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工机电网 在线工博会 我的佳工网 手机版 English
关键字  
  选择展区 >>
您的位置: 首页 > 服务/培训/工业设计展区 >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展厅 > 产品库 > 技术论文 > 正文 产品库 会展 人才 帮助 | 注册 登录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
 按行业筛选
 按产品筛选
查看本类全部文章
e展厅 服务项目 最新动态 技术文章 企业目录 资料下载 视频/样本 反馈/论坛
  技术应用 | 基础知识 | 外刊文摘 | 业内专家 | 文章点评 投稿 发表科技文章 
浅谈设计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作者:华盛顿大学 袁源
欢迎访问e展厅
展厅
2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展厅
产品设计, 工业设计, 样件打样, 手板制作, 模型制作, ...
设计作为一项创造活动,联系于一个特定的时空和人群,于是不可避免带有这两个特性:民族性与时代性。将设计置于一个内向的纬度来看待其民族性与时代性,则意味着设计活动必须面对的身份认同问题及其与设计主题的关系。将设计置于一个外向的纬度来看待其民族性与时代性,则意味着设计活动必须面对它的商业、社会、文化价值。所以我们不妨就从这两个角度粗浅地来谈一谈设计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内向纬度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民族性这个概念本来就是大而空的,甚至离开了一定的参照物就如同不存在了一样。试想如果没有一个外国来作为参照,哪里有中国这个概念,如果没有西方文明作为参照,东方文明也就弥散了。民族性就是建立在一个互相对照、区分、交流的基础上的一个国家、民族和人群所拥有的一些特性。同样,时代性即是以时间为参照来独立出一个历史阶段的一些特性。

从一个内向的角度来说,民族性和时代性对于设计来说,是与生俱来、水到渠成的一个过程。因为作为一个设计师,必然生活于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历史环境之中,民族性和时代性就是他无法回避的命运。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设计的终极使命是要表现一定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恰恰相反,一旦将民族性和时代性作为对象分离出设计师这个主体,就离开了与生俱来的“天然”状态。

举个例子来说,我是一个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这一点从我的相貌,我使用的语言,我的生活习惯,我的价值观念,等等细节中无一不渗透出来,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需要在我的脑门上另写上“中国”,或是“后现代”来标榜我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在设计活动中,将民族性和时代性作为一个孤立的对象来表现的,往往就是这样一个可笑的下场,那些零零碎碎的符号,就是写在脑门上的大字,唯恐他人看不见,故而用足了力气来描画一番。

除了设计师主动将民族性和时代性孤立开来作为主题来表现外,更多的时候,设计师本身被动地生活于一个民族和时代环境之中。民族和时代的群体特性不仅是以一种自然而然的方式影响设计师这样一个个体,有时强大的民族和时代潮流甚至是一种强权,让设计师作为一个个体无法反抗。从这个角度来说,设计作为设计师的个人性的创造还包含有反民族性和反时代性的特征。

总的来说,设计作为内向的创造活动,确实包含着无限的可能性,在各种可能性的探索之中,需要一些反思,需要返本溯源。
外向纬度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设计终究不是纯粹内向的精神创造活动,设计更多的立足点是与外部的互动过程,即设计需要考虑其商业、社会和文化的价值。这其中尤其以商业价值为要紧。

大部分设计作为商业设计,面向的不是设计师自己,而是市场和客户。设计师不能自说自话来决定他的设计,而是要尽可能地满足甲方的需求。有人说,有什么样的甲方客户,就有什么样的设计师,反之亦然。市场和设计师之间是一个互动的关系,有时设计师或许能引领一个市场的潮流,更多的时候,市场的动向影响了设计师的创作。

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符号常常为市场提供卖点,设计师不过是最大程度上实现这些卖点,实现设计的商业价值。比如现在流行复古风,那设计中就多用些古典元素,若流行国际主义,那么不妨摆出一个国际公民的派头。设计师常常抱怨“身不由己”,即便自己认为恶俗的设计,只是因为有客户喜欢,也就由不得自己的喜好品味了。

从设计的商业价值来说,一度流行的“中式”设计,未必出于设计师本身的身份认同问题,而是简单地出于市场的需求。中国的中产阶层正在日益壮大,有大量的消费者需要这样的身份认同,恢复一种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无可厚非。又有一度流行北欧风格,尤其受到小资品味的消费者追捧,于是“IKEA”,“北欧风情”这些家具品牌引领了白领阶层的消费和审美取向。作为设计师,不能舍这些潮流动向于不顾,总是在这些商业消费的潮流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方向。

可见,一个国家的设计水平的提高,不仅仅依赖于设计师这个群体的努力,更有赖于这个国家整体审美素养的提高。

我们可以看到,设计师本身就是在内外两个方向的张力中获得一定的平衡,民族性和时代性之于设计师,既是他自己天然的特性,也可能成为他刻意表现的对象,或是他追赶市场潮流的标竿。无论如何,设计师既要维护他自身创造的尊严,又要维护设计的商业价值,这其中有坚持,有妥协,总之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当然我们乐于看到的将来,不是设计师卑微地屈从于强大的市场潮流,也不是设计师为了获得民族认同感而蒙蔽了对美的追求,而是设计师和整个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真正地充满尊严地从事美化生活的工作。(end)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投稿) (如果您是本文作者,请点击此处) (7/9/2006)
查看更多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相关文章: more
·设计的力量--IDEO 欧爱设计 陈璟 译 (9/17/2006)
·外设计与内设计--金文设计13年体会 (7/9/2006)
·色彩管理系统:4个C帮助品牌经理人高枕无忧 Jan-Paul van Maaren (6/25/2006)
·伊莱克斯公司冰箱产品开发中的结构设计 伊莱克斯(中国)电器有限公司 胡层良 (6/24/2006)
·创新思维的三大要素 (6/16/2006)
·创新设计与管理:问题求解PS技术与头脑风暴法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 罗振璧 (6/15/2006)
·塑胶产品设计因应市场趋势 中国塑料橡胶 (5/25/2006)
·塑胶产品设计十大窍门 Jürgen Hasenauer, Dieter Küper, Jost E. Laumeyer (5/25/2006)
·视觉设计:色调与色彩理论与案例分析 纪元[MX]视觉 (5/12/2006)
·基于CAE的手机连接结构优化设计 上海交通大学 张涛 郭志英 (5/12/2006)
查看相关文章目录:
·服务/培训/工业设计展区 >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展厅 >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文章
文章点评 查看全部点评 投稿 进入贴吧


对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 有何见解?请到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论坛 畅所欲言吧!


网站简介 | 企业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English | Showsbee | 会员登录  
© 1999-2024 newmaker.com. 佳工机电网·嘉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