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工机电网 在线工博会 我的佳工网 手机版 English
关键字  
  选择展区 >>
您的位置: 首页 > CAD/CAM/PDM/PLM展区 > PDM/PLM/CAPP展厅 > 产品库 > 技术论文 > 正文 产品库 会展 人才 帮助 | 注册 登录  
PDM/PLM/CAPP
 按行业筛选
 按产品筛选
查看本类全部文章
e展厅 产品库 最新动态 技术文章 企业目录 资料下载 视频/样本 反馈/论坛
  技术应用 | 基础知识 | 外刊文摘 | 业内专家 | 文章点评 投稿 发表科技文章 
信息生命周期管理:承诺与问题
newmaker
欢迎访问e展厅
展厅
3
PDM/PLM/CAPP展厅
图文档管理系统, CAPP...
信息生命周期管理(ILM)是被几乎所有企业存贮硬件、软件和系统卖主所普遍接受的新型存储模式。我们相信是时候审视ILM,并探索与之紧密联系的好处与挑战。

LIM的概念和起源

支持ILM理论的概念简洁有效。在ILM系统中,信息总是被存储在正确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说,就是认可信息的价值,它的访问要求,以及从产生到最后删除整个过程中不同时点的变化。正确的地方意味着在特殊时点实现对信息的最优访问所需要的存储资源价值最低。这些最优化的访问要求可能包括以下一些变量,如访问时间、安全保障等级、保持属性等等。

ILM是与HSM(分级存储管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HSM系统被开发用来进行直接附加存储(direct-attenched storage),最早出现在大型机系统,随后改编应用于客户服务系统中,而ILM应用于网络存储。

HSM使用一种二维结构原理,当特定的数据参数吻合时,如数据时限或最后访问时间等,数据会自动从一级存储器迁移到二级存储器上。未来可能会开发附加层次或层级来更好地节约成本。例如,在初级存储器上可能使用磁盘阵列存储技术(RAID)来存储所有最新编写或改编的数据文件。60天后,这些文件可能就会被转移到一个自动磁带库中,由它来提供近线访问(near-line access),而成本却比RAID系统低的多。一年之后,数据可能会被迁移到离线磁带上而使用格架来进行保存,进一步降低保存数据的成本。

这些迁移都是自动在后台完成的,对于使用者和应用程序来说都是透明的。实际上,初级存储资源的能力由二级存储资源的能力来加以拓展。正是通过拟实或合并的方法将所有的资源整合成为一个独立的文件系统。HSM系统引擎会保持对已移动文件的实际定位的追踪,或者在初级设备的原始位置上设置指针来指示文件的移动位置。无论是哪种情况,当要求访问已移动文件时,HSM系统软件将它从二级存储器上取回并将它传递给用户或程序,就像它一直存储在原始位置一样。唯一可能的区别就是取回文件的时间,因为像磁带和光盘库这样的二级存储器,依靠的是机器人技术将卡带从格架送入库,然后放入驱动器来读取和写入数据。因此,可能需要调节HSM(和ILM)系统界面间应用的时滞价值。

ILM系统是一种多于三维的模式。它通过存储网络将所有存储资源合并为一个独立的、大型的虚拟知识库。这些资源随后被分为不同的存储等级,并各自拥有自身的价值任务(如成本对绩效)。随后按照设计好的指令来管理所有存储在知识库中的数据信息,当情况发生变化时,如指令要求得以满足,相关数据就被转移到特定的存储等级上去。ILM能够将数据在存储网络的任何设备间进行传送,这一点要优于HSM模式所使用的分级方法。设备可能包括企业级磁盘数组(具有适当的存储、保护数据的水准),网络附加存储(NAS)和内容寻址存储(CAS)系统,磁带和光盘库,甚至远程存储。

但是在实际中,几乎所有的ILM指令都被界定为类似于HSM的层级方法来进行数据管理。就像一条规则一样,很少有应用程序需要将数据集在预定的时间将其从二级存储设备转移到一级存储上去。例如,原来的医疗记录可能需要在病人检查之前就予以检索,或者当开始一项新程序时需要一份存档的合法副本,但它们都是事件驱动型访问要求,而且不能被编入全局性指令中。

ILM的好处

存储网络系统的引入使得IT管理者能够对多种存储资源进行集中管理,通过使用一个独立控制台的普通工具就可以处理大量的任务,如资源利用、添加和转移能力、数据的储备和保护。ILM对成千个应用程序和数以万计的用户创建和使用的数据进行集中管理。但是,ILM最大的好处就是节约成本,这也是实施它的唯一原因。

管理信息的成本是可以衡量的,然而它在组织之间甚至是组织内部差异甚大。制定管理数据存储位置的政策指令固然能够降低成本,但是需要进行细致的研究来确定精确的投资回报。

反而,实施ILM的成本却能够轻易地由节省在存储设备的费用来加以确认。一般来说,存储成本是与数据访问和传输性能直接相关的:设备运行越快,费用越高。

几乎所有的情况下,较为陈旧的数据的容量要求比较新数据增长更快。新业务或迅速扩展的业务除外,因为这时创造出大量的活跃数据,比之那些“较不活跃”或“不活跃”的陈旧数据要多得多。

一旦组织意识到自身数据的动态性——活跃、较不活跃和不活跃数据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它们将如何随时间发生变化,它就能通过按照数据生命周期自动地将数据迁移到适当的存储设备上的形式来决定所能实现的成本节约。通过提高存储范围的下限,而不是上限,当总体容量要求增加时能为组织节省大量的资本。

