑵大力扶持创新型生物技术企业
德国新建的生物技术创新型企业数量今年仍保持稳步增长。联邦教研部希望通过Bio Chance II计划和 Bio Chance计划支持年轻生物技术企业从事有财政风险的开发活动——资助经费总额约为1亿欧元,以便进一步提升德国生物技术企业的国际竞争地位。
联邦教研部的资助重点是生物技术方面的40个在技术上已达到很高水平,并有很好市场前景的新合作研究项目。在未来3年里,联邦教研部将为这些项目提供2500万欧元的专项资助。这些项目涉及的内容宽泛,从疑难病到老年性疾病几乎无所不包——如癌症、艾滋病、风湿病和阿兹海默症的治疗与诊断方法等,甚至还包括研制新的保健食品。
为了把德国生物技术领域杰出的基础研究成果继续开发成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特别是医学领域的治疗与诊断工艺,年轻的生物技术企业要发挥重要的作用。联邦政府希望通过高技术战略不断加强这一影响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的研究领域中的开发与创新活动。为此,教研部对生物技术企业的研究与发展项目的资助经费总额增长到2亿欧元(增长率达到100%),大约占所需项目资助经费的40%,其余用于研究与开发的3亿欧元经费则由经济界承担。
新追加的经费将主要用于继续执行2004年以来已经成功运行的“Bio Chance PLUS”资助计划,重点支持从事生物医学问题研究的年轻生物技术企业和有关癌症、新陈代谢及传染病治疗与诊断方法的研究中心。联邦政府希望这些重点资助措施能够创造更多高技能的工作岗位,同时,要开辟解决疑难病症治疗的新途径,并形成有益于环境的低成本生产工艺。
另外,在德国政府支持的欧洲生物研究区域网(ERA-NET Eurotransbio)——专门针对欧洲年轻生物技术企业——的计划范围内,教研部总共资助了17个德国年轻生物技术企业与其欧洲合作伙伴之间的跨国合作项目,项目资助额为700万欧元。目前,德国、法国、芬兰、西班牙和奥地利5国通过ERA-NET Eurotransbio的招标,总共筛选出了17个跨国合作项目,20个德国年轻生物技术企业参与了这些合作项目。
3.健康与医疗
⑴医疗技术
自2006年起,在3年时间内,联邦教研部将投入2000万欧元对身体残障修复技术及配套技术设备的创新与开发提供支持。尤其是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课题将得到特别的资助,以便残疾人能够重新恢复失去的身体机能和感知能力,重新过上独立的生活。
德国联邦政府还拨出620万欧元专款资助认知研究,课题范围包括感觉与注意力、语言能力、学习与记忆、思维与解决问题等能力。藉此,来自7个联合会的科学家们围绕有关人脑的复杂机能以及病态性紊乱的机理等课题展开了破译研究,以求更好地理解大脑功能并探寻开辟新型诊断与治疗方法的可能性。
联邦教研部通过有针对性的资助促使研究机构把基础研究与临床病理学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推动了心理学、神经病学、神经学和神经心理学领域科学家的大型跨学科联合研究。由联邦教育研究部资助的7个联合项目有:“突触适应性”联合项目、“多巴胺促进学习”联合项目、“疼痛感觉”联合项目、“基于响应的学习”联合项目、“报答系统”联合项目、“对象处理的适应性”联合项目、“精神性失用症”联合项目。
⑵资助建立特种疾病研究网络
罕见的疾病根本不像一些教科书中所列的那么少,仅德国遇到过的就不下百万种。通常,当某种疾病的患病人数低于2000人,那么它就会被称为“怪病”。为了进一步促进对这些“怪病”的研究,在2006和2007两年时间内,德国联邦教研部将为新建的特种疾病研究网络提供1500万欧元的资助经费。政府希望借助这项资助计划使医务工作者更好地了解这些疾病,并为患者提供优化的医疗服务。
德国特种疾病研究网络从事罕见疾病的广谱研究,联邦教研部的资助重点是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之间的合作,以便更为系统地研究病因与病程,制定专门的诊断方法,改善信息传递渠道和效率,并为病人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服务。德国政府的资助为加强这一研究方向的国际联网奠定了基础。
⑶加强健康研究,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研究是德国今后十年的一个中心任务。医学领域的进步将延长人类的健康与寿命。因此,对于即将成为老龄化社会的德国而言,加强健康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当前,德国联邦教研部每年为生命与健康研究提供的资助经费高达12亿欧元,今后还将进一步提高该领域的研究资助经费。2006年德国健康研究资助的重点聚焦于神经科学领域中的研究工作及其成果方面,诸如中风、帕金森、消沉和痴呆等疾病。专家们估计,在德国的65岁以上人口中,老年痴呆症患者的人数高达100万之多,而且还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因此,基于道德与社会安定的原因,必须加大对神经系统和精神系统疾病的研究。
⑷资助营养研究
德国食品的质量和种类均属上乘,但与营养相关的疾病患病率却在近几年中出现了上升。尤其是少年儿童,正越来越多地身受糖尿病和肥胖症之苦。为了遏制这一不良趋势,联邦教研部对营养的分子基础研究给予了重点资助,目的是生产出适合人类需求的食品,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在未来3年中,人们希望能够得到分子数据,从而获悉人与食品之间的交互关系。若将这一成果运用于食品生产,由饮食造成的疾病将有望得到预期效果。
