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印刷机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查看本类全部文章 |
| |
|
|
|
我国印刷机械标准现状与发展趋势 |
|
作者: |
|
近年来,国家标准化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简称“国标委”)及相关组织机构相继成立,行业标委会也经分批审核,重新确认,陆续换届。全国印刷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以下简称“标委会”)经过半年多的评审工作,于2003年12月国标委正式下文批准组成第三届全国印刷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并对标委会委员组成名单进行审核、确认、颁发委员证书,标委会也根据章程和有关规定进行了通讯员组成名单的调整和审核。在2004年9月的换届会上,代表国标委向标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和顾问发放正式聘书。标委会委员、通讯员将承担起推进印刷机械行业技术进步和提高质量的重任,也要承担起通过标准的制订将中国企业的印刷机械产品与世界接轨的重任。
标准化体制现状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标准化工作越来越显得重要,国际标准化工作已经形成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V)三大标准系统,另外被ISO认可的还有25个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拥有186个技术委员会,已经制订出13544个国际标准。其中TC130印刷技术委员会下设7个工作组,分别负责术语标准,印刷过程控制等7个方面标准,其中第五工作组负责人机工程学安全标准的制订,现在已经发布两个印刷机械安全标准。
我国标准化工作,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领导,下设260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其中涉及印刷技术分类的有四个委员会,分别是全国印刷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复印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包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标委会工作回顾
印刷机械标准化工作原来归口在北京印刷机械研究所,所内设立专门的处室负责标准化的研究和制修订工作。在此期间先后制定44项印刷机械标准,初步奠定了印刷机械标准化体系,推动了印刷机械产业的发展。
1992年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由机械部、新闻出版署、轻工总会、经济日报等部门推荐的22名委员、3名顾问组成标委会。实现印前、印刷、印后再加工,以及与此过程相关的机械设备专业领域内从事全国性标准化工作的技术组织,负责印刷机械领域的标准化技术归口工作。标委会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委托,由国家机械工业联合会负责领导和管理。
标委会成立以后,根据《章程》等有关规定.一批与印刷机械专业有关的企业、事业单位自愿申请,经标委会同意备案,成为标委会的通讯委员。他们被邀请列席标委会的会议,发表意见和建议,并获得标委会的资料和文件。通讯委员为标委会注入了活力,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标准化工作素质。
多年来,标委会在企业、有关职能部门、委员、通讯委员的大力支持下,克服了种种困难,有效推动了印刷机械行业标准化工作进程,完成了预定的任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印刷机械行业创造了一个稳定提高产品质量、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和增强企业效益的局面,标委会为印刷机械行业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标委会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按照国家制、修订标准的原则以及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方针,不断完善印刷机械专业标准体系。提出了印刷机械专业制、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划及年度计划的建 ]N。同时,根据国家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机械工业联合会批准的计划,组织了印刷机械专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和复审工作,并采用多种形式开展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宣讲、咨询和技术服务,有力推动了标准的实施。