此外,通过将不活跃的或“处理的”内容存储在可靠的二级媒介上,如磁带或光盘,能够节省持续备份数据的成本。与所有数据都存储在一级设备上的环境相比,备份窗口和关联的数据保护硬件或软件方面的支出大概节约80%。这些陈旧数据的备份仍然需要进行远程存储为了发生致命错误时进行数据恢复,当然,这要比关键的活跃数据在致命性事件发生之后进行快速恢复并重新启动运行的成本低的多。

ILM的问题

ILM卖主面临着三项重大挑战。其中首要问题其他人已经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有效的ILM依赖于数据迁移政策指令的定义和管理。需要有人检查每一项应用程序,以及由此创建或使用的数据类型,并决策组织如何使用这些数据以及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它应该被存储在哪些不同的位置。

在会从ILM中获得多种好处的复杂环境中,这项分析将会是巨大的挑战。通常,工作流分析师会参与进来帮助处理这一程序。政策管理也将成为持续的活动,因为新程序的附加条件和数据访问要求的变更都将创造新的政策。

第二个问题是执行。在管理存储网络环境时,一些ILM解决方案并没有承认和同化现存的存储划分。这意味着所有的数据都将从原来的设备上转移到其它地方。而设备会作为整个ILM存储库的一部分,再将数据拷贝回来。对于那些感觉已经进行了足够数据管理的公司来说,它们在考虑ILM解决方案时是非常痛苦的,这个转换过程将是巨大的工程。另一些ILM解决方案将这个同化过程放在后台进行,最终把所有的数据和资源转移到它的范围之内。客户应该充分了解在他们当前的数据和存储环境中增加ILM的程序以及所需时间。

第三个问题是更具建筑性的。存储网络的一个好处就是实现了设备管理集中化,而应用服务器之间的沟通和对存储资源的分配经由一个转换网络仍然是分散化的。

但是通过将所有的存储网络资源合并为一个独立的虚拟知识库,ILM产生了新的需求,就是创立虚拟的文件系统能够控制整个存储网络并追踪数据存储位置。这表示ILM的控制器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所有数据访问要求的核心。在大型复杂的系统中,ILM控制器有可能成为主要的瓶颈。这将会限制ILM的实施规模,并因此限制它的价值体现。ILM控制器还有可能成为整个存储网络失败的潜在点。

数据保护程序,譬如每夜和每周的备份,将会因为依靠ILM控制器来进行备份程序而变得复杂。备份程序也需要清楚何种数据存储在安全次级资源上(如磁带),为了能在完全备份时排除它。

一些ILM控制器取代了数据路径,这进一步加剧了瓶颈问题。除了处理文件系统从多个用户和应用程序中的查找任务,数据转移还必须通过ILM控制器。此外,以程序化ILM政策为基础的设备间数据迁移也必须经过ILM控制器。

另一些ILM系统使用带外网络管理(out-of-band)方式来监控和管理数据移动。这些实施要求分布式软件代理和数据移动器来作为ILM控制器。所有文件系统的查找、备份和恢复活动仍由ILM控制器来处理。

最后,一些公司主张将ILM引擎设置在存储网络结构内部,运用新一代智能转换的能力。这种方法还仅处于一种期望阶段,目前仍未实现重大突破。

总结

信息生命周期管理为将存储网络的价值延伸到数据管理提供了潜能。数据移动任务的手工操作将会在组织界定的时刻被程序化为自动运行。当ILM系统被合并为虚拟存储层级时,资源利用将得以改进,进一步降低新存储收购的需要。而新的收购应该适应更注重成本效率的次级存储系统。但在选择和实施一个ILM解决方案之前,用户应该明确它对组织和存储网络的效果。数据管理活动将会被政策管理所取代。需要进行大量的预先数据分析。而且ILM体系需要进行评估、设计和调整来最小化由集中化数据访问所导致的绩效影响。在考虑解决方案的可测量性的过程中,应该把ILM解决方案的成本与潜在的节约进行平衡。(end)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投稿) (如果您是本文作者,请点击此处) (5/17/2006)
查看更多PDM/PLM/CAPP相关文章: more
·面向产品的CAPP方法论及其智能化概念体系 张振明 黄乃康 桓永兴 孔宪光 (8/13/2006)
·PLM:奇瑞汽车的“一小步” 朱旭 杜昕 (5/17/2006)
·PLM系统在汽车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范兵 王哲 田佳卿 (5/17/2006)
·装配型企业CAPP与工艺管理系统的实现 史明华 肖放 温淑鸿 牛雪娟 (5/16/2006)
·PTC新一代的协同设计管理软件Pro/INTRALINK8.0 北京艾克斯特 丁志强 (5/16/2006)
·重机零件CAPP系统开发工具的研究 newmaker (5/12/2006)
·基于XML技术的CAPP和PDM系统的集成框架 吴敏 赵卫东 (5/12/2006)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PLM管理系统研究 孙亚忠 盛步云 (5/12/2006)
·PLM需求现状:概念大难落实 newmaker (5/11/2006)
·人机智能化CAPP系统及其发展 肖伟跃 夏秋英 杨继荣 蔡悦华 (5/11/2006)
查看相关文章目录:
·CAD/CAM/PDM/PLM展区 > PDM/PLM/CAPP展厅 > PDM/PLM/CAPP文章
文章点评 查看全部点评 投稿 进入贴吧


对 PDM/PLM/CAPP 有何见解?请到 PDM/PLM/CAPP论坛 畅所欲言吧!


网站简介 | 企业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English | Showsbee | 会员登录  
© 1999-2024 newmaker.com. 佳工机电网·嘉工科技