2006年6月9日,联邦教研部宣布,在今后3 年内,将再提供5000 万欧元专项经费以资助植物研究,即把植物作为未来一种可利用的原料开展相关研究。教研部希望通过新的“植物生物系统的基因组分析”(GABI-FUTURE)研究与资助计划培育转基因植物进而实现植物的优化,同时促进大学、大学外研究机构与经济企业的合作。该项目资助的目标是可持续和可再生资源的研发以及相关生物工业的建设。此外还包括那些能作为健康食品原料,以及作为特别生物分子的生产线的植物研究,如能作为化工或制药工业的基本原料等的植物;基于植物的再生能源产品系统的研制以及培育无破坏性可利用植物。该计划旨在建设新的、可持续发展和利于环境的农业生产系统。
4.纳米技术
⑴资助纳米技术安全研究
纳米技术是有巨大市场潜力和最有希望的技术领域之一。为此,德国联邦教研部和工业界进一步加大了关于纳米材料安全研究的投入力度。在联邦教研部的“采用纳米技术”(Nano Care)项目中,德国工业界和科学机构共同开展了纳米颗粒对公众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专题研究。联邦政府要求研究机构和企业在利用纳米技术的潜力方面要更加认真负责,必须顾及到使用后的影响,如有必要还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纳米技术是今后最多产的增长领域之一,希望为重要的未来课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诸如能源、健康、流动和新材料等。有些德国专家认为新技术本身也会对健康和环境带来风险,所以,为了对社会和个人负责,必须对技术开发可能产生的对人与环境的负面影响进行研究。而相关的大部分课题都已经出现在Nano Care主导项目之中了,因此,该项目将有助于提高公众对纳米技术的认可度。德国政府希望Nano Care不断带来有关纳米颗粒对环境与健康影响的新科学知识,并把这些知识传播给广大公众。来自工业界和科学界的项目伙伴已经开始了新型纳米颗粒的研制工作,并将在模式系统中对其毒理学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主要的13个工业伙伴包括德古萨股份公司、巴斯夫股份公司、拜尔材料科学股份公司等。
⑵启动新一轮纳米技术联合项目
2006年,联邦教研部加大了对纳米技术的资助,资助经费总额为5000万欧元(比上年增加了1000万欧元)。同时,还要求卓越研究团队就纳米与生物技术之间的交叉点提出新的项目建议。2006年3月16日,德国联邦教研部在柏林公布了对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学科交叉性合作项目给予资助的决定,资助重点是磁性纳米粒子、纳米粒子的功能化、功能生物技术的表面和截面、结缔组织工程纳米技术工艺以及生物分子的机器和工具。教研部希望相应的科学成果能顺利地投入工业应用。到2006年10月止,已有42个联合项目获得了资助,其中企业参与的项目约占45%;联邦教研部支出的资助总额约为4000万欧元,经济界的投入为2000万欧元。课题包括用于新疗法的纳米粒子、诊断术使用的高强度渗透工艺、纳米刻度分析仪器的研制以及与医疗技术有关的生物功能分层系统和再生医学等。
⑶争夺纳米技术国际青年科学家
2006年4月12日,德国联邦教研部启动了新一轮争夺纳米技术领域国际青年科学家的活动,并宣布为这项“纳米未来”(Nano Futur)竞赛活动提供约2000万欧元的资助。Nano Futur是“纳米技术攻占市场”未来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该计划隶属于联邦教研部的“工业和社会材料创新”总体计划。参与Nano Futur竞赛活动的青年科学家一旦获胜,就可以在一家德国研究机构的纳米科学领域工作组中独立地从事研究项目,并得到联邦教研部为期5年的资助。Nano Futur竞赛活动的课题范围可以延展到几乎所有的技术领域,其中一半以上的参赛者都想凭借自己的研究成果创办一家自己的企业。自2003年以来,已经有17位参赛者胜出并得到了联邦教研部的资助;他们富有成果的研究工作获得普遍好评,其中4位青年科学家已被聘为“名誉教授”。
⑷推出“纳米计划-行动规划2010”
2006年,德国联邦政府推出了以捆绑纳米技术目标和行动出发点的、统一的、跨职权范围的行动框架计划——“纳米计划-行动规划2010”。该计划涉及到新的未来领域、创造更好的框架条件、认真负责的技术和与公众进行广泛对话等诸多方面。在当年的联邦教研部-柏林纳米技术平台上,约有400名来自科学界和经济界的代表分成7个专业组举行了学术研讨会。
德国的纳米技术处于欧洲领先地位——无论是研发费用支出还是参与研发的公司及研究所的数量。以往,德国每年投入的纳米技术研发经费约为3.10亿欧元,2006年增加到了3.30亿欧元,其中大约1.34亿欧元出自联邦教研部预算。目前,在德国从事纳米技术产品开发、应用和销售的企业已有约600家;而德国政府希望纳米创办企业和中小企业都能增加更多的工作岗位。在德国,大约有50000个工作岗位依赖于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技术产品的市场潜力是十分巨大的——预测到2015年全世界的市场销售额将达到10多亿欧元。
综上所述,德国政府的高技术政策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关注研究促进措施和相应的框架条件建设,为新的创意铺平道路,使德国的创新潜力得以充分释放,竭力提高德国科学技术的国际地位。德国国家高技术发展战略所依托的是德国传统的强势工业领域——它们不仅是德国经济的基础和柱石,也是德国工业技术创新的土壤和温床。强势源自创新,创新巩固和发展强势。越是强势领域就越需要创新。这样的“良性循环”正是德国国家高技术发展战略所追求的目标之一。随着德国国家高技术发展战略的实施,人们有理由相信:“德国制造”不仅是世界著名的工业产品品牌,同时,也将成为世界著名的创新品牌。(end)
|
|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投稿)
(如果您是本文作者,请点击此处)
(3/15/2007) |
对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 有何见解?请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