第二届标委会在1999年4月换届成立,由委员38名,顾问两名组成,24名委员具有高级职称,占总数64%。委员是以生产、使用、科研、流通等方面的科技人员为主。在标委会领导、秘书处和全体委员、通讯员的努力工作下,虽然秘书处人员变动较大,还是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为印刷机械产品质量控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此期间,标委会不但建立起印刷机械标准化体系,还配合质量监督部门制订多项产品质量的分等规定,先后制、修订行业标准20多项,制订产品分等规定27项,有力推进了产品的质量工作。
1.标准的制、修订及清理工作
第三届标委会成立以后,先后完成了以下标准化工作。
①根据WTO的有关承诺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国内印刷机械新产品的需要,配合国家质量监督部门的要求先后制订新标准9种,其中有表格机、粘盒机,小型平版印刷机、柔性版印刷机、平型丝网印刷机(含两部分)、输纸机,单张纸凹版印刷机、丝网印刷用铝合金网框。根据标准执行情况和收集到的建议,还完成了除卷筒塑料薄膜印刷机,商标模切机等十多个标准以外全部标准的修订。
②2003年标委会在重点企业的支持下,开始了国际印刷机械安全标准的翻译和转化工作,并取得较大进展,其中一项是《印刷技术——印后装订和成品加工系统及设备安全要求》, 另一项是《印刷技术——印刷机系统安全要求》,这两项标准已经完成征求意见阶段,力争2007年上交报批稿。
③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标委会还负责印刷机械产品质量分等规定的制订和印刷机械产品质量分等评定,即合格品,一等品,优等品的考评。进入市场经济发展轨道后,国家质量管理部门,不再进行质量分等考评,并严格控制这种带有政府行为的质量评比活动,按这项要求,标委会废除了27项分等规定标准。
国家经贸委先后公布三批“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设备”目录,涉及淘汰落后印刷机械设备几十种,标委会通过研究,先后淘汰落后标准10多项。
2.加强行业标准化服务工作
①改革开放以来,印刷机械制造企业数量增长较快,产品品种也在不断增加。标委会秘书处积极热情为行业提供标准化技术服务。经常向企业尤其是新企业提供产品标准文件,解答企业提出的各项标准化方面的咨询.使行业标准得以贯彻和实施。为适应企业要求,协助制订企业标准,推进企业管理、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标准化,组织企业标准化人员积极参加标准化机构主办的各种培训班、研讨班,系统学习了国家新颁布的与国际标准化组织接轨的标准化编写新标准,并在标准制订和修订中贯彻执行。
②为了宣传国家产品质量和标准化政策。交流宣传标准化法规和信息,推行印机产品新标准的贯彻和执行,继续按季出版发行《印刷机械标准化》杂志,取得良好宣传、交流效果。
3.完成标准化转型工作
①转变标准化工作观念
第二届标委会任期内,面临市场经济深化。国有企业改制,标准化工作者新老交替。标准化体系的调整改革,标委会的工作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原来计划经济体系下的国家出资管理模式转变为行业自主管理模式。行业标委会不再制订行业强制的产品标准。行业产品标准一律是推荐性标准,从而使标委会的立法职能的约束力大大削弱。标委会的活动经费由国家部分支持转变为行业支持。标委会在这种困难情况下,通过转变观念,积极工作。认真发挥委员单位、通讯员单位作用,不但生存下来,而且还为行业提供了有效的标准化服务。
②组建第三届标委会
印刷机械行业是机械工业中的小行业,年销额在100亿元左右。机械工业联合会在审定过程中。有意将小行业集中在一起,以分标委会的形式进行管理和标准制订工作。还有一个原因是按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结构形式,成立印刷技术标委会。印刷机械标委会成为他的分标委会。经过标委会的有关领导多次与机械工业联合会协商.终于在2003年12月份。批准成立第三届全国印刷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③加强了与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协作
第二届标委会加强了与印刷标委会的协作,通过印刷标委会了解国际标准化组织在印刷机械标准化方面的进展,为等同采用国际标准开通了渠道。同时.为了解印刷工业标准化执行情况,对印刷机械产品更加适应用户要求创造了有利条件。
标准化工作任务
1、积极采用国际标准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标准化的工作环境。工作方向、工作手段、工作程序都产生了重大变化。为了使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采用国际先进标准是提高产品质量的一项重大国策。也是突破经济发达国家设立的技术壁垒的一项有力措施。积极等同采用国际印刷机械标准是标委会的重点工作之一。当前,在企业的资助和支持下,组织翻译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的印后及纸张加工设备、印刷设备安全标准就是带有一项方向性的工作。这项国家强制标准的贯彻,将对企业制造的印机产品在安全性能上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从设计开始就贯彻的安全规范。将大大缩短产品进人西方发达国家的时间周期。过去,我们的印刷产品为进人西方发达国家市场。一般是设计→试制→用户验证→修改设计→小批→国内销售→CE认证→修改设计→CE多次复查→出口。而直接引人安全标准设计的产品,在经过试制一次反复后.就可以达到出口条件,就是需要通过CE安全认证。也相对容易得多。2003年标委会召开标准审查会.作了印后设备安全标准内容介绍。与会代表反映强烈.纷纷要求索取该标准文件,这反映了印刷机械企业对安全标准的迫切要求.也反映国产印刷机械设备走出国门的迫切愿望。采用国际标准的另一项任务是收集国外先进的产品标准,作为我国现有印刷机械产品标准的依据。我国现行的印刷机械标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综合高、中、低档产品的质量现状,经过综合讨论、协调、让步形成中等,甚至中等偏下的质量验收标准,以GB/T3264—1989单张纸平版印刷机为例.最高印刷速度是6000张/时就是一个妥协的结果,是在015印刷机和高速自动机平衡的结果。套印精度国外产品为0.01mm,而我国印刷机标准套印准确度为0.12mm,差距是相当大的。用这种标准水平用户不满意,只能出口到经济不发达的国家,不能提高国产印刷机械设备的技术水平。
2.提高标准化水平
现在产品标准是推荐性标准,企业有权选择采用哪一级的标准,如:企业可以采用当地质量管理部门备案的企业标准,也可以采用用户认可的不同年代或最新的现行标准。因此现行标准可以与国际接轨或制订国内高水平的标准。企业有选用标准的自由,只要用户认可就行。行业标准的水平提高以后.可以在用户心中形成一个概念,即采用行业标准的企业产品有高的质量水平,克服现在企业标准高于行业标准的不合理现象.这样做既可以提高标委会委员在行业中的地位,又使标准起到规范市场,制止低水平恶劣竞争的目的。
3.进一步完善标准化体系
第三届标委会是在第一、第二届标委会建立印刷机械标准化体系的基础之上组织建立起来的,根据我国印刷机械产品和市场具体情况.产品标准仍然需要扩大品种,如直接制版机、喷墨印刷机、无线胶订联动线、精装联动线、间隙式不干胶印刷机、涂布机、横向分切机等产品标准.应该组织企业制订。近年来,先后制订的输纸机,单张纸凹印机、平型网版印刷机、柔性版印刷机、丝网印刷机铝合金网框等标准,使印刷机械产品标准化体系更加趋向完整。当然。还有不少企业生产针对印刷机的自动套售系统、定点定量润滑系统、网纹辊、墨色遥控、号码机、零速自动接纸机、高速自动接纸机等配套产品,也应该有行业标准,进行质量规范,从而扩大标准覆盖面。
4、建立有效的技术屏障
依靠标准的力量建立保护国内印刷机械企业的技术壁垒体系,也是一项重要的标准化工作。由于各种原因,似乎没有什么进展,当然这项工作有一定难度。有人讲发达国家的产品质量比我们高,安全性能比我们强,根本无法建立技术壁垒。当前,我们认为首先应该制订二手机限制进口的技术壁垒的标准,其内容应该包括:
①国内已经有厂家批量生产的印刷机械产品,不应该进口二手机产品冲击国内市场,标准中可以列出有关产品的明细表。
②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设备,二手机和新制造的机器都不允许进口。
③国内没有厂家生产,又没有相关产品可以替代二手设备,应建立完善的进口审批程序。
④不允许二手印刷机械设备在国外拆散,以零件配件的形式进口,搅乱市场。
⑤国产设备没有实现出口,或已经出口再以进口设备的名义返销国内变相进口的恶劣行为应该禁止。
转变观念,开创标准化的新局面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国民经济与全球经济接轨取得了较大进展,我国进出口总额双双超50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主要贸易大国之一。中国制造的产品享誉世界,无论走到哪个国家,“中国制造”在各类产品中清晰可见,作为中国公民无不为之自豪。然而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出口总额中60%以上是国外独资和中外合资企业创造的,据有关资料统计,民营经济在出口额中也占相当大的比例。我们是贸易大国,但还不是贸易强国。以出口机电产品的情况看,家用电器、五金工具、小型电机是出口的大头产品。印刷机械设备的进口多年来一直排在进口额最大的20种产品之中,与汽车、机床、医疗器械、电子产品、工程机械共处于进口额较大的产品之中,年进口额最大的2004年进口达2.62亿美元,2005年达到4.01亿美元,进出口逆差相当悬殊。究其症结,我认为有四个方面的主要原因:一是产品技术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二是产品质量不过硬;三是高端设备基本被外国厂商占领市场;四是标准的适应性和整体水平不高。
1、国产印刷机械设备取得突出性进展
“十•五”末期,印刷机械制造业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方面生产企业达到400~450家.年销售额已经突破10亿元.产品的品种已经达到200种以上。另一方面印刷机械设备的技术水平取得较大进展,一大批新产品推向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对印刷机械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①单张纸平版印刷机唯一空白——全张系列单张纸印刷机包括多色印刷机。已有3家企业推出系列产品,满足了包装印刷业对大幅面设备的需求,开始步人国产化进程。对开单张纸多色印刷机的印刷速度,已经达到15000张/时;四开、八开的单张纸多色印刷机已经批量生产,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
②卷筒纸印刷机家族的产品,除大型双幅印报机以外,其它产品都有厂家在生产。其中两家企业生产的中型印报机的印刷速度已经达到70000—75000张/时;商业、半商业印刷机的印刷速度已经达到40000张/时;小型塔式印报机印刷速度已经达到45000张/时,适应各种幅面纸张的卷筒纸印刷机品种齐全,并有较大出口量。
③卷筒纸凹版印刷机的科技水平也有较大提高,有两家企业的产品印刷速度已经达到300米/分。可以采用双放、双收的方式印刷,对包装材料可以通过预印—复合工艺,使印刷包装颜色更加丰富多彩。
④柔性版印刷机制造企业数量不断增长,机组式、卫星式、层台式结构的产品已有近20家企业生产,设备的尺寸规格也有420mm、460mm、480mm、560mm、620mm,全张幅面的柔版印刷机也有企业生产。设备的主要配套零件如:网纹辊、圆模切滚筒都已实现国产化,柔性版印刷的领域也在不断发展。
⑤印后装订设备发展非常快,不但进入该领域的企业不断增加,而且一些大型企业也在向印后等相关相近的设备领域发展。骑马装订生产线、无线胶订生产线、自动粘盒机、自动纸盒生产线、全自动平压模切机等高效设备已经可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据统计,骑马装订生产线速度可以已达到 11 000本/时.无线肢订生产线速度可以达到5500本/时。全自动平压模切机的速度已经达到8000张/时。另外,自动制壳机、半自动制盒机,堆积打捆机、高速折页机等设备都已达到较高水平。
以上产品的技术含量有长足的进展,如:无轴传动技术,酒精湿润技术、墨色遥控技术、变频调速技术、故障显示诊断技术、程序编程技术都在广泛应用。
2.国外新产品对我们的启示
①我国尚处于空白的数字化印刷设备在国际上已经产业化,无水胶印,在机制版数字印刷机由原来的海德堡一家独秀的格局,开始向高宝、网屏、利优比等厂家流布。数字打样机、数字黑白印刷机、数字彩色印刷机、喷墨印刷机及数字直接制版机国外已经产业化,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CIP3、CIP4、PDF等文件格式标准不断整合,并形成JDF全过程自动化的文件格式,使印前、印后做到信息共享,使印刷品印刷制作过程,甚至包括管理过程自动化。
②印刷业的骨干设备——单张纸印刷机继续向高效、高质量发展,单张纸多色印刷机已经形成一批双面彩色印刷的设备。如翻转印刷、双面直接印刷,串接式双面印刷。印刷幅面也在460mm、520mm、1020mm的基础上向1050mm、1300mm、1620mm幅面拓展。对开印刷速度达到10000~15500张/时,有些产品已经采用无轴传动技术,印刷滚筒无轴传动(走纸有轴传动),输纸机采用独立传动等技术。
③印后联动加工设备不断增加,有两台切纸机和纸张自动运输装置组成的方形商标自动裁切生产线;由两台切纸机、模切机、打捆设备组成的异形商标裁切、模切、打捆生产线,实现每小时250万张异形商标的生产能力;印后联线设备还有自动制盒生产线、自动制袋生产线、书刊精装生产线、自动磁卡写人机、书刊平订生产线等。有的装订设备还和计数、堆积、打捆、装箱联结。
④印刷与印后连线的设备也开始出现,如:卷筒纸印刷机与报纸装订联结;卷筒纸印刷机与堆积、打捆的联结;单张纸印刷机与印后装订联结;裁单张机与单张纸印刷机的联结等。
3.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产品的发展与印刷机械标准化工作联系起来看,正好印证了标准化的适应性和整体水平低的论断,我国印刷机械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①标准化工作严重滞后产品技术的发展,影响企业产品水平的提高。
②标准化工作不能带动印刷机械大量出口,不能建立国外产品进口的技术壁垒。
③标准化工作不能促进低水平产品的尽快淘汰。
④标准化工作不能使高新技术水平的产品扩大市场销售。
⑤标准体系中还没有一项涉及安全的标准。
去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标准清理工作,总结现有国家标准21575项,其中在用的标准仅占44.2%,需要继续修订的标准占44.2%,需要废除的标准占11.6%,急需抓紧时间修订的9000项,要求年内尽快完成。有2000个标准急用制定,最近国家已经加强了标准制定工作,有20 多位两院院士参与标准制订工作。印机标委会自第三届成立以来,先后清理了现行印刷机械行业标准,2004年新发布修订的标准18项,目前在用标准共47顶,还有多项需要修订,任务相当艰巨,必须抓紧修订的步伐。《GB/T3264-1989单张纸平版印刷机》标准,虽然在修订过程中历经坎坷,终于在2005年7月11日正式批准,9月27日正式公布,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个标准是印刷机械产品的关键标准,也是反映整个印刷机械产品技术水平的依据标准,虽然修订中提高了一些指标,增加了安全标准要求,但与国内单张纸平版印刷机的发展不相适应,建议继续修订。2004~2005年发布的新标准。
4、转变观念,开创标准化新局面
对于今后标准化工作,我认为转变观念是提高标准化工作水平的前提条件,只有摆脱计划经济时期标准制修订工作思路和标准定为水平,才能开创标准化工作的新局面。
①关于标准技术水平定位问题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经济已经融入全球经济。按人民币计算有4万多亿元的产品出口,印刷机械的发展同样面临进出口的问题。目前,国内设备仅占国内市场的30%~40%,要扩大国内市场占有率,提高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必须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最低也要达到国际的平均水平。然而,国内印刷机械的技术水平和质量状况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从整体水平上看,印刷工业还在发展之中,尤其在当前,中西部的差距,民营印刷业在崛起,资本积累还没有完成,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对设备技术水平的需求还是多元化的,因此高、中、低档的设备都有自己的销售群体,大家都能生存。因此,标准化水平处于中档水平是可以理解的。但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资本积累的充盈,用户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回顾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电视、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已经发展多代产品。就是印刷机也走过了OIS单张纸印刷机、办公小胶印以及单张纸单色印刷机,从市场火爆到市场渐渐萧条的过程;印刷机械也走过低档切纸机,老虎嘴模切机等设备由火爆到市场渐渐萧条的过程。为了进一步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尤其对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的需求,就必须不断提高标准化水平,引导产品健康发展,ChinaPraint2005展会上的中国企业产品的技术水平已经有很大的提高,印刷机械行业标准水平,已不能适应产品发展的需求。
今后标准的修订和制订不应该牵强落后,而应该带动中、低档产品,提高产品水平,引导企业走国际化的道路。标准工作应该在制修订中,逐步形成国际标准、国内先进标准和国内一般标准共同生存的格局,国际标准可以直接转化,等同或修改采用,国内先进标准应该达到国内先进高档产品偏下的标准水平,即旧标准。引用现行标准企业可以采用最新版本的标准,也可以采用老版本的标准,当然建议采用新版本的标准。这种引用标准的方法就可以做到优质优价,档次分明,使企业水平在标准引用上得到体现。
②尽量制订国家标准,以提高标准信誉度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没有真正意义的企业,企业不是市场的主体,企业只有按国家计划和国家调拨的物资组织生产,制造的产品由国家调拨到需要设备的部门。产品出厂要求和质量由国家组织制订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生产和验收,国家是市场的主体,企业是组织生产的车间。印刷机械设备标准,也是在这种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因此,除单张纸印刷机是国家标准外,其他标准都是行业标准。改革开放以后,除国家定点的印刷机械企业外,又生产了一大批印刷机械企业,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民营企业迅速崛起企业开始进入市场,全国印刷机械企业已经形成450~500家的规模。为了提高设备的技术水平与质量,国家已经意识到采用国际标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印机标委会应该抓住当前国家对标准化工作大力支持的有利时机,将量大而面广的产品、涉及安全和环境保护的产品标准申报为国家标准,一方面提高国家对印机行业的重视,另一方面使印刷机械标准的信誉度增强,使企业采标面不断扩大,从而带动整个行业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③加快印刷机械安全标准的制定步伐
印刷机和印后装订设备两项国际标准由北人集团公司出资翻译,至今已走过三个年头,虽然经过两次审核会和一次行业培训班的审定,近期又在上海“全印展”期间对印刷机系统安全标准的征求意见稿进行较大范围的征求意见。同时,还小范围讨论了切纸机安全标准。力争在2006年年会上交付审查。标委会又一次在国标委立项,计划在2006~2007年完成两个安全标准和单张纸平版印刷机标准的制修订。标委会秘书处在经常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沟通的同时,自己应该制订完成这三项标准的计划,尽最大的努力,带动行业完成这三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用标准化的力量,规范印刷机械市场
当前,我国印刷机械市场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十•五”期间的任务已经完成,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十一•五”规划的目标已经逐步清晰。国家制定出的宏观调控政策,正在对印刷机械产生积极的影响,国家海关也正在重拳出击.处理骗税大量进口的印刷机的案件,这些措施对印刷机械制造企业来讲,应该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印机行业在这个时期抓紧把产品的自动化水平和质量水平搞上去,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事情。在处理骗税进口印刷机的相关企业时,标准化的解释权已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无论是企业、协会、还是国家有关部门都已经认识到标准的重要性。谈到规范市场,就是要用标准的力量将社会的印机产品,按照采用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先进标准和行业一般标准将同类产品分开,做到优质优价,解决劣质产品所谓价格优势来扰乱市场、鱼目混珠。有的地区有一种说法:在质量处于劣势时靠价格竞争,在价格处于劣势时靠服务竞争,但规范的市场,最终靠技术、质量的竞争。
⑤关注数字化设备标准
我国数字化印刷设备还处于研发阶段,与国际相比差距很大,虽然近年来已有不少企业试制成功直接制版机、喷墨印刷机,但距离产业化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标准工作可以提前进行,如有可能可以直接转化国际标准。
标准化的另一项作用是建立技术壁垒,一段时间以来免税进口的印刷机出现的问题,正是严格按照标准的尺度衡量出的违法问题,这也是规范国外进口设备市场的一种功能。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人口大国,建立小康社会就要求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提高印刷机械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受到体制、自主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当然也包括标准化水平的制约。
最后,希望与会的各位领导,重视标准化工作,以发展我国印刷机械制造业为已任,积极从人员、资金等方面支持标委会开展工作,使印刷机械标准真正成为知道印刷机械产品技术进步、提高安全和环保性能、规范市场、建立技术壁垒的有力武器,从实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角度出发,加快国际标准的转化进度,为开创标准化的新局面而奋斗!
(本文作者陆长安系全国印刷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北人集团公司总经理)(end)
|
|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投稿)
(如果您是本文作者,请点击此处)
(2/2/2007) |
对 数字印刷机 有何见解?请到 数字印刷